• 最新
  • 一病多问 (1)
  • 孩子频繁上厕所,怎么破?

            开学季的9、10月,经常有家长因为孩子频繁要上厕所而带孩子到医院就诊,多见于幼儿园或小学生,表现为上课时、下课后或睡觉前频繁要上厕所,但实际却尿的很少,或根本没尿。但如果不允许他/她上厕所,则会紧张哭闹。检查小便或血常规往往无任何异常,泌尿科和肾脏科看了都没问题。那为啥孩子会出现频繁上厕所呢?                                              其实,原因大多并非是躯体的病变,而是心理上的紧张焦虑。孩子在进入新的环境,感受到压力,或遭遇到令其害怕恐惧的事情时,由于语言表达交流能力的受限,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疏解释压,就会出现一些生理上的反应,最常见的就是尿频,有些孩子还可以出现恶心呕吐,或者头痛腹痛等。这种情况要么查不出任何躯体异常,要么查出来的问题很小,和孩

    2020-10-09 点赞
  • 亲子关系发展路径

    出生时,抱着;婴儿期,喂着;幼儿期,牵着;小学生,陪着;初中生,吼着;高中生,急着;大学生,想着;工作后,催着;结婚后,盼着;有孙后,宠着;循环往复,代代相传。

    2020-09-28 点赞 1
  • ¥128  孩子2岁零一个月。我想咨询一下,是否要给她戒了安抚物的一个问题? 1)我们孩子是这样的,从很小的时候开始,手上就拿着一个手帕,(她喊“猫猫”),无聊或者害怕或者焦虑时候就会叫“要猫猫,要猫猫”然后手里捏着手帕,嘴里开始吮吸。玩的很开心的时候不用,但是一旦玩到不开心的,或者不顺心的就要去找这个猫猫,拿不到的话,就会很很吵。这个手帕虽然可以安抚她的情绪, 但是她拿到了以后就开始吮吸,好像也停止了思考。 2)我们试图让她戒了这个安抚物,但每次都失败告终,似乎反而更增长了对她的依赖。前一段时间一天里面没几个小时拿了,但是这段时时间去了托儿所以后更加依赖了。 请问我应不应该把这个手帕安抚物给戒掉?因为我看到他去哪里都拿着这个手帕实在是太碍眼了,他在玩的时候拿着也不方便。但是如果不给他的话,他就非常的吵,静不下心来,这个到底应该怎么办各位医生专家。我们会有意给她不注意时候拿掉,但她以后说要猫猫时候到底应该不应该给她,怎么给她呢?谢谢。

    ... 10 人已抢答 围观 270
  • 答对了这三道题,中考高考都不用怕了!

    中考高考临近,有些考生的紧张情绪也越来越明显: “我感觉考试像一座山一样压在我的心上”, “我害怕考不好,别人会嘲笑我”, “我害怕考不上好的学校,我的人生就完了”, “我害怕考不好,给爸爸妈妈丢脸”, “我害怕考不好,让爸爸妈妈失望”,…… 绝大多数的害怕,来源于3个原因: 1害怕失去父母的爱,或者对不起这份爱; 2.害怕丢面子,被鄙视,失去朋友; 3. 担忧考试失利影响未来的生活。 害怕并不仅仅与考生有关,也源于家长、老师、同伴及其他周围的人。但如果答对了下面3个问题,可能就不会再害怕考试了: 1.问父母:我只有成绩好,你才会爱(要)我吗? 很多父母并不擅长表达对孩子的爱,往往用担忧、嘲讽、责骂甚至惩罚来鞭策孩子的学习,给孩子的奖励和表扬往往和考试成绩联系起来,让孩子产生“只有学习好了,父母才会喜欢我”的误解。也有些父母经常将别人家的孩子挂在嘴上,让孩子觉得自己学习不好就对不起父母。事实上,父母的批评责骂更多是因爱生忧,不懂得如何帮助孩子的无奈之举。所以,正面的沟通,有可能能够让父母直接

    2020-06-26 点赞 1
  • 原创 打孩子的理由,你赞同么?

    高鸿云 主任医师38秒前今天是“国际不打小孩日” ,对于打小孩,东西方文化一直有不同的观点。传统的东方观点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打是疼,骂是爱”,尽管现在很多年轻父母已经不认同打孩子,但事实上打孩子的现象仍不少见。其实,大人打小孩,大多有三个理由:1. 作为一种教育方式;2. 被孩子惹火了,没忍住;3. 父母有情绪,拿孩子撒气;       第一种理由是争议最多的理由。当说教和提醒无效时,父母自觉或不由自主地会用“打”解决问题。打完了,孩子暂时“老实”了,父母觉得尽力了,亲子战争暂告结束。这种状况会鼓励父母下次继续用这个“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行为。但问题行为常常并没有得到真正解决,下次仍旧会出现,父母就会沿用“打”这个“有效”方法。比如,做作业磨蹭、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经常因为同样的问题被父母反复打骂。对多动症儿童的调查显示,遭到父母打骂的机会远远高于没有多动症的正常儿童。事实上,对于这部分孩子的问题,打并没有用,而是需要用更为有效的行为管理方法,甚至药物治疗才能真正解决问题。行为管理的方法不是讲道理,也不单纯是奖励,父母需要通

    2020-04-30 点赞 3
  • 打孩子的理由,你赞同么?

    今天是“国际不打小孩日” ,对于打小孩,东西方文化一直有不同的观点。传统的东方观点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打是疼,骂是爱”,尽管现在很多年轻父母已经不认同打孩子,但事实上打孩子的现象仍不少见。其实,大人打小孩,大多有三个理由: 1. 作为一种教育方式; 2. 被孩子惹火了,没忍住; 3. 父母有情绪,拿孩子撒气;        第一种理由是争议最多的理由。当说教和提醒无效时,父母自觉或不由自主地会用“打”解决问题。打完了,孩子暂时“老实”了,父母觉得尽力了,亲子战争暂告结束。这种状况会鼓励父母下次继续用这个“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行为。但问题行为常常并没有得到真正解决,下次仍旧会出现,父母就会沿用“打”这个“有效”方法。比如,做作业磨蹭、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经常因为同样的问题被父母反复打骂。对多动症儿童的调查显示,遭到父母打骂的机会远远高于没有多动症的正常儿童。事实上,对于这部分孩子的问题,打并没有用,而是需要用更为有效的行为管理方法,甚至药物治疗才能真正解决问题。行为管理的方法不是讲道理,也不单纯是奖励,父

    2020-04-30 点赞 1
  • 知道唠叨不好,忍不住怎么办?

            唠叨好像是妈妈们的标配,轻者被孩子嫌弃,严重的可能引发亲子大战。很多妈妈明知唠叨不好,但就是忍不住,怎么办?         首先得从唠叨的原因说起。唠叨都源于担忧,担忧学习不好,担忧身体不好,担忧品行不好,担忧……,同时唠叨的妈妈常常还有个预设的标准,当发现孩子的行为与标准动作不一致时,担忧加剧,提醒未果时则产生唠叨,当唠叨无果时,妈妈可能通过语音语调或威胁升级唠叨,有时孩子因此服从,则鼓励了妈妈下次继续唠叨。     那为啥孩子玩游戏从来无需妈妈唠叨,而有些事却反复唠叨而无用?原因无非是不愿、不会、不懂。孩子不愿意做,所以重复指令无效,比如停止玩手机,或吃不喜欢吃的菜;其次是孩子做不到,比如不要丢三落四,上课要专心;还有就是指令不明确,孩子不知道怎么做到,如学习认真一点,写字漂亮些。 所以,要做到不唠叨,妈妈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反省自己为什么事唠叨,如果所有的事情都要唠叨,那问题不在孩子身上,而是妈妈自己需要减压,放下担忧和不切实际的

    2020-04-17 点赞 4
  • 七步应对“神兽回笼”问题

    导航 高鸿云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心理科 原创七步应对“神兽回笼”问题 发布日期 1小时前阅读 237 近期,各路神兽陆续归笼,家长们刚刚想舒口气,但发现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安全问题、学习问题、交往问题,事事揪心。老师们也会发现孩子们的表现与以往有些不同。以下的建议也许能帮助大家自如应对,解决困惑。 第一, 孩子所有的问题都是特殊时期正常的反应,是暂时的问题,给予理解接纳,避免着急紧张。 第二,坚持底线要求不放松,注意是底线,例如去学校,做作业。 第三,安全始终是第一位需要关注的,包括戴口罩,洗手,但不是靠唠叨,而是要订规则和制度,并且有监管,如饭前、饮水前、回家、便后洗手,学校应该都有管理,家长要注意的是孩子的水杯,避免使用敞开式的杯子,最好用带吸管的有盖杯,不容易被污染。 第四,重新见到久违的同学,孩子可能容易兴奋,出现打闹等危险过分举动,学校需要引导学生做一些户外游戏,以释放孩子们对运动嬉闹的需要。 第五,间隔太久上学,容易丢三落四,建议家长帮助孩子建立一个需要携带的物品清单,养

    2020-04-17 点赞 1
  • 七步应对“神兽回笼”问题

    近期,各路神兽陆续归笼,家长们刚刚想舒口气,但发现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安全问题、学习问题、交往问题,事事揪心。老师们也会发现孩子们的表现与以往有些不同。以下的建议也许能帮助大家自如应对,解决困惑。 第一, 孩子所有的问题都是特殊时期正常的反应,是暂时的问题,给予理解接纳,避免着急紧张。 第二,坚持底线要求不放松,注意是底线,例如去学校,做作业。 第三,安全始终是第一位需要关注的,包括戴口罩,洗手,但不是靠唠叨,而是要订规则和制度,并且有监管,如饭前、饮水前、回家、便后洗手,学校应该都有管理,家长要注意的是孩子的水杯,避免使用敞开式的杯子,最好用带吸管的有盖杯,不容易被污染。 第四,重新见到久违的同学,孩子可能容易兴奋,出现打闹等危险过分举动,学校需要引导学生做一些户外游戏,以释放孩子们对运动嬉闹的需要。 第五,间隔太久上学,容易丢三落四,建议家长帮助孩子建立一个需要携带的物品清单,养成按清单整理书包的习惯。高年级可以建立个人备忘录。 第六,恢复上学的作息习惯,重新制定电子产品使用规则,对年长孩子要协商讨论,睡前半小时隔离电子产品。 第七,如果问题持

    2020-04-17 点赞
  • 三招分辨孩子是好动,还是多动!

    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但多动需要治疗干预。如何区分呢?三招教你辨别: 1.是否区分场合:好动往往能区分场合,比如对于一些重要的场合,如公开课、考试时,好动者能克制,而多动者则依旧。 2. 有无目的性:好动者有明确目的,如喜欢漫画的孩子,上课偷偷看漫画书;而多动则无目的性,如上课拉拉书包带,戳戳橡皮,摇摇椅子。 3. 教育的效果:好动顽皮经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教育,往往能很快改善,但多动则对一般的教育常常无效,刚刚说完5分钟就又是老样子了,难以纠正。

    2020-04-09 点赞 3
暂无更多内容
暂无内容
高鸿云
简介:
内容数 9
|
粉丝数 1.5k
去提问
去挂号
微信扫一扫 查看健康号主科普知识
二维码
确认退出?
退出之后将不会保存之前的记录

王建 主任医师

49个回答 · 56%回答率

一病多问 | 5 — 10位医生回复
问答规则及责任提醒
问答规则及责任提醒
提问需支付
追问
匿名
匿名后,您的个人信息将保密 ,图片仅医生可见
0 / 300
问答规则及责任

1、请您尽可能完善问题描述,以便医生能更全面细致地提供专业指导意见;

2、若问题提出后超出48小时无人回答,系统将自动退款;问题提出后一经医生回答,提问金将冻结,在问题完成时结算给医生,基于此情况下平台不予退款;

3、非定向提问(即一问多答形式),您可在问题提出72小时内,可对每一位医生的回答进行【有帮助】及【没帮助】评价,与平台一起不断提升医生的服务质量,在问题持续的48小时内随时可评价,评价不会影响问题状态;

4、定向提问(即提问某个指定医生),该医生首次回复24小时内,您可点击“免费问一次”进行追问;追问功能为医生额外提供的爱心服务,也可能存在不回答的情况;

5、若您提问内容涉及违反平台规范或相关法律法规,将作下线处理;

6、请勿在提问内容中提供或展示个人隐私信息,包含但不限于个人姓名、联系方式、住址等;

7、您在此确认并同意,微医有权对您在平台发布的公开的信息享有免费的、永久性的、不可撤销的、非独家的和完全再许可的权利,并许可微医使用、复制、改编、公开展示此等内容;

8、微医非常注重对您个人隐私的保护。我们将使用安全技术和相关程序保护您的个人信息不被未经授权的访问、使用或泄露;

9、医生回答仅供用户参考,不能被认为是医嘱、诊断证明或其他类似性质的文件;

10、医生回答内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对您在本平台之外与特定或不特定医生所进行的任何接洽行为之后果,不承担责任;

烦请您在使用提问前仔细阅读并确认完全理解以上声明的全部内容,最终解释权归微医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