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
  • 一病多问 (3)
  • 胆囊切除发现意外胆囊癌的外科处理

    意外胆囊癌(IGBC)是指临床上因术前诊断为胆囊良性疾病而行胆囊切除术,在术中或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偶然发现的胆囊恶性肿瘤。据统计,IGBC在胆囊切除病例中占0.25%-3%。IGBC通常分期较早,转移较少,病变扩散范围较小,手术切除率较高,预后相对较好。目前对于意外胆囊癌的手术方式、切除范围以及二次手术的时间仍存在一定的争论。 一、手术方式 1.Tis或T1a期胆囊癌肿瘤仅侵犯固有层,对于上述2期胆囊患者,若术中胆囊完整切除,行单纯胆囊切除已达R0切除,此期肿瘤预后较好,5年生存率可达95%-100%,单纯胆囊切除术与胆囊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的生存率和复发率相比较,无差异。据文献报道,T1a期胆囊癌复发率为1.1%,其常见的复发部位在胆总管,约占50%以上。 2.T1b期胆囊癌侵犯肌层,对于T1b期胆囊的治疗一直存在争议。Lee等认为,T1期的胆囊癌行单纯胆囊切除术已经达到根治性切除。亦有研究认为,对侵犯胆囊壁肌层的胆囊癌患者,同时行肝楔型切除及淋巴结清扫,可以提高患者的长期生存率。由于胆囊床侧没有浆膜层的覆盖,肿瘤细胞可以通过胆囊静脉回流入肝脏造成胆囊床的微转移。对于侵犯胆囊壁肌层的肿

    1天前 点赞
  • 胆囊结石与十二指肠胃反流的相关性

    1、胆囊结石是导致十二指肠胃反流的重要原因 胆囊功能障碍尤其是胆囊切除术后的病人容易发生十二指肠胃反流(DGR),可能源于以下两个因素。一是胆囊病变造成生理功能丧失。胆汁主要由肝脏分泌,进而储存于胆囊当中,进一步浓缩,进食后排出,协助消化吸收,这一过程呈阶段性。如果胆囊出现问题,上述功能受到影响,胆汁持续排出,进入到十二指肠,造成局部压力增加,进而向胃反流。二是胆囊结石引发消化道激素水平的变化,如胆囊收缩素、促胰液素、神经紧张素等变化,导致胃肠运动受到影响,出现不协调状态,增加DGR发生率。研究报道胆囊炎伴胆囊结石患者占胆汁反流性胃炎超过30%,同时二者单独发病率也较高。还有研究报道在胃切除后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中,胆囊切除术后的患者接近25%,加上胆囊结石者合计占比33.33%。胆囊病变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 国外研究得出同样结果。将胆囊切除患者与正常人进行对比,结果发现前者的发病率更高,更易出现胃肠运动障碍,运动频率下降,胃排空速度减慢。胆囊切除后会造成一些胃肠激素升高,胃肠运动不协调,增加DGR发病率。国外研究应用闪烁照相法和24h胃PH监测发现,不仅胆囊切除术后十二指肠胃反流增加,

    8天前 点赞
  • 如何调理易感体质预防胆囊结石

    1、胆囊结石患者中医体质类型 从中医体质类型对中医证型的分析来看,痰湿质以肝胆湿热证、肝郁气滞证为多,分别占59.6%、19.1%;湿热质以肝胆湿热证、肝郁气滞证为多,分别占53.1%、34.4%;气虚质以肝郁气滞证为多,占55.6%;阴虚质以肝阴不足证,占60.0%;气郁质以肝郁气滞证为多,占64.3%。从中医证型对中医体质类型的分析来看,肝胆湿热证以痰湿质、湿热质为多,分别占45.2%、27.4%;肝郁气滞证以湿热质、气虚质、气郁质、痰湿质为多,各占20.0%、18.2%、16.4%、16.4%;肝阴不足证以阴虚质、痰湿质为多,分别占37.5%、20.8%。因此说明痰湿质、湿热质在胆囊结石中易表现为肝胆湿热证;气虚质、气郁质在胆囊结石中易表现为肝郁气滞证;阴虚质在胆囊结石中易表现为肝阴不足证。 肝胆湿热证可因外感湿热,或内生湿热引起,而痰湿质、湿热质患者易因湿热痰食之邪内蕴肝胆,疏泄不畅而致结石生成。肝郁气滞证可因情志刺激,或病邪侵扰,致肝脉遏阻,引起肝气郁结,失于疏泄、条达,而气郁质患者多情志不舒,易气机不畅,气虚质患者因气虚而运行乏力,致气机阻滞,最终致肝失疏泄,胆腑不通,胆汁

    19天前 点赞
  • 胆囊切除术后发生胆总管结石的原因

    胆囊切除术后原发性胆总管结石是指因胆囊良性疾病行胆囊切除至少两年后结石形成的原发部位在正常的胆总管,而不是胆囊切除时已存在、切除胆囊时或肝内胆管结石掉入胆总管的结石。 关于胆囊切除术后原发性胆总管结石的标准判定 如果患者符合以下所有标准,可认为是原发性胆总管结石:(1)既往行胆囊切除术,伴或不伴有胆总管探查:(2)行胆道手术治疗后至少2年无胆道结石相关症状;(3)胆总管内为软的、易碎,淡褐色的石头或胆泥;(4)没有证据表明残留过长的胆囊管或既往手术造成的胆管狭窄。 关于胆囊切除术后原发性胆总管结石的发病情况 国外Konsten报道胆囊切除术后原发性胆总管结石发病率为1.5%,其长期随访351名胆囊切除的患者中5人出现原发性胆总管结石。Girard等报道行胆囊切除后的患者有1%~4%的几率出现原发性胆总管结石,如行胆总管探查则可达10%左右。YooShinChoi等分析1938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统计原发性胆总管的发病率为1.3%。 关于胆囊切除与原发性胆总管结石二者间的关联分析 国内外不少学者认为胆囊切除会增加原发性胆总管结石发病风险,但支持此观点的临床数据却鲜有报道。吴硕东等回

    2024-03-28 点赞
  • 胆囊结石、胆囊切除术与大肠癌发病相关性03

    四、胆囊结石、胆囊切除术引起大肠癌发生的机制 胆囊结石引起大肠癌的机制:(1)胆囊结石引起胆囊慢性炎症,导致胆囊萎缩,或胆囊颈部的小结石阻塞胆囊管后,胆囊浓缩和储存胆汁的功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或者消失可,从而使得排入肠腔的胆汁量增加,肠腔中胆汁酸的浓度也相应增加。如前所述在不健康饮食刺激下,肝脏合成与排泄的胆汁量增多,进而使胆汁酸循环总量随着增加,胆汁酸的肝肠循环加速,肠腔中的次级胆汁酸浓度增加。次级胆汁酸中的石胆酸随着粪便一起排出,而其中的脱氧胆酸则是进入到肝肠循环中被重吸收。高浓度的次级胆汁酸在肠道细菌的作用下变为甲基胆蒽,后者有较强的致癌作用,从而使大肠癌的发生率明显增加[。(2)某些充满型胆囊结石或者胆囊结石长时间刺激胆囊粘膜引起慢性胆囊炎症,胆囊失去其正常储存、浓缩胆汁功能。进食后排入十二指肠内的胆汁不能短时间内满足消化期需求,从而影响食物中脂肪的消化吸收,使进入结肠内的肠内容物中脂肪、胆固醇等的含量相对增高,易引起结肠的慢性炎症,从而诱发大肠癌的发生。 胆囊切除引起大肠癌的机制:(1)当胆囊切除后,胆汁不能得到贮存,其在非消化期持续排入肠道,使肠道中胆汁酸的重吸收增加,胆汁酸

    2024-03-21 点赞
  • 胆囊结石、胆囊切除术与大肠癌发病相关性02

    二、目前国外关于胆囊结石、胆囊切除术与大肠癌发生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国外关于其关系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回顾性分析相关病例进行研究的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通过对尸体解剖观察二者关系的尸体解剖资料研究,在分子水平研究胆囊结石、胆囊切除术后胆汁成分改变及大肠癌致癌物等关系的分子生物学水平研究,及前瞻性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其中早期主要围绕于回顾性病例对照分析的研究,近年来更多围绕于尸体解剖及分子生物学水平研究,而前瞻性的流行病学研究则为目前证明其关系的强有力的研究。1.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 Allende等人对427例大肠癌病人做了回顾性分析,发现其中有31例曾经行胆囊切除术,占8.1%,而这其中女性病人占13.8%,由此认为大肠癌的发病尤其与女性患者行胆囊切除术有关。丹麦的Johansen等调查了1977~1989年间的42089例胆囊结石病人,通过随访进行研究发现胆囊结石病人的肿瘤发病率升高,而其与大肠癌发病有相关性。 2.尸体解剖分析 Mercer等研究了8563例尸检资料,发现胆囊切除术后的大肠癌发病风险并没有增加,故而认为大肠癌与胆石症和胆囊切除术无关。来自于美国Kansas大学的Mcf

    2024-03-19 点赞
  • 胆囊结石、胆囊切除术与大肠癌发病相关性01

    胆囊结石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胆道系统疾病,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来临及人民膳食结构的改变,其发病率正逐年上升,某些地区女性发病率达到15%。目前外科治疗胆囊结石最主要的方法是胆囊切除术,随着微创外科时代的来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胆囊结石的治疗。人们开始关注到胆囊的功能以及胆囊切除术对人体的影响,由此引起人们对胆囊切除术后消化功能紊乱、肠道炎症、肿瘤发生等问题的担心,随之而来的对胆囊切除术的质疑也逐渐出现。 大肠癌是胃肠道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表现在近几年,一些结直肠癌、乳腺癌等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在某些一线城市,大肠癌的发病率甚至已经占据头位。目前手术治疗仍然是大肠癌最主要的治疗。尽管我国外科技术水平正飞速提升,腹腔镜、达芬奇机器人等技术为外科手术带来改革性的变化,但大肠癌整体治愈率依旧很低,很多大肠癌患者深受肿瘤的困扰,故而提高大肠癌的防治水平变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有学者注意到胆囊结石、胆囊切除术后胆流动力学以及胆汁成份的改变有可能诱发大肠癌的发生,而随着国内外众多学者对此问题的深入研究,目前仍未能明确胆囊结石、胆囊切除术引起大肠癌的具

    2024-03-12 点赞
  • 从肝探讨子宫肌瘤与乳腺增生、甲状腺结节、慢性胆囊炎的相关性02

    2.2体质因素作为重要辨病依据 体质是机体因为脏腑、经络、气血、阴阳等的盛衰偏颇所形成的素质特性,是对个体身心特性的概括。其根据个体的形质、机能、心理等因素,每个个体存在差异性。体质形成受先天、年龄、性别、精神状态、生活、饮食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干变万化,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其通过机能、心理等差异现象表现出来。中医学对体质的认识由来己久,始见于《内经》,其中可找到系统的阐述。指出体质与脏腑的形态结构、气血盈亏等多方面的相关性。临床上对患者予以施治时,应充分考虑患者的体质特征,有针对性的采取治疗方案,将体质与“治未病”的中医思想相结合,通过改善体质,调整功能状态,预防和治疗疾病。《灵枢·五音无味》提出女性的体质特点为“有余于气,不足于血”。女子善郁,易致情志异常,肝脏首当其冲,长期的情志不舒,郁郁寡欢,气机郁滞,易形成肝郁体质。黄煌教授归纳叶天士的《临证指南医案》中有关体质的指征分为六种,包括木火质、肝郁质、脾弱质、温热质、阴虚质、阳虚质。其中有对肝郁质临床表现的详细描述。由于机体先、后天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体质存在诸多差异,对于其分类主要是根据个体的体质变化、表现特征予以划分

    2024-03-07 点赞
  • 从肝探讨子宫肌瘤与乳腺增生、甲状腺结节、慢性胆囊炎的相关性01

    子宫肌瘤和乳腺增生是女性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常常合而为病,临床上对于二者合病的相关机制及治疗的研究不在少数,多认为与雌、孕激素的失调及催乳素、细胞免疫等因素相关,而对于同时合并甲状腺结节或慢性胆囊炎的研究尚不多见。甲状腺结节临床多无明显症状,患者多是从体检或例行检查中发现,部分患者临床可以引起气管、食管压迫症状。其病因较为复杂,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了,主要认为与遗传因素、自身免疫、碘摄入量及接触放射线等有关。慢性胆囊炎是胆囊持续、反复发作的炎症过程,其发病与结石、感染、饮食等多因素相关,是消化系统常见的疾病。临床上患者多辗转各个科室,甚至有部分合并四病的患者对上述四个病症均采取手术治疗,但术后有不同程度的复发,心理及经济负担较重,本课题对于缓解及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子宫肌瘤、甲状腺结节、乳腺增生、慢性胆囊炎分属于中医学中“瘾瘕”、“瘿瘤”、“乳癖”、“胁痛”的范畴。中医学强调人体自身的整体性,运用整体思维即由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的研究思路对疾病进行辨证,根据辨证得出的结果进行论治。在临证中发现前来就诊的患者以肝郁气滞型最为多见,且在问诊时发现多数女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其

    2024-02-27 点赞
  • 超声造影在胆囊息肉样病变中的诊断价值02

    2、CEUS在良性PLG诊断中的价值 对于胆囊腺肌增生症,有研究报道,CEUS能够显示部分病例的罗-阿氏窦,表现为增强的病变内部存在着散在分布的数个小的无增强区。胆囊腺瘤是由胆囊黏膜内的腺体细胞、黏膜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等增生而形成的肿瘤性良性病变。有文献报道,动脉期出现的“偏心性增强”这一CEUS表现有助于将胆囊腺瘤与其它非肿瘤性良性PLG区分开来,但该结论仍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去证实。“偏心性增强”这一CEUS表现或许与腺瘤内“树枝状”的血管分布有关。 胆囊腺瘤具有较高的癌变风险,其癌变率可达30%,对腺瘤癌变进行早期的确诊对患者意义重大。Li-PingSun等对25例胆囊腺瘤病例和9例胆囊腺瘤癌变病例进行研究,认为病变呈不均匀增强并伴有病变附着处胆囊壁完整性被破坏是诊断腺瘤癌变并将其与腺瘤区分开来的重要依据。腺瘤癌变时,癌细胞会分泌肿瘤血管生长因子,病变内会有肿瘤血管的形成,致使病变造影剂分布不均匀。癌细胞侵及胆囊壁会破坏胆囊壁完整性,表现为胆囊壁连续性中断,但若处于早期,会仅表现为胆囊壁层次模糊。 3、应用CEUS和应用CEUS联合常规超声两种诊断方法的比较  

    2024-02-18 点赞
  • 超声造影在胆囊息肉样病变中的诊断价值01

    常规超声在胆囊息肉样病变(PLG)诊断中的不足:(1)由于图像分辨率的限制,常规超声不能清晰显示PLG附着区域胆囊壁情况。(2)常规超声对PLG血流显示率低。(3)胆囊癌早期可表现为体积较小、形态规则,常规超声难以对其进行鉴别。(4)患者体形肥胖、患者呼吸动度较大、胆囊位置较高、胆囊内结石后方声衰等因素可影响对病变的显示,影响诊断结果。 超声造影(CEUS)在PLG诊断中的价值 PLG内血部管构筑特点与其病理结果密切相关,可以通过分析PLG内部血供信息实现对PLG的定性诊断。常规超声对PLG内部的低速血流、较深血流显示困难,总体的血流显示率较低,在对PLG进行定性诊断时存在不足,容易出现较高的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增强CT可用来评估PLG内部血供情况并做定性诊断,但增强CT检查不是实时、连续的,其图像并不能全面反映PLG内部的血供情况。超声造影试剂-声诺维(UCA)平均直径为微米级别,几乎不能穿越血管壁到达血管外组织内,注入人体后几乎只分布于循环系统中,其信号几乎只反映组织内部的血液灌注情况。因而,CEUS可以清晰、准确的显示PLG内部血管构筑形态、血管分布特点、血管内流量等信息。通过分

    2024-02-18 点赞
  • 慢性胆囊炎的中西医研究概况03

    综合以上资料,目前国内关于中医药治疗慢性胆囊炎的报道,认为病属热证、实证者较多,主要采用疏肝利胆、清热利湿等法治疗而对于属虚证者则论述少而简略。近年有学者注意到清法、下法等传统治法亦有乏效,难以满足不同证型病人的需要。且久用攻伐之品,耗伤正气,病尤难愈。这提示我们要提高慢性胆囊炎的疗效,就不能局限于“肝胆气郁”、“湿热致病”之说,应根据临床实际而有所创新。我们根据历代文献对本病的认识,结合国内中医药界对本病的治疗报道,以及导师多年的临床经验,认为其病情的发展过程为在病的早、中期,病机多为湿热内蕴、肝胆气郁,治宜清利湿热、疏理肝气。如病情反复发作,湿热与胆汁相搏结,可有胆石形成病至后期,随着邪正的消长盛衰,呈现虚实错杂的病机变化。一方面,病邪久留不去,时消时长另一方面,病邪久留,势必损伤正气,导致阴阳气血的偏衰或不足。其中阴偏虚者可表现为肝阴不足证气偏衰者可表现为脾气虚证或二者并见,表现为肝脾两虚、气阴不足证少部分病人也可能兼有阳虚还可产生“湿热”、“砂石”、“癖血”等病理产物,这些病理产物既是脏腑功能紊乱的结果,又可进一步加重脏腑的损伤而致虚损,形成正虚邪实、正虚邪恋等错综复杂的病理变

    2024-02-04 点赞
  • 慢性胆囊炎的中西医研究概况02

    治疗方面,西医多采取非手术和手术两方面的治疗措施。非手术治疗包括对于单纯性慢性胆囊炎,针对其细菌感染,采用广谱抗生素来治疗,但疗程长,且疗效不佳,易复发。最大直径小于0.5cm的胆固醇结石、胆囊收缩功能良好者,多口服胆汁酸制剂,加大胆汁的分泌量,使胆管内压力增大,松弛括约肌,加速胆汁的排泄。但结石完全消融率低,有较高的复发率,且对胆色素结石几乎无效。体外冲击波碎石,虽然提高了胆囊结石的治愈率,拓宽了胆囊结石非手术治疗的适应证,但是其复发率仍较高。王炳生报道1年内 和2年内结石再生率分别为11.4%和21.6%,究其原因是结石排空不够彻底,以 致于残留的结石再度成为成石核心。慢性胆囊炎反复发作,临床症状明显,或胆囊结石直径超过2-3cm,胆囊功能完全丧失的患者,多实行手术治疗,如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因其创伤轻,痛苦小,恢复快,目前仍是西医治疗胆囊结石的首选方法。但手术后仍面临胆石再生和肝内胆管结石的继发等问题。 2、慢性胆囊炎的中医研究概况 目前国内关于中医药治疗慢性胆囊炎的报道颇多,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 具有很高的临床参考价值。如谢立业认为老年胆囊炎患者,由于体虚身衰,复加湿热雍盛

    2024-01-29 点赞
  • 慢性胆囊炎的中西医研究概况01

    慢性胆囊炎是指胆囊的慢性炎症性病变,根据结石的有无可将其分为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和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此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具有病势缠绵、反复发作的特点。其临床表现通常不典型,可有剑突下隐痛或轻度消化道症状。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其患病率在10%左右,老年人可达40%,男女发病率为1:2,女性多于男性,其中95%以上的慢性胆囊炎患者合并有胆囊结石。近年来本病呈现出新的发病特点,主要表现为发病率升高,病人平均年龄增加,病情隐匿、无症状者以及因为消化道症状突出而造成误诊、漏诊者增多。慢性胆囊炎的病理变化主要为胆囊壁的粘膜及肌层明显增厚,有时有粘膜上皮萎缩和溃疡形成,病变日久胆囊可与周围组织、脏器发生粘连,产生幽门梗阻或结肠梗阻。还可演变成胆囊腺肌增生病、胆囊纤维化和胆囊息肉,而胆囊腺肌增生病和胆囊息肉是胆道系统恶性肿瘤的高危因子,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 慢性胆囊炎的西医研究概况 关于慢性胆囊炎的发病原因,现代医学认为其机理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对于非结石性胆囊炎,其发病原因可包括以下几点:⑴感染:当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时,来自肠道的细菌如大肠杆菌、克雷伯杆菌、肠球菌等可经门静脉进入肝脏,若未被灭杀

    2024-01-19 点赞
  • 肝胆隐症的认识03

    4、肝胆隐症与中医肝脏象理论 肝胆隐症的提出是以中医肝胆藏象学说为基础,结合相对应的现代医学检测内容产生的概念。近几年有关中医肝胆藏象理论的现代研究大多从肝的功能概念和肝脏实体入手,结合实验和临床两方面对其加以研讨。古代文献中记载的中医肝脏的解剖位置、形态与重量均与现代解剖学的论述基本一致,这点已无争论。但中医学中的“肝脏”有两层含义,一是肝体,即肝脏器官实质。二是“肝用”,即肝的功能活动。肝以血为体,以气为用,体阴而用阳,包括了现代医学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血液系统、运动系统及视觉器官的功能,所以中医学的肝脏具有较现代医学更广泛的作用。 4.1肝胆隐症与“肝主候外” 中医认为肝有抵御外邪的作用。当机体受到强烈刺激时会立即出现一系列的非特异性的全身反应,这种紧张状态会提高机体的适应能力,此反应称为应激。应激学说的核心是机体依靠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来调节非特异性应激源,调节失败会产生应激综合征,进而影响神经一内分泌免疫网络系统。 4.2肝胆隐症与“肝开窍于目”   在病理情况下,肝病也往往反映于目。长期临床观察发现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眼部症候发生率较高,其中慢性患者多见

    2024-01-15 点赞
  • 肝胆隐症的认识02

    3.2无症状脂肪肝:脂肪肝是肝脏的一种代谢功能异常性疾病,发病机理是甘油三脂的合成与分解二者之间的不平衡,正常肝脏脂肪含量是3%-5%,超过这个值则可定诊为脂肪肝。按照肝内含脂量的多少而分为轻、中、重三度,轻度脂肪肝含量为肝重的5%-10%,中度为10%-25%,重度在25%-50%或以上。其中,轻度脂肪肝多无临床症状,往往被忽视。无症状脂肪肝的发病原因有饮酒、肥胖、蛋白质、抗脂质因子和B族维生素缺乏等。由于近年来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变化及预防保健措施相对滞后,脂肪肝发病率呈升高并有年轻化趋势。有研究发现脂肪肝发病率已达到20%。王焕侠经过临床调查发现脂肪肝的形成与高血脂或脂肪代谢障碍有着直接的关系,其次与饮酒、长期营养不良、慢性感染或中毒、肥胖、内分泌失调、糖尿病等也有一定的关系。血脂检测中主要为甘油三脂增高最为多见,其次为卵磷脂和胆固醇增高。肝功能检查中约有哪的脂肪肝患者血清总胆红素超过17.1,少数病人有直接胆红素增高和尿胆红素阳性,肝脂肪患者的AST及ALT值正常或者仅有轻度升高,另外脂肪肝患者的血脂明显增高,其中以高甘油三脂血症脂肪肝发生率最高,故有人将AST升高合并高甘油

    2024-01-04 点赞
  • 肝胆隐症的认识01

    临床调查发现脏腑隐症中,心隐症和肝胆隐症所占比例较大,随着心隐症研究的进一步开展,肝胆隐症作为隐症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中医认为“肝主疏泄”、“肝为气血调节之枢”,而气血、气机的紊乱与失调则会引发隐症,故为完善隐症的理论和发展临床应用,肝胆隐症值得深入研究。 1、隐症的概念: “隐症”主要是指在一定致病因子作用下,在机体内部已出现明显病理改变,但无明显相应症状体征,只有通过现代医学检查手段包括各种仪器检查及血液排泄物、分泌物等物理和化学的检查才能辨识的病理改变。通过隐症与外候的结合进行辨证,较之传统的四诊辨证,更能客观地反映疾病的本质,是四诊诊法的延伸。从“隐症”概念的提出到近年来的理论和临床研究,已初步证实了中医隐症的客观存在。 2、隐症的分型: 临床上可将隐症分为虚证和实证,其中虚证范畴包含了大多数亚健康状态,此类隐症易被患者察觉而进行早期治疗。而隐症的实证则不易被发觉,常具有较长的“潜伏期”,在“潜伏期”内机体表现为单一脏腑功能增强和机体整体功能增强两类,故提出应根据隐症实证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现代医学检测指标尝试在四诊中加入脏腑功能过强的诊断标准。隐症分为脏腑隐症

    2023-12-28 点赞
  • 脂肪肝有哪些无创诊断?02

    4、超声弹性成像技术 超声弹性成像基本原理是对组织施加一个内部(包括自身的)或外部的动态或静态的激励,在弹性力学、生物力学等物理规律作用下,组织将产生一个响应,例如位移、应变、速度的分布产生一定的差异。利用超声成像方法,结合数字信号处理或数字图像处理的技术,能够估计出组织内部的相应情况,从而间接或直接反映组织内部的弹性模量等力学属性的差异。目前有关超声弹性成像的技术较多。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分为3种:①压迫性弹性成像;②间歇性弹性成像;③振动性弹性成像。近年来,临床上应用于肝脏疾病的主要是瞬时弹性成像及实时弹性成像,特别是在肝纤维化的无创评价上,而关于肝脂肪变的诊断还处于临床研究阶段。 受控衰减系数(CAP)是基于Fibroscan的一个参数,利用超声在脂肪组织中传播出现显著的特征来定量检测肝脏脂肪变的程度,其单位为dB/s。定量诊断参考范围:轻度脂肪肝CAP为237~258dB/s,中度脂肪肝CAP为258~292dB/s,重度脂肪肝CAP≥292dB/s。 Fibroscan测量的组织体积比活检样本至少大100  倍,具有无创、快速、简单、可重复等优势,可客观、定量

    2023-12-21 点赞
  • 脂肪肝有哪些无创诊断?01

    脂肪肝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正常人肝内脂肪占肝脏重量的2%~4%,当脂肪(主要为甘油三酯)的积聚超过肝脏重量的5%,或者肝组织中5% 以上的肝细胞发生脂肪沉积时称为肝脂肪变。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及饮食结构不合理,脂肪肝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年龄趋向年轻化,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一大肝病。脂肪肝的疾病谱包括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纤维化和肝硬化。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防止其进展为终末期肝病至关重要。 1、超声检查 肝脂肪变导致超声检查时其回声增强,以致比同侧肾脏皮质更亮。弥漫性脂肪肝特点:①肝区近场回声弥漫性增强,肝肾反差增大; ②肝内管道结构显示不清; ③肝脏轻度或中度增大,肝边缘圆钝 ④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肝内血流信号减少或不显示,但肝内血管走向正常; ⑤肝右叶包膜及横膈回声显示不清或不完整。 具备上述第①项和第②~④项之一者为轻度脂肪; 具备第①项和第②~④项之二者为中度脂肪肝; 具备第①项和第②~④项之二及第⑤项者为重度脂肪肝。 国外的研究中,诊断肝脂肪变的敏感性为94%(45/48),特异性为84%(31/37),其中轻度、

    2023-12-15 点赞
  • 乙肝病毒感染与胆石症形成关系02

    3、乙肝病毒感染导致胆石症发病率增高的发病机理 乙肝病毒感染导致胆石症发生的确切机理不明,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1.病毒的直接侵害作用:乙肝病毒除了能造成肝内微胆管炎症外,也能造成胆囊及肝外胆道系统的损害,引起病毒性胆管炎、胆囊炎,胆道系统的感染性炎症为胆泥形成提供了基本条件。 2.胆汁分泌异常:肝细胞受乙肝病毒侵害后,分泌功能发生改变,分泌的病理性胆汁中含有较多的胆固醇和胆红素,合成蛋白及胆酸障碍,胆汁不能正常排泌,胆汁成分发生改变而促进胆泥形成。 3.  胆囊动力学异常:  肝病时胆囊收缩功能降低和胆囊排空反射障碍致使胆汁不能及时排空,造成胆汁淤积容易形成胆泥。 4.免疫损伤:病毒抗原引起抗原抗体反应,免疫复合物在胆道系统沉积,导致胆管内皮系统损害,使胆汁滞留、加速晶体析出形成胆泥。 5.继发细菌感染:肝病使得机体免疫机能低下,感染因素增多,肝炎病毒的原发性感染破坏了局部的黏膜屏障,使胆道系统的局部防御能力下降,为细菌继发感染创造了条件,同时肝病时肝脏网状内皮细胞功能减退,来自肠道的细菌不断经门静脉进入肝脏,再由胆汁排出造成胆系感染,另外肝病

    2023-12-11 点赞
暂无更多内容
暂无内容
赵刚
简介: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胆管结石。保胆治疗胆囊疾病。
内容数 459
|
粉丝数 9.5k
去提问
去挂号
微信扫一扫 查看健康号主科普知识
二维码
确认退出?
退出之后将不会保存之前的记录

王建 主任医师

49个回答 · 56%回答率

一病多问 | 5 — 10位医生回复
问答规则及责任提醒
问答规则及责任提醒
提问需支付
追问
匿名
匿名后,您的个人信息将保密 ,图片仅医生可见
0 / 300
问答规则及责任

1、请您尽可能完善问题描述,以便医生能更全面细致地提供专业指导意见;

2、若问题提出后超出48小时无人回答,系统将自动退款;问题提出后一经医生回答,提问金将冻结,在问题完成时结算给医生,基于此情况下平台不予退款;

3、非定向提问(即一问多答形式),您可在问题提出72小时内,可对每一位医生的回答进行【有帮助】及【没帮助】评价,与平台一起不断提升医生的服务质量,在问题持续的48小时内随时可评价,评价不会影响问题状态;

4、定向提问(即提问某个指定医生),该医生首次回复24小时内,您可点击“免费问一次”进行追问;追问功能为医生额外提供的爱心服务,也可能存在不回答的情况;

5、若您提问内容涉及违反平台规范或相关法律法规,将作下线处理;

6、请勿在提问内容中提供或展示个人隐私信息,包含但不限于个人姓名、联系方式、住址等;

7、您在此确认并同意,微医有权对您在平台发布的公开的信息享有免费的、永久性的、不可撤销的、非独家的和完全再许可的权利,并许可微医使用、复制、改编、公开展示此等内容;

8、微医非常注重对您个人隐私的保护。我们将使用安全技术和相关程序保护您的个人信息不被未经授权的访问、使用或泄露;

9、医生回答仅供用户参考,不能被认为是医嘱、诊断证明或其他类似性质的文件;

10、医生回答内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对您在本平台之外与特定或不特定医生所进行的任何接洽行为之后果,不承担责任;

烦请您在使用提问前仔细阅读并确认完全理解以上声明的全部内容,最终解释权归微医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