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别摘下耳机就戴上助听器
为了能不受环境的限制享受音乐或工作需要,如今一些人常常长时间佩戴耳机,然而这会对我们的双耳造成不同方面的影响。 门诊有时会碰到一些常常使用耳机的人已造成高频听力下降,或者有长期使用耳机习惯的人患有外耳道炎。那么,耳机是如何对双耳造成伤害的呢?我们又该如何预防? 首先,不正确地使用耳机将引起佩戴者不可逆的听力下降。 我们先了解一下耳朵如何接受声音。 声波由耳廓收集后,经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振动,通过听小骨将振动传递给耳蜗,耳蜗内的毛细胞将声波运动转化为神经信号,由听神经传入大脑。 在平常的工作生活场合,背景音通常有50-60分贝,若要听清耳机内的声音,我们往往需要将音量调制85分贝,实际上已达到了国际公认的噪音标准。 由耳机传入到鼓膜的声波传导集中,持续刺激鼓膜振动,由于声波的机械冲击引起耳蜗内的毛细胞和一些精细结构的损伤。 噪音导致耳蜗微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内耳微循环改变,造成组织缺血、缺氧,影响局部组织有氧代谢,产生大量氧自由基。 氧自由基可引发脂质过氧化反应,导致细胞坏死。强噪声暴露后,可引起毛细胞内钙离子集聚,导致毛细
咽喉反流的诊断和治疗
咽喉反流性疾病(LPRD)又称反流性咽喉炎,是指因胃内容物异常反流至食管上括约肌以上的咽喉部而引起的临床症候群。近年来,LPRD患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成为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据初步观察统计,在耳鼻咽喉科门诊“咽喉炎”患者中,有4%~10%存在LPRD的临床表现。国外研究报道,在40岁以上的人群中LPRD患病率可达35%。患者往往因此病症而受困扰,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临床观察发现,罹患LPRD往往与不良的饮食习惯有很大关系,过多食用某些饮料食品、进食时间不规律、暴饮暴食等因素均可导致LPRD的发病。在节假日期间,在家庭、朋友聚餐享受丰盛美食的同时,保持健康合理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有利于预防LPRD。 一、LPRD是如何发生的? 1.食管抗反流屏障功能下降 人体的抗反流屏障包括食管上括约肌、食管下括约肌及食管体部蠕动。LPRD患者食管运动功能失调,造成抗反流屏障功能下降,产生的“胃食管反流”可进一步形成“食管咽反流”,导致胃内容物直接损伤咽喉黏膜而引起LPRD。 2.胃内容物损伤咽喉黏膜 LPRD患者反流至食管-咽喉的胃内容物(胃酸、胃蛋白酶等)对消化道和呼吸道黏膜均
经鼻内镜下泪囊炎手术
慢性泪囊炎是一种常见的眼附属器疾病,临床表现主要为泪溢及挤压泪囊区有脓性分泌物。传统的手术方法是眼科医师经鼻外鼻腔泪囊吻合术来减轻症状,但由于鼻外径路手术繁杂,成功率相对较低,且术后常遗留面部瘢痕,影响美观。因此,经鼻外径路治疗慢性泪囊炎不易为患者接受,特别是年轻患者。 近年来,随着微创外科的不断发展,慢性泪囊炎的手术治疗已被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所取代。我科开展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多年,成功完成手术近百例,治愈率达到98%以上。经鼻腔行鼻腔泪囊造孔术,主要有以下优点: 1.鼻内镜下鼻内进路行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不需切开皮肤,不遗留面部瘢痕;泪囊内侧壁与中鼻道仅有一薄骨相隔,造骨孔省力省时,简化了手术步骤,减少了病人的痛苦,故易被患者接受。 2.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不需切断肌肉及内毗韧带,
中耳炎系列科普五——胆脂瘤
老百姓们对中耳炎的基本印象有三点——耳痛、耳流脓、鼓膜穿孔。其实很多中耳炎并不具有这三个特点,如中耳炎系列科普二里面介绍的分泌性中耳炎,只有耳痛,却没有耳流脓和鼓膜穿孔。今天孙医生要为大家介绍另一种特殊的中耳炎——中耳胆脂瘤,小名儿“胆脂瘤型中耳炎”,外号“破坏大王”。 在谈瘤色变、谈癌色变的今天,相信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啊?瘤子?良性恶性?”。请大家稍安勿躁,胆脂瘤虽然名字带有“瘤”,却不是真的瘤子,而是脱落堆积的上皮团。可虽然它不是瘤,却像瘤子一样会破坏周边的结构,因此要格外小心。 为什么耳朵里会长胆脂瘤?原因很多!最多见的原因还是咽鼓管功能的异常。在中耳炎系列科普一里,我们讲到咽鼓管是一条帮助耳朵呼吸的重要通道,一旦咽鼓管堵塞,中耳内会出现负压、渗出等,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形成分泌性中耳炎。病情继续进展,会出现鼓膜粘连或者形成胆脂瘤。唇腭裂的患者大多咽鼓管先天发育异常,因此得胆脂瘤的几率要远远高于常人。还
突聋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压力的加大,突发性耳聋已成为耳鼻喉科常见疾病之一,发病率也呈逐年增高的趋势。 临床表现 (1)症状 突然发生的听力下降:中年人多见,突发单侧耳聋常为首发症状,听力一般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降至最低点。也有双侧同时或先后出现听力下降者。 耳鸣:出现概率约70~90%,可为始发症状,同时或相继出现听力迅速下降。 耳闷胀感:约50%患者会出现 眩晕:约30%患者伴发,多为旋转性眩晕,伴有恶心、呕吐、出冷汗、卧床不起,部分患者眩晕可持续数周之久。眩晕如为首发症状,耳鸣、耳聋可被忽视。 听觉过敏或重听:约2%。 &
急性鼻窦炎的诊断和治疗
病因: 1、鼻腔源性感染(鼻腔感染的扩张) 急性鼻炎:是鼻窦炎,特别是急性鼻窦炎的常见病因之一。 (1)尤易并发急性筛窦炎。黏膜互相连续便于炎症侵入鼻窦之故。 (2)鼻腔其他疾病:如鼻中隔偏曲、鼻甲肥大、黏膜肥厚、鼻腔的肿瘤和异物、以及鼻的变态反应等,都可堵塞窦口,使鼻窦通气引流受阻而发炎。 (3)污染物经鼻腔进入鼻窦:如游泳、跳水、潜水的方法不当,使污水进入鼻窦而发炎。 2、临近组织源性感染:如面部丹毒、面骨骨髓炎、牙病 3、血源性感染:急性传染病如流感、肺炎、麻疹 4、 创伤源性感染: (1)外伤:以上颌窦和额窦外伤为多见,如骨折、异物、血块、感染等引起鼻窦的急性病变。
慢性咽炎的诊断与治疗
慢性咽炎指咽部粘膜的慢性炎症,可以表现为咽部粘膜慢性充血,肥厚,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患者常感觉咽部不适,干、痒、胀疼,分泌物多,易干呕,有异物感。 慢性咽炎分型 1、慢性单纯性咽炎。表现为咽部粘膜慢性充血; 2、肥厚性咽炎。主要表现为咽部粘膜充血肥厚,粘膜下有广泛的结缔组织及淋巴组织增生; 3、慢性萎缩性咽炎。主要表现为粘膜层及粘膜下层萎缩变薄,咽后壁有痂皮附着,分泌减少。 慢性咽炎的病因 1 急性炎症迁延。 2 烟酒、辛辣刺激,言语过多,咽肌疲劳。 3 临近组织炎症蔓延:慢性鼻炎、鼻窦炎分泌物倒流刺激。鼻腔阻塞长期张口呼吸刺激。腺样体炎症、扁桃体炎症诱发。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综述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一种常见的眩晕症。1921年Barany提出:由于各种原因耳石脱落进入半规管,当头位变化时引起的耳石颗粒及内淋巴液流向位于半规管前部的嵴帽,刺激半规管的毛细胞引发短暂的水平眼震,并伴随眩晕、呕吐等症状。 Dix、Hallpike总结bppv一系列特点,根据其特点:1、自限性(未经治疗常于数天-数月后渐愈)故称之为“良性”;2、与体位变化有关,在1952年提出了“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这个医学术语。1992年,Epley]创建了相应的治疗方法,即在临床上被广泛采用的Epley疗法。 以往对BPPV认识不足,多数患者被笼统地冠以“眩晕”的诊断,未能得到有针对性的治疗。研究提示:BPPV是外周前庭病变中发病率最高的疾病,周围性眩晕的患者中有约20%是BPPV。 流行病学 国内有研究表明:在神经科和耳科联合门诊中
不典型耳石症的诊断及复位治疗
所谓不典型耳石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在行相应体位试验时,无明显眩晕及眼震出现,但患者在平卧-起床时出现明显阵发性眩晕,能诊断耳石症吗?2. 在行双侧变位试验时,如行Dix-Hallpike或Roll试验时,双侧均出现眩晕及眼震,哪一侧是患侧呢?3. 当一侧行不同变位试验时均出现眩晕及眼震,又该如何进行诊断及选择复位方法呢?4. 在复位治疗过程中,如果患者眼震发生变化,又该如何调整下一步的复位方法呢?本期微信内容,我们将从前庭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及Eward第一和第二定律的相关机制,为大家解析临床不典型耳石症的诊断及复位治疗。 一、明确管石症与嵴帽结石症 管石症是Hall于1979年根据重复刺激时产生的疲劳现象所提出的概念,指各种原因导致耳石脱落聚集于半规管近壶腹部,当行变位试验时,由于耳石受到重力的作用,向离壶腹的方向移动时,而形成内淋巴液向嵴顶方向的移位,从而牵拉壶腹嵴,使该半规管的神经元放电增加,从而引起眩晕及眼震。  
嗓音训练方法----呼吸敏感训练
呼吸敏感训练 在歌剧、音乐、和冥想中,呼吸可以内在地连接“生命之源能量”,通向下腹呼吸的位置是一个被普遍学习和重新发现的现象。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也有体会,在面临重大考验的时候,深呼吸能让我们的心境平和,获得内心的平静。 呼吸技术是提供一个漂亮嗓音康复的开始。嗓音病人通常过度注意嗓音,而忽视了呼吸系统的细微的感觉反馈。因此,这个练习以在不发音情况下监测呼吸为开始。使得病人明白呼吸在发声中的重要作用。 下面介绍的训练方法目的是: 1.提高病人对呼吸对发声的重要性的意识 2.调节有效的喉内气流以发声 3.帮助呼吸时横膈膜/腹部的运动,以及控制颈部/锁骨的张力。 4.减轻焦虑和压力的身心表现 基本练习步骤:  
走出头晕与眩晕诊断的误区
头晕和眩晕是临床最常见症候,是门、急诊就诊最多的疾患之一。一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65岁以上人群中19.6%有头晕症候。美国和英国基于社区人群的调查显示,头晕发生率为21%~29%。另一项社区研究显示,35%的人头晕每天发作,51%的人每月有头晕发作。目前国内尚缺乏头晕相关的流调工作。实际上人的一生当中都会有头晕的感受,包括正常的生理性头晕。但众多临床医师对头晕和眩晕的概念和诊断却并不能准确把握,也很少更新有关头晕相关的临床新知,还沿用过去的概念与诊疗思路。这就是为什么常见到的头晕或眩晕症候最多使用的诊断是“颈性头晕”或“颈性眩晕”、“脑供血不足”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梅尼埃病,连患者本人也会像大多数医生一样给自己冠以颈性头晕/眩晕(认为与颈椎病有关)或椎基底动脉脑供血不足(误以为动脉受压)的诊断。而这些诊断与国外的头晕、眩晕诊断相去甚远,且现在也不如此命名。为此,笔者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总结和国外的经验介绍头晕、眩晕的概念与诊断中存在的问题。 一、头晕和眩晕诊断的误区 &
小孩扁桃体和腺样体手术相关科普知识问答
有关扁桃体和腺样体切除手术最常见的问题 儿童打鼾最常见的原因是扁桃体和腺样体肥大,常见症状有鼻塞、打鼾、注意力不集中、咳嗽、学习能力减退等症状,外表看起来有些会有典型的“腺样体面容”,如伴发细菌感染,则容易引发慢性鼻窦炎、中耳积液、口臭等,对小孩子的生长发育影响很大。而一谈到手术,家长们往往都会非常担心和害怕。关于扁桃体和腺样体切除术,经常有家长咨询“手术创伤大不大?”“是不是微创手术?”“是等离子射频手术吗?”“小孩能否承受得了此手术吗?”“是用激光手术好还是用等离子手术好?”等等问题,针对父母的这些疑问,现在谈谈扁桃体和腺样体的手术治疗问题。这也是我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的理由所在。 1、腺样体一定要手术么? 只有在药物治疗被证明无效的情况下,才考虑手术。一般药物治疗两周没有明显好转,或者连续治疗四周症状没有缓解一半以上,需要手术的可能性较大。 2、扁桃体一定要手术么? &n
版权所有:杭州微医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浙B2-20200356 浙卫(03)网审[2014]015号 (浙)-经营性-2014-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