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情感障碍、抑郁、躁狂?你了解多少?
梵高、牛顿、贝多芬、丘吉尔、海明威、玛丽莲·梦露、顾城、三毛......这些历史上著名的人物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是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这种疾病,又被称为“天才病”,不仅影响了他们的生活,也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他们的成就。双相情感障碍,一种以躁狂和抑郁交替或混合发作为特征的心理疾病,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它的面貌和影响。 什么是双相情感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disorder,BD)是指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心境障碍。它的核心是情绪不稳定。双相情感障碍有两个类型,Ⅰ型和Ⅱ型,Ⅰ型有典型的躁狂发作,而Ⅱ型只存在轻躁狂发作,没有出现过典型的躁狂发作。 临床表现 01躁狂发作 典型的躁狂发作,以情绪高涨、思维奔逸和意志增强的“三高”症状为特征。 02轻躁狂发作 轻躁狂发作临床易激惹,鲁莽。 03抑郁发作 运动可以明显转移人们的注意力,还能够促进身体分泌更多的多巴胺,多巴胺具有愉悦身心、放松心情的作用,因此,想要避免焦虑可以多进行运动,通过合理的运动来促进健康。 如何治疗: 01双相躁狂急性期的处理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如出现激越等躁
无创治疗让患者告别震颤
提到震颤或者抖动,大家可能第一反应想到的是帕金森病。帕金森病是发生于中老年人群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我们国家帕金森病患者已达到260万例,约占全球患者的一半。但其实,还有一种疾病即“特发性震颤”也会导致震颤。特发性震颤是一种常见的运动障碍性疾病,发病率接近1%,各年龄段均可能发病,比较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同时青少年是另一发病高峰。 这两种疾病的治疗方式大家可能认为需要开颅治疗。开颅治疗是可选的方案之一,术后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恢复。脑部“磁波刀”也是治疗方式之一,虽然这个名字里面有“刀”,但其实是不用手术的“磁波刀”。脑部“磁波刀”治疗系统可以发射1000多束超声波,精准聚焦消融深部脑组织。 实际上几年前FDA就已经批准这项技术在特发性震颤、帕金森病的应用。在和美国、加拿大、瑞士、日本和韩国等国家的神经外科国际同仁们交流时,我们认为这项技术是精准安全的,也能让患者在保持全程清醒的状态下和医生交流。我们希望通过脑部“磁波刀”这项技术,为更多饱受震颤困扰的患者带来无创精准安全的治疗、并解决更多功能神经外科的其他适应症。
无创治疗让患者告别震颤
提到震颤或者抖动,大家可能第一反应想到的是帕金森病。帕金森病是发生于中老年人群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我们国家帕金森病患者已达到260万例,约占全球患者的一半。但其实,还有一种疾病即“特发性震颤”也会导致震颤。特发性震颤是一种常见的运动障碍性疾病,发病率接近1%,各年龄段均可能发病,比较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同时青少年是另一发病高峰。 这两种疾病的治疗方式大家可能认为需要开颅治疗。开颅治疗是可选的方案之一,术后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恢复。脑部“磁波刀”也是治疗方式之一,虽然这个名字里面有“刀”,但其实是不用手术的“磁波刀”。脑部“磁波刀”治疗系统可以发射1000多束超声波,精准聚焦消融深部脑组织。 实际上几年前FDA就已经批准这项技术在特发性震颤、帕金森病的应用。在和美国、加拿大、瑞士、日本和韩国等国家的神经外科国际同仁们交流时,我们认为这项技术是精准安全的,也能让患者在保持全程清醒的状态下和医生交流。我们希望通过脑部“磁波刀”这项技术,为更多饱受震颤困扰的患者带来无创精准安全的治疗、并解决更多功能神经外科的其他适应症。
帕金森病的综合治疗
瑞金医院功能神经外科 李殿友 我从2001年开始从事帕金森病的外科手术治疗以及脑起搏器术后病人的程控和综合治疗,通过与近千名帕金森病患者15年来的接触,亲身经历的帕金森病人术后康复的喜悦,也体验到了疾病进展到晚期无法进食,卧床不起甚至生命走到尽头时的痛苦。 帕金森病是一种生存期可以长达几十年的慢性疾病,随着疾病的进展,临床症状复杂多变,目前的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都只是对症治疗,无法根治,而且不能改善所有症状。 因此了解帕金森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措施,进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尤其是早期综合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延缓疾病的进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下面向大家介绍一下帕金森病的临床表现和目前的综合治疗措施。 一、 帕金森病的临床表现 帕金森病的临床表现可以分为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两大类,细分的话一共有六组症状,其中在运动症状出现的临床前期就有五组,包括:
瑞金医院帕金森病诊疗特色-神经内科与功能神经外科强强联合
帕金森病是一种进行性进展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症状复杂多样,除了震颤、强直、运动迟缓等运动症状以外,还有多种非运动症状,包括便秘、抑郁、疼痛、睡眠障碍、嗅觉减退及认知障碍等。这些症状在不同的患病个体和疾病的不同阶段存在不同的组合,因此帕金森病的治疗是一个需要个体化、长期综合管理的过程,包括药物、DBS手术、肉毒素、康复、心理以及饮食调理等多种治疗手段的综合运用,以达到最佳的个体化治疗效果。 瑞金医院神经内科与功能神经外科在帕金森病的治疗方面有多年的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为更好地治疗和管理帕金森病,以陈生弟教授为首的神经内科专家团队和以孙伯民教授为首的功能神经外科专家团队进行“强强联合”,除了规范药物治疗以外,尤其加强了DBS手术患者的规范管理,从术前评估直至术后程控以及术后康复,实现便捷的一站式帕金森病诊疗服务,以期让帕金森病患者的生活更有质量、更具尊严! 神经内科领衔专家: ·专家及帕金森
孙伯民教授的神经性厌食症的临床和科研成果
1. 《Youmans & Winn Neurological Surgery》(尤曼斯神经外科学)第七版,出版商:Elsevier。出版时间:2016年11月 。《尤曼斯神经外科学》是世界范围内公认的最权威的神经外科学经典著作,孙伯民是参与编写该著作的第一位中国神经外科医生。编写章节:《神经性厌食症的手术治疗》。 2. Long-Term Follow-up Study of MRI-Guided Bilateral Anterior Capsulotomy in Patients With Refractory Anorexia Nervosa(双侧内囊前肢毁损术对难治性厌食症的长期随访研究)一文发表在2017年的Neurosurgery上(SCI影响因子4.475)。 3. 孙伯民主任在2015年16届、2017年第17届WSSFN(世界立体定向与功能神经外科会议)和2018年第23届ESSFN(欧洲立体定向与功能神经外科会议)上做了《难治性神经性厌食症的治疗》的学术报告。
神经性厌食症的治疗——美好的青春不应有厌食症相伴
近段时间正值暑假,大街小巷里孩子们的身影多了起来,看到他们的年轻和活力,让这炎热的夏季多了几分快乐。但令人担忧的是,来我门诊看神经性厌食症的孩子也多了起来。这些孩子极度消瘦、易怒,甚至有的孩子的电解质报告显示他们时刻有生命危险……于是撰写此科普文章,以便让更多人了解、认识厌食症。预防疾病,及时就医,规范治疗。美好的青春不应有厌食症相伴。 神经性厌食症是一个以精神症状继发严重营养不良为主要表现的精神疾病。其主要特征是以强烈害怕体重增加为特点的对体重和体型的病态关注,患者体重显著减轻,常有严重营养不良、内分泌紊乱,如女性会出现闭经等,重者可因极度营养不良而出现恶病质状态而危及生命。 临床表现: 1、 体质指数(BMI)低于正常 BMI指数(即身体质量指数,简称体质指数,简称BMI),是用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得出的数字,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
肌张力障碍科普问答(瑞金医院吴逸雯主任)
肌张力障碍科普问答 作者:瑞金医院神经内科 吴逸雯主任 ——什么是肌张力障碍? 简单来说就是大脑某些环路异常引起面部、躯干、肢体肌肉不协调或过度收缩,最终导致患者出现怪异动作和异常姿势的运动障碍综合征。 —— 肌张力障碍有哪些表现? 肌张力障碍的表现多样,依据累及部位不同可有如下表现: 1.反复持续地眨眼,闭眼后不能睁开(眼睑痉挛) 2.难以自主地伸舌、吐舌、张口等(口下颌肌张力障碍) 3.不自主地扭动脖子而导致脖子扭转、后仰、屈曲、前倾等(痉挛性斜颈) 4.写字、弹钢琴、打电脑时肢体出现怪姿势(书写痉挛、音乐家手、姿势任务性肌张力障碍) 5.肢体和躯干不自主地扭转或异常地固定姿势(扭转痉挛) ——肌张力障碍的危害
瑞金医院世界帕金森病日健康宣教暨“帕金森病人回娘家“活动
陈生弟主任说,今年是瑞金医院帕金森病专病门诊开设的第40个年头,是全国最早开设的帕金森病专病门诊。除了帕金森病的药物治疗以外,还与星太极合作率先开展太极拳治疗帕金森病的体育锻炼方法。同时,神经内科与功能神经外科开展了帕金森病治疗的紧密合作,功能神经外科孙伯民主任说,瑞金医院功能神经外科与国外同行交流非常密切,在帕金森病的外科治疗手术时机、靶点的选择、术后患者管理上都在引领国际潮流。还有个惠及帕金森病患者的好消息,在瑞金医院神经内外科专家和帕金森病友的共同努力下,今年4月1日起脑起搏手术进入上海市医保报销。 (瑞金医院陈生弟主任、孙伯民主任) 拥有大量帕金森病友粉丝团的神经内科王瑛主任为病友们澄清帕金森病药物的服药误区。比如,很多病友认为激动剂类药物越晚服用越好,实际上,对于疾病早期的患者,王瑛主任建议尽可能采用激动剂单一药物治疗。她再次强调了美多芭等药物,一定要在餐前1小时餐后2小时服用,王主任说,虽然这是老生常谈,但仍有很多病人忽略了,导致症状控制不佳。 &n
惠民消息:上海市正式将DBS(脑起搏器)手术纳入医保报销
上海市目前有约20万帕金森病患者,是位列心脑血管疾病之后的第三大老年疾病。帕金森病患者治疗的经济负担也让家庭备受煎熬。特别是DBS的费用,20万-30万的全自费费用,给帕金森病患者的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 一项针对全国495例帕金森病例的跟踪调查显示:2014年,帕金森病患者全年平均支出疾病相关费用占家庭年平均收入的44.8%。且帕金森病属神经退行性疾病,会不断进展恶化,通常药物治疗3-5年后,就无法控制疾病的症状。已有大量临床医学证据显示,DBS除了可以显著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震颤、僵直等,亦可以延缓帕金森病的进展。但是高昂的费用是影响患者享受DBS疗法的绊脚石之一。在我国,仅有千分之三的帕金森病患者接受外科治疗,远远低于美国8%的比例。 2018年4月1日起,在上海市医保局的大力推动下,在上海市政府的全力支持下,上海市DBS(脑深部电刺激)已正式被纳入医保名录。这一惠及民生的政策一旦实施,将在很大程
《肌张力障碍脑深部电刺激疗法中国专家共识》正式发表
运动障碍病的外科手术治疗,尤其是脑深部电刺激疗法近几年在国内发展迅速,积累了日益丰富的临床经验,其中某些领域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同时,这些年国内运动障碍病神经内科与神经外科的合作史无前例地积极与活跃,神经内外科的紧密合作催生出了很多令人欣喜的科研和临床成果,造福了数以万计的患者。在2012年,我国发布了《中国帕金森病DBS专家共识》,这是国际上较早发表的全面和详尽的帕金森病DBS专家共识。 肌张力障碍患病率仅次于帕金森病和特发性震颤,中国患病人数约为46万人。近年来国内外对这一疾病又有了更新更深入的认识,尤其在脑深部电刺激治疗不同种类的肌张力障碍上又积累了更多地临床证据。为了进一步规范肌张力障碍的脑深部电刺激疗法,形成适应我国临床实际的肌张力障碍脑深部电刺激疗法专家共识是相当有必要的。 2017年9月24日,瑞金医院神经内科陈生弟教授、瑞金医院功能神经外科孙伯民教授、北京天坛医院功能神经外科张建国教
版权所有:杭州微医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浙B2-20200356 浙卫(03)网审[2014]015号 (浙)-经营性-2014-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