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
  • 抑郁症患者擅自停药会产生这些后果,一定要重视!

    抑郁症是一种治愈率高的精神障碍,但很多患者都不能坚持规范治疗,据统计显示,我国80%的患者没有接受正规药物治疗。许多患者在服药过程中觉得自己好了就擅自停药,也有些患者觉得长期服药会有副作用或者会产生药物依赖就把药停了,还有些患者因为药用完了而没有及时去医院拿药,觉得停药几天应该没啥事,那么患者擅自停药会出现哪些后果? 1、增加复发几率 抑郁症患者的复发率高,大约有一半的患者会经历二次发作,而擅自停药会增加患者二次发作的风险。对于经历过第二次发作的患者,约75%会发生第三次发作,治疗时间也会相应延长至3~5年。如果患者经历了三次抑郁症发作,那么长期发作的可能性几乎达到100%。 2、病情恶化 抑郁症通常需要药物治疗来稳定症状和控制疾病进展,患者擅自停药或减药可能导致病情恶化,症状可能会再次加重或出现反复。 3、失去控制力 药物治疗对于帮助患者恢复或维持正常功能很重要,患者擅自停药可能会使自己失去对疾病的控制,症状可能会无法控制并逐渐失去对生活的干预能力。 4、病程延长 患者擅自停药可能导致疾病的持续时间变长,延缓康复进程。药物治疗常常与其他治疗方法(如心理治疗)结合使用,停药破坏

    2023-11-08 点赞
  • 关于强迫症的四个常见误解

    强迫症,大家都较为熟悉的一个词,甚至可能是某些人的口头禅,认为有洁癖追求完美就是强迫症,没多大个事儿。事实上强迫症是一种精神心理障碍,而对于它的误解导致很多人并不重视它,甚至忽视它,以致迁延难愈!一、强迫症患者勤洗手?反复洗手是强迫行为的一种表现,但只有约25%的患者有这样的行为。类似的行为还包括反复检查水龙头、锁、电灯开关等等,而这些行为仅仅在30%的强迫症患者中出现。换言之,并不是所有勤洗手的人都患有强迫症。二、强迫症患者都有洁癖?许多人常将强迫症与“热爱整洁”和“干净”划上等号。事实上,强迫症是一种焦虑障碍,常伴有频繁不安且无根据的想法。强迫症患者有时候会追求整洁或对称性,而难以忍受的潜在焦虑会进一步加强这种行为。三、重复做同一件事就是强迫症?并不是所有的强迫行为都肉眼可见。约有25%的强迫症患者,他们的强迫行为是完全隐蔽的“内心戏”。这些行为包括思维反刍、祈祷、压抑或者合理化强迫行为、在心里数数,或者逃避某些场景或地点。四、强迫症只会影响成年人?强迫症的平均发病年龄是20岁,但是青少年甚至是年仅4岁的幼儿也有可能患上强迫症。对幼儿进行诊断非常困难,因为重复性行为有可能是儿童发育

    2023-10-30 点赞
  • 精神病患者不肯吃药怎么办?

    一、精神病患者不肯吃药的原因1、认为自己没有病,不需要服药,或认为药是毒药精神症状精神病患者的特殊性,对疾病缺乏自知力,认为自己没有病,不需要服药;或在精神症状的支配下,认为家人要害他,给他用的药都是毒药,害怕会毒死自己;还有部分患者,病情趋于衰退,用药主动性差。2、药物副作用。由于抗精神病药物的药理特点,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且用药剂量较大,治疗过程中出现的胃肠道反应,神经系统反应,心血管反应,皮肤反应等不能被患者承受,所以不愿意服药。3、对精神疾病认识不足。对用药的重要性不了解由于他们对自身疾病无认识,缺乏精神病知识,认为自己的表现很正常,否认有精神病,患者多数是被强迫或被骗来住院的,对住院反感,而拒绝药物治疗。以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水平的病人为多见,由于他们对自身疾病有一定了解,并具有一定的药理知识,通常在用药前会仔细查看,主动提问,担心用错药物。4、认为服药没有用对治疗缺乏信心,缺乏耐心,精神疾病反复发作,自制力部分存在的患者,总认为无药可治,服药没有用,浪费金钱,身体还遭受折磨。 二、患者藏药的危害有哪些?1、患者藏药疗效无法保证,导致病情反复发作,容易形成难治性精神疾病。 2

    2023-10-24 点赞
  • 精神病患者不肯吃药怎么办?

    一、精神病患者不肯吃药的原因 1、认为自己没有病,不需要服药,或认为药是毒药精神症状精神病患者的特殊性,对疾病缺乏自知力,认为自己没有病,不需要服药;或在精神症状的支配下,认为家人要害他,给他用的药都是毒药,害怕会毒死自己;还有部分患者,病情趋于衰退,用药主动性差。 2、药物副作用。由于抗精神病药物的药理特点,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且用药剂量较大,治疗过程中出现的胃肠道反应,神经系统反应,心血管反应,皮肤反应等不能被患者承受,所以不愿意服药。 3、对精神疾病认识不足。对用药的重要性不了解由于他们对自身疾病无认识,缺乏精神病知识,认为自己的表现很正常,否认有精神病,患者多数是被强迫或被骗来住院的,对住院反感,而拒绝药物治疗。以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水平的病人为多见,由于他们对自身疾病有一定了解,并具有一定的药理知识,通常在用药前会仔细查看,主动提问,担心用错药物。 4、认为服药没有用对治疗缺乏信心,缺乏耐心,精神疾病反复发作,自制力部分存在的患者,总认为无药可治,服药没有用,浪费金钱,身体还遭受折磨。 二、患者藏药的危害有哪些? 1、患者藏药疗效无法保证,导致

    2023-10-25 点赞
  • 为什么那么多人出现心理障碍?

    心理障碍是指一个人因为各种原因而产生的异常心理过程、行为方式,是一个人表现为没有能力适应当下社会的规范,导致其行为后果可能危害个人与社会。 研究表明,我国儿童和青少年心理障碍的检出率为12.97%,在人际交往、情绪控制、学习适应能力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其次,大学生中患有焦虑、恐惧、神经衰弱等心理障碍问题的学生占学生总数的16%以上。然而,心理障碍患者更多见于20-40岁、工作压力大的人群。 常见病因有 1、心理因素 生病后的患者,由于长期处于疾病状态,心理上会出现很多负面情绪,一直压抑着容易产生心理障碍。如产妇的产后抑郁症、糖尿病患者伴有的焦虑症。 2、社会环境因素 环境优劣对一个人的影响也很大,不良的社会环境,会给人们的心理带来不良的影响,使其向着消极的方向发展,如工作上的压力、经济上的负担、紧张的亲子关系、不良的家庭氛围、离婚的打击等。 3、家族遗传因素 家族遗传史,比如患者直系亲属有过抑郁症,对患者的病情也有一定影响;神经发育异常也是影响因素。 4、其他因素 比如个人性格特点的不同,有的人过度在意某件事,这就使得他们心里极其脆弱,更容易导致心理障

    2023-10-25 点赞
  • 焦虑症患者都在焦虑什么?

    1、非黑即白的思维模式 非黑即白的思维模式指的是用两种截然相反的标准去评判同一件事物,并且考虑事情时容易走极端,比如:“好或坏”、“失败或成功”、“完美或不完美”、“一直或从不”、“完全或一点都不”,这种思维模式在完美主义者身上尤其突出。 有这种思维模式的人认为事情不是坏就是好,只有两种选择,而忽略了事情的复杂性和多面性,没有中间地带,忽视了其他可能性的存在。 比如,要么成绩好,要么成绩不好;做事要高效率,否则就被认为是懒惰;不是对就是错;要么赞同,要么反对。 2、过度关注负面结果 焦虑症患者往往只看到事情不好的一面,而忽视了积极的一面,他们更容易关注问题而不是解决问题,因此常陷入到不必要的担忧和恐惧中。比如,对于考试结果只看到自己的错题而忽略了自己做对的题目;投资时只看到它可能存在的风险,而忽视了可能的收益。 3、灾难化思维 灾难化思维是指想象消极事件的最坏结果,将事情后果灾难化,甚至对将来不可能发生的事也做最坏的打算,容易把一个小问题想象成大灾难,夸大问题的严重性,从而陷入恐慌和焦虑中。 灾难化思维会让人产生很多预期焦虑,比如失眠睡不着,想着今天看了一个关于失眠会增加某个

    2023-09-19 点赞
  • 为什么那么多人出现心理障碍?

    心理障碍是指一个人因为各种原因而产生的异常心理过程、行为方式,是一个人表现为没有能力适应当下社会的规范,导致其行为后果可能危害个人与社会。 研究表明,我国儿童和青少年心理障碍的检出率为12.97%,在人际交往、情绪控制、学习适应能力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其次,大学生中患有焦虑、恐惧、神经衰弱等心理障碍问题的学生占学生总数的16%以上。然而,心理障碍患者更多见于20-40岁、工作压力大的人群。 常见病因有 1、心理因素 生病后的患者,由于长期处于疾病状态,心理上会出现很多负面情绪,一直压抑着容易产生心理障碍。如产妇的产后抑郁症、糖尿病患者伴有的焦虑症。 2、社会环境因素 环境优劣对一个人的影响也很大,不良的社会环境,会给人们的心理带来不良的影响,使其向着消极的方向发展,如工作上的压力、经济上的负担、紧张的亲子关系、不良的家庭氛围、离婚的打击等。 3、家族遗传因素 家族遗传史,比如患者直系亲属有过抑郁症,对患者的病情也有一定影响;神经发育异常也是影响因素。 4、其他因素 比如个人性格特点的不同,有的人过度在意某件事,这就使得他们心里极其脆弱,更容易导致心理障碍。

    2023-10-25 点赞
  • 关于抑郁症的几个认知误区

    Q1:很多抑郁症患者和家属有很强的病耻感,认为一旦被诊断为抑郁症,就被戴上了精神病的帽子,认为非常丢人,这样的疾病被别人看不起,因此抗拒到医院诊治。 A1:世界卫生组织公布抑郁症在全球范围内的患病率在3%~5%。也就是说,全球范围内大约每20个人当中就有一位抑郁症患者,因此抑郁症并不是个案,也不是少数,它也并不是我们常说的精神病,它和普通的疾病一样,就像情绪上感冒了,经过规范治疗后大多都会痊愈,并不是什么可耻的事情。 Q2:患者认为自己的抑郁症状不是病,仅仅是思想观念的问题,或者是意志力不够坚强,希望通过自己调整来缓解抑郁症。 A2:抑郁症按照病情的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抑郁症,轻度抑郁症患者其临床表现往往比较轻,通过心理治疗、门诊治疗即可达到比较好的恢复效果。但中度、重度抑郁症患者往往会伴有自伤、自杀的想法和行为,患者有比较高的威胁自己身体的危险性,尤其是典型抑郁症的症状是自己难以控制的,就像患了肺炎发高烧,并不是仅通过多喝水、好好休息就能治愈的,所以需要进行系统规范的住院治疗。 Q3:由于抑郁障碍患者常伴有多种躯体不适,如各种疼痛、恶心、胃肠不适等消化道

    2023-09-11 点赞
  • 双相情感障碍和抑郁症,如何辨别?

    多数双相情感障碍的病人第一次发病时表现为抑郁情绪,容易被误诊为“抑郁症”。若长期使用抗抑郁药治疗,反而会诱发躁狂,使发作频率增加。那么如何辨别到底是双相情感障碍还是抑郁症? 抑郁症的特征表现 1、核心症状:显著而持久的情绪低落、兴趣减退; 2、心理症状:思维迟缓、记忆力和注意力下降、自怨自艾、自责自罪,感到无用无助无望,有自残自杀想法; 3、躯体症状:失眠、食欲下降、体重减轻、无精打采、乏力、懒惰、性欲减退、躯体疼痛。 双相情感障碍的特征表现 除抑郁症状外,出现以下情况可能是双相情感障碍: 1、出现抑郁症状时年龄小,15~19岁是双相障碍的高发年龄段; 2、亲属中有人患过双相情感障碍; 3、情感旺盛、不知疲倦、精力旺盛、做事效率高、冲动任性; 4、伴有人格障碍、物质依赖,如吸毒等; 5、使用抗抑郁剂后,症状转为躁狂。

    2023-09-08 点赞
  • 失眠治疗注意事项

    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目前治疗失眠主要采用以药物治疗、心理治疗为主,物理治疗为辅的综合治疗方法,但影响失眠的因素很多,包括心理、生理、环境、药物、生活行为、个性、精神及身体疾病等,在治疗过程中,失眠患者也极易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尤其是自制力不强的患者。 因此失眠的治疗是一个相对长期的过程,患者切忌目光短浅、患得患失,要坚定治疗信心,保持乐观的心态。 以下几点事项需注意: 一、失眠的药物治疗除了各种各样的助眠药物,还有一些抗抑郁类药物、抗精神病药物以及抗组胺药物都对助眠有帮助,因此失眠患者务必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正确服用药物,切不可私自购药服药。 二、失眠的心理行为治疗是患者必须要知道的一种方法,因为这种方法患者可以自己掌握,不管你是否选择就医,一定要寻求这个途径的帮助。 简单来说就是“五步疗法”,至少要坚持3-4周才有效果。 上:晚上10:30上床 下:早晨5:30下床 不:不补觉、不午睡、不赖在床上做与睡眠无关的事情 动:白天有氧运动1小时 静:每天静心练习1小时,如身体扫描、正念呼吸等。 三、物理治疗是失眠治疗的辅助疗法,主要包括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经

    2023-09-08 点赞
  • 什么是嗜睡症?

    整天睡不醒,或不分时间、地点、场合的突然入睡,无论如何也无法控制,大多时候意识清醒却无法被叫醒,这就是嗜睡症,又叫嗜睡障碍,主要有以下症状表现: 【日间过度思睡】 患者在白天持续性感到疲劳困倦,尤其是在安静或单调环境下,常常不可抗拒的入睡,有些患者可能全天都在睡觉,但睡意并未缓解。有时会很难从长时间睡眠中觉醒。 【睡眠发作】 睡眠发作不分时间、地点和场合,即使在需要十分清醒的情况下,仍然不受控制的入睡。持续数分钟至数十分钟。小睡后头脑清醒,但不能持久,一日可反复多次发生。 【猝倒发作】 常在强烈的情感刺激(如发怒、大笑)时发生,患者会突然感到躯体、四肢无力,突然摔倒在地。此时患者意识是清晰的,且一般发作时间比较短(常<2分钟)。 【睡眠瘫痪】 患者在刚入睡或者刚醒时,突然发生全身不能活动或是不能讲话。整个过程一般持续数秒至数分钟,在这过程中患者意识清楚。 【夜间睡眠紊乱】 主要表现为易醒多梦,醒后再入睡困难,早晨困倦、起床困难。 【其他症状】 烦躁、焦虑、坐立不安;食欲下降,自感进食费力;思维迟钝、反应变慢、记忆力差。

    2023-09-01 点赞
  • 广泛性焦虑障碍的症状表现

    广泛性焦虑障碍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焦虑障碍,患者长时间处于一种担心、紧张、无法放松的状态。它会让一种广泛的担心与不安的感觉笼罩着你的整个生活。让精神和身体倍感疲惫,耗尽你的精力、干扰你的睡眠,甚至把你的身体拖垮…… 如果你患有广泛性焦虑障碍,你不仅会担心其他人所担心的事情,而且你的担心在一般人眼里会觉得夸张过分。 如一个打给朋友的电话,如果没有得到及时回复,就会让你担心你们之间的关系是否恶化了。 有时甚至只是一想到要度过接下来的一天,就会产生焦虑。你在参加活动时也充满了过度的担心和紧张,即使在很少有或没有任何诱因的情况下。 不是每个有广泛性焦虑障碍的人都表现相同的症状,但大多数人都经历了情绪、行为及躯体的波动性体验,这些情况在有压力时会变得更糟糕。 1、情绪症状 ·担心的想法不断涌入大脑 ·感到焦虑是无法控制的,无法停止这些担忧 ·那些焦虑的事情总是突然闯入;你想试图避免这些想法,但办不到 ·感到广泛的忧虑或恐惧 2、行为症状 ·无法放松、享受安静的时间、或是一个人呆着

    2023-08-31 点赞
  • 抑郁症的药物治疗,需要遵循这些原则!

    抑郁障碍作为一类严重损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精神疾病,其疾病负担在所有神经精神疾病中占首位。 而药物治疗是抑郁症的主要治疗手段,根据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第二版)》,关于抑郁症的药物治疗,需遵循以下原则: 一、充分评估与监测原则 对诊断、症状及其特点、治疗以及影响药物治疗的躯体状况、患者的主观感受、社会功能、生活质量以及药物经济负担等进行充分的评估; 定期应用实验室检查及精神科量表(自评量表和他评量表)进行疗效及耐受性、安全性方面的量化监测。 二、确定药物治疗时机原则 对于患者不愿接受药物治疗,或专业医务工作者认为不需要治疗干预也可以康复的轻度抑郁障碍患者,通常应该在2周内进一步评估以决定是否用药。中重度抑郁障碍患者应尽早开始药物治疗。 三、个体化合理用药原则 1、应根据临床因素对抗抑郁药进行个体化选择; 2、考虑药物疗效或不良反应的性别差异选择药物种类; 3、考虑不同年龄患者的代谢差异调整药物剂量; 4、对有自杀意念的患者避免一次处方大量药物,以防意外; 5、考虑患者既往用药史,优先选择过去药物疗效满意的种类。 四、抗抑郁药单一

    2023-08-30 点赞
  • 7个小问题识别自己是否抑郁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很多人压力大,心情差,会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抑郁症,不要害怕,可以做一下下面这个抑郁症的小测试。 ①几乎每天都会失眠或嗜睡。 ②正常饮食下,体重明显减轻或增加。 ③总是感觉自己毫无价值,总是自责内疚。 ④总是感觉思考起来很困难,注意力很难集中。 ⑤总是会出现轻生的念头。 ⑥反应迟钝,动作迟缓,烦躁易怒。 ⑦感觉每天都很累很疲惫,精力不足。 以上7个问题,如果你已经出现了4条以上的话,很有可能是抑郁症的征兆,需要立即到精神科心理科就诊。

    2023-08-28 点赞
  • 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期间饮食禁忌

    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药物与食物相克的典型,比如“头孢配酒,说走就走”“止泻药与牛奶一同服用会加重腹泻”等等,那么对于服用抗精神病药来说,是否也有许多忌口食物呢? 答案是有的,有些食物不仅可能影响药效,甚至还可能会对身体健康不利。服用抗精神病药期间,有哪些忌口? 一、酒精 有些抗精神病药与酒精相遇会产生相互作用,比如与其他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联用,便会升高药物原有的镇静、困倦等副作用,使中枢抑制作用明显增强,引起呼吸抑制,严重的话还可能导致患者猝死。 另外,酒精本身就会对肝功能有一些不同程度的损害,加上一些抗精神病药也会加重肝脏的负担,两者相加会进一步增加肝脏的损伤。 所以不要抱着“偶尔喝一次应该没关系,少喝点也没什么”的想法,服用抗精神病药期间,需遵医嘱服药,避免饮酒。 二、香烟 在服用药物后,30分钟内尽量不抽烟,因为烟碱会加快肝脏降解药物的速度,导致血液中药物浓度不足,难以充分发挥药效。 像地西泮(安定)、阿普唑仑、氯氮平、奥氮平等等精神治疗药物,服用后再抽烟的话,会影响药物在血液中的药物浓度,从而使精神治疗药物的药效降低。 三、西柚(葡萄柚) 葡萄柚

    2023-08-25 点赞
  • 焦虑症八大诊治误区

    【常见误区一】   我被确诊为“焦虑症”,医生说至少吃一年抗抑郁药物就可以了,那我坚持自己服药,反正医院复诊也只是开药? 事实上: 患者到医院就诊并不是简单的取药,医生会根据患者好转的速度或程度来给出最新的治疗方案,这个最新的治疗方案可能与上次就诊时一模一样,也可能调整药物剂量,也可能完全调整药物方案。所以,切忌患者自行购买药物或者只到医院取药而不反馈自己的状态给医生听。 【常见误区二】   我被确诊为“焦虑症”,为什么服用抗抑郁药物? 事实上: 抗焦虑药物包括苯二氮卓类安眠药(奥沙西泮、劳拉西泮、艾司唑仑等)和5-HT1A受体部分激动剂(丁螺环酮、坦度螺酮),苯二氮卓类安眠药长时间用容易形成依赖,5-HT1A受体部分激动剂则药效相对较弱,多用于轻度和中度焦虑症患者。由于绝大多数抗抑郁药物都有抗焦虑的作用,对于中度、重度焦虑症患者临床医生更多的选择具有抗焦虑做运动的抗抑郁药物。 【常见误区三】   一旦焦虑症的临床症状改善,就只会越来越好? 事实上: 在用药过程中,焦虑症患者的临床症状是可能波动的,表现为时好时

    2023-08-24 点赞
  • 如何正确认识精神分裂症?预防复发是关键防线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慢性疾病,多在青壮年缓慢或亚急性起病,临床上往往表现为症状各异的综合征,涉及感知、思维、情感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及精神活动的不协调。 患者一般意识清楚,智能基本正常,但部分患者在疾病过程中会出现认知功能的损害。病程一般迁延,呈反复发作、加重或恶化,部分患者最终出现衰退和精神残疾。 “得了这个病就治不好了吗?” 这是家属的担忧,更是病人的恐惧。他们担心从此之后就会被贴上“精神病”的标签,漫漫长路,看不到希望。 一、正确认识疾病,消除病耻感 有研究发现78.3%的患者存在病耻感,其中33.5%的患者存在中重度病耻感。普遍存在的病耻感使患者自尊心受到伤害,导致其心理压力增大。易引起患者病情反复,并会导致患者出现延迟诊治、丧失治疗信心等一系列问题。 而作为精神科医务工作者,有必要告诉大家: 1、坚持治疗、坚持服药是维持病情稳定的主要措施。 2、大约20%的患者发作一次缓解后终生不发作。 3、由于现在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大约60%的患者是可以达到社会性缓解,具备一定的社会功能。 4、精神分裂症具有病程长,高复发率,高致残率的特点。每一次复发都会加重对患者大脑功

    2023-08-23 点赞
  • 抑郁症患者擅自停药会产生哪些后果

    抑郁症是一种治愈率高的精神障碍,但很多患者都不能坚持规范治疗,据统计显示,我国80%的患者没有接受正规药物治疗。 许多患者在服药过程中觉得自己好了就擅自停药,也有些患者觉得长期服药会有副作用,或者会产生药物依赖就把药停了,还有些患者因为药用完了而没有及时去医院拿药,觉得停药几天应该没啥事。 那么患者擅自停药会出现哪些后果? 1、增加复发几率 抑郁症患者的复发率高,大约有一半的患者会经历二次发作,而擅自停药会增加患者二次发作的风险。对于经历过第二次发作的患者,约75%会发生第三次发作,治疗时间也会相应延长至3~5年。如果患者经历了三次抑郁症发作,那么长期发作的可能性几乎达到100%。 2、病情恶化 抑郁症通常需要药物治疗来稳定症状和控制疾病进展,患者擅自停药或减药可能导致病情恶化,症状可能会再次加重或出现反复。 3、失去控制力 药物治疗对于帮助患者恢复或维持正常功能很重要,患者擅自停药可能会使自己失去对疾病的控制,症状可能会无法控制并逐渐失去对生活的干预能力。 4、病程延长 患者擅自停药可能导致疾病的持续时间变长,延缓康复进程。药物治疗常常与其他

    2023-08-22 点赞
  • 为什么抑郁症要早发现早治疗?

    抑郁症是一种临床发病率较高的慢性精神障碍,但并非不治之症,且越早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系统化、规范化治疗,治疗效果越好,省心省力,还能最大限度减少经济压力,早日摆脱抑郁泥潭。 1、降低治疗难度 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及病因复杂症状表现多样,且易与其他疾病(如焦虑症)的症状相混淆,常被一些躯体疾病如头痛、睡眠障碍、胃肠症状等所掩盖,因此,开展系统、专业的精确检查,确诊抑郁症与否,再查明发病原因,进而针对性地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帮助患者少走弯路。 2、减少心理压力 长期饱受抑郁症的折磨,到后期甚至还可能会自杀的企图或行为。这样的情况,不仅降低了患者及家属的生活质量,还会增加家庭的经济压力,会让患者内心更加压抑。所以,尽早开展系统、专业的精确检查,查明发病原因后再进行针对性治疗,也可以避免心理压力的产生,从而出现更严重的后果。 3、节省精力和金钱 早发现,早期即进行规范化精准治疗,能有效抑制病情进展,大部分患者是可以尽早回归健康生活的。这对于患者而言,减少了诊治的医疗开支,也避免了反复就诊的苦恼。

    2023-08-21 点赞
  • 情绪就像过山车,如何才能有效治疗双相情感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又叫双相障碍,是一类既有躁狂发作或者轻躁狂发作的,又有抑郁发作的常见精神障碍,首次发病可见于任何年龄。 躁狂发作时,患者有情感高涨、言语活动增多、精力充沛等表现; 抑郁发作时,患者常表现出情绪低落、愉悦感丧失、言语活动减少、疲劳迟钝等症状。 患者可能上一秒还心情高涨,下一秒就陷入了抑郁情绪。 1、双相情感障碍的典型症状 包括躁狂发作、轻躁狂发作和抑郁发作。 躁狂发作以情绪高涨、思维奔逸和意志增强的“三高”症状为特征,属于精神运动性兴奋。 情绪高涨即轻松愉悦,有时易激惹,严重时有冲动言语及行为。 思维奔逸即思维联想快、说话急促,发作严重时可有短暂幻听、妄想、思维散漫、行为紊乱伴发冲动行为,也可短暂出现意识障碍,如错觉、思维不连贯等。 意志增强即患者不断计划,爱交际和多管闲事、易冲动,做事有始无终,不计后果。 轻躁狂发作临床表现较轻,持续至少数天的情绪高涨、精力充沛、活动增多、易激惹、自我评价高、睡眠需求少、思维奔逸、行为鲁莽。 抑郁发作以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和悲观、意志行为减退“三低”症状为特征,伴有认知功能减退和躯体症状,处于精神运动性抑制状

    2023-08-18 点赞
暂无更多内容
暂无内容
夏海涛
简介:精神科临床工作35年
内容数 86
|
粉丝数 39
去提问
去挂号
微信扫一扫 查看健康号主科普知识
二维码
确认退出?
退出之后将不会保存之前的记录

王建 主任医师

49个回答 · 56%回答率

一病多问 | 5 — 10位医生回复
问答规则及责任提醒
问答规则及责任提醒
提问需支付
追问
匿名
匿名后,您的个人信息将保密 ,图片仅医生可见
0 / 300
问答规则及责任

1、请您尽可能完善问题描述,以便医生能更全面细致地提供专业指导意见;

2、若问题提出后超出48小时无人回答,系统将自动退款;问题提出后一经医生回答,提问金将冻结,在问题完成时结算给医生,基于此情况下平台不予退款;

3、非定向提问(即一问多答形式),您可在问题提出72小时内,可对每一位医生的回答进行【有帮助】及【没帮助】评价,与平台一起不断提升医生的服务质量,在问题持续的48小时内随时可评价,评价不会影响问题状态;

4、定向提问(即提问某个指定医生),该医生首次回复24小时内,您可点击“免费问一次”进行追问;追问功能为医生额外提供的爱心服务,也可能存在不回答的情况;

5、若您提问内容涉及违反平台规范或相关法律法规,将作下线处理;

6、请勿在提问内容中提供或展示个人隐私信息,包含但不限于个人姓名、联系方式、住址等;

7、您在此确认并同意,微医有权对您在平台发布的公开的信息享有免费的、永久性的、不可撤销的、非独家的和完全再许可的权利,并许可微医使用、复制、改编、公开展示此等内容;

8、微医非常注重对您个人隐私的保护。我们将使用安全技术和相关程序保护您的个人信息不被未经授权的访问、使用或泄露;

9、医生回答仅供用户参考,不能被认为是医嘱、诊断证明或其他类似性质的文件;

10、医生回答内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对您在本平台之外与特定或不特定医生所进行的任何接洽行为之后果,不承担责任;

烦请您在使用提问前仔细阅读并确认完全理解以上声明的全部内容,最终解释权归微医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