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
  • 一病多问 (1)
  • ¥30  左侧肩部皮肤上,从小有一个淡黄色斑块,斑块上面有一个红点(如图1红色圈圈出的位置)。斑块与红点都不痛不痒,也是平的。请问1、斑块上面的红点是什么问题;2、淡黄色斑块是什么问题?

    ... 8 人已抢答 围观 151
  • 术后创口修复---湿性愈合

          最近临床工作中遇到术后(激光祛痣、去除浅表赘生物....)修复问题,到底选择是干性愈合(传统伤口干燥方法理念处理创口)还是湿性愈合(创口始终保持湿润状态)仍然被讨论,但个人觉得最重要的还是基于对两种理念的深入理解,才会用的好,做到收放自如。暂时我把两种理论先抛出来理理干性愈合干性愈合护理方法开始于19世纪,由微生物学家巴斯德Pasteur开创-----使用干性敷料覆盖伤口,保持伤口干燥干燥----------20世纪60年代以前,伤口护理都是沿用这种方法。 理论基础:伤口愈合需干燥环境,有大气氧的参与可以促进伤口愈合,透气的敷料才能使伤口获得足够氧气,以供细胞生长的各种生化反应所需。 缺陷:敷料与创面粘连,更换敷料易再次损伤;伤口脱水、结痂,不利于上皮细胞爬行;频繁更换辅料,降低创面温度,影响细胞生长,延迟愈合..... 湿性愈合 理论发展 ✭1958年Odland首次发现并报导完整的水泡皮肤愈合速度快于破溃水疱,此后科学家们开始了“湿性愈合理论”的探索 1962年,动物生理学家Winten通过猪体组织研究发现薄膜覆盖的伤口愈合时间明显缩短一倍

    2022-06-17 点赞
  • 免疫疗法有望解决瘢痕疙瘩治疗难题

          近年来在皮肤科医学领域,免疫疗法得到了蓬勃发展,尤其在银屑病(牛皮癣)、特应性皮炎等炎症性疾病的治疗上,生物制剂的使用都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多项国际研究显示难治的病理性瘢痕(增生性瘢痕、疤痕疙瘩)均有炎症因子的高表达,表明该疾病有持续炎症反应发生,并有学者发现,生物制剂辅助治疗,能很好改善甚至治愈这种难治性瘢痕。         皮肤科权威杂志《欧洲皮肤病与性病学会》研究报道了一例53岁男性,患有严重特应性皮炎(AD),合并右腘窝2个大小不等瘢痕疙瘩(较大直径约5.5×5cm)病人,在接受针对AD靶向治疗药物度普利尤单抗注射液300mg,为期7个月,每2周1次皮下注射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并且较大瘢痕疙瘩缩小了一半,较小的瘢痕疙瘩完全消失(图1)。笔者后续通过初步基因表达分析发现AD患者瘢痕疙瘩皮损中2型辅助性T(Th2)细胞分泌的白细胞介素(IL)-13表达异常增高,推测度普利尤单抗通过IL-4/IL-13信号通路阻断该2型炎症反应,从而同时改善AD和瘢痕疙瘩。   &nb

    2022-04-25 点赞
暂无更多内容
暂无内容
黎炜
简介:从事皮肤病与性病学科学与临床10余年,擅长色斑(雀斑、太田痣、褐青斑、黄褐斑、老年斑…)、损容性(色素痣、扁平疣、老年疣…)皮肤病,痤疮,瘢痕光电治疗
内容数 2
|
粉丝数 2
去提问
去挂号
确认退出?
退出之后将不会保存之前的记录

王建 主任医师

49个回答 · 56%回答率

一病多问 | 5 — 10位医生回复
问答规则及责任提醒
问答规则及责任提醒
提问需支付
追问
匿名
匿名后,您的个人信息将保密 ,图片仅医生可见
0 / 300
问答规则及责任

1、请您尽可能完善问题描述,以便医生能更全面细致地提供专业指导意见;

2、若问题提出后超出48小时无人回答,系统将自动退款;问题提出后一经医生回答,提问金将冻结,在问题完成时结算给医生,基于此情况下平台不予退款;

3、非定向提问(即一问多答形式),您可在问题提出72小时内,可对每一位医生的回答进行【有帮助】及【没帮助】评价,与平台一起不断提升医生的服务质量,在问题持续的48小时内随时可评价,评价不会影响问题状态;

4、定向提问(即提问某个指定医生),该医生首次回复24小时内,您可点击“免费问一次”进行追问;追问功能为医生额外提供的爱心服务,也可能存在不回答的情况;

5、若您提问内容涉及违反平台规范或相关法律法规,将作下线处理;

6、请勿在提问内容中提供或展示个人隐私信息,包含但不限于个人姓名、联系方式、住址等;

7、您在此确认并同意,微医有权对您在平台发布的公开的信息享有免费的、永久性的、不可撤销的、非独家的和完全再许可的权利,并许可微医使用、复制、改编、公开展示此等内容;

8、微医非常注重对您个人隐私的保护。我们将使用安全技术和相关程序保护您的个人信息不被未经授权的访问、使用或泄露;

9、医生回答仅供用户参考,不能被认为是医嘱、诊断证明或其他类似性质的文件;

10、医生回答内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对您在本平台之外与特定或不特定医生所进行的任何接洽行为之后果,不承担责任;

烦请您在使用提问前仔细阅读并确认完全理解以上声明的全部内容,最终解释权归微医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