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
  • 席卷大半个中国的雾霾是强烈致癌物

    今天你所在的地方,能见度如何?有没有被雾霾笼罩?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将致癌物分为4类5级,包括: 1类致癌物:明确对人体有致癌作用的物质; 2A类致癌物:可能性较高致癌的物质,即动物实验已证实有明确的致癌作用,但人体作用尚不明确; 2B类致癌物:可能性较低致癌的物质,在动物实验和人体实验的致癌证据都不充分;3类致癌物:不明确是否能导致人类癌症; 4类致癌物:不太可能导致人类癌症的物质。 而我们现在面对的雾霾,IARC曾在人类致癌物评估的第109卷做过专门的研究分析,这一卷的标题,就叫做「outdoorairpollution」,室外空气污染。 二、雾霾会致癌吗? 我们在这份权威机构的报告里发现了一些观点: 1、空气污染通常包含颗粒物(PM10、PM2.5)、氮氧化物、硫氧化物等,颗粒物浓度通常是评估污染水平的依据之一。 比如这样被挂出来—— 2、暴露在空气污染中与肺癌有直接的关系,许多证据表明室外空气污染导致肺癌的是PM升高的结果,因为PM可能汇总了空气污染中的各种成分。另外比较有趣的是,肺癌还和交通密度或交通距离有关系。正在路上通勤的你是不是吓了一

    2018-11-30 点赞 1
  • 怎样体检才能救命

    今天聊聊体检,绝对不可忽视的一件大事。 方法对了,既省钱,人也不受罪。方法错了,钱白花了,还没用。 开篇照例说故事。 前几年,一朋友,单位体检和婚检,恰巧凑到同一阵子。结果,只有一家医院提醒他,甲状腺有结节,而且有点大,建议每三个月复查一次。其他几家完全没提这事。 朋友老老实实的遵医嘱,每三个月复查一次。结果第三次复查时,医生提醒,情况有点不对,建议穿刺活检。结果一查,甲状腺癌最早期。 然后,第一时间手术切除,一周后出院,警报解除。 所以,体检,是真能救命的。 第二个故事,前阵子一客人咨询老南。无意中了解到,1月份,客人在三甲医院,查出结节四级,建议穿刺活检和随访。 半年后,在某知名商业体检公司,居然没发现结节。 所以,什么项目,去哪里体检,还是有说法的。 第三个故事,前几年,老南建议家人做肠胃镜体检,发现息肉有点大了,遵医嘱,内窥镜切除。 手上住院期间,隔壁一老太,长期腹痛,一直没当回事,忍着。结果最近疼的厉害了,去医院一查,肠癌。 所以,身体出现异样,务必第一时间检查,千万别扛不住了,才去医院。 第四个故事,老南一朋友,土豪,每次体检,捡最贵的上,

    2018-10-25 点赞 1
暂无更多内容
暂无内容
欧阳方
简介:主治医师 武汉市第一医院-皮肤科
内容数 2
|
粉丝数 14
去提问
微信扫一扫 查看健康号主科普知识
二维码
确认退出?
退出之后将不会保存之前的记录

王建 主任医师

49个回答 · 56%回答率

一病多问 | 5 — 10位医生回复
问答规则及责任提醒
问答规则及责任提醒
提问需支付
追问
匿名
匿名后,您的个人信息将保密 ,图片仅医生可见
0 / 300
问答规则及责任

1、请您尽可能完善问题描述,以便医生能更全面细致地提供专业指导意见;

2、若问题提出后超出48小时无人回答,系统将自动退款;问题提出后一经医生回答,提问金将冻结,在问题完成时结算给医生,基于此情况下平台不予退款;

3、非定向提问(即一问多答形式),您可在问题提出72小时内,可对每一位医生的回答进行【有帮助】及【没帮助】评价,与平台一起不断提升医生的服务质量,在问题持续的48小时内随时可评价,评价不会影响问题状态;

4、定向提问(即提问某个指定医生),该医生首次回复24小时内,您可点击“免费问一次”进行追问;追问功能为医生额外提供的爱心服务,也可能存在不回答的情况;

5、若您提问内容涉及违反平台规范或相关法律法规,将作下线处理;

6、请勿在提问内容中提供或展示个人隐私信息,包含但不限于个人姓名、联系方式、住址等;

7、您在此确认并同意,微医有权对您在平台发布的公开的信息享有免费的、永久性的、不可撤销的、非独家的和完全再许可的权利,并许可微医使用、复制、改编、公开展示此等内容;

8、微医非常注重对您个人隐私的保护。我们将使用安全技术和相关程序保护您的个人信息不被未经授权的访问、使用或泄露;

9、医生回答仅供用户参考,不能被认为是医嘱、诊断证明或其他类似性质的文件;

10、医生回答内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对您在本平台之外与特定或不特定医生所进行的任何接洽行为之后果,不承担责任;

烦请您在使用提问前仔细阅读并确认完全理解以上声明的全部内容,最终解释权归微医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