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
  • 如何早期发现食管癌?

    食管癌是一种恶性程度较高的恶性肿瘤,大部分患者在就诊时就处于中晚期,在此时采取治疗措施往往效果已经不太理想,患者的长期生存的概率通常低于20%。 那么,怎么才能在病变早期就能发现问题,及早诊断、尽早治疗,以获得比较好的治疗效果呢? 食管是人体消化系统的一部分,上端起始于咽喉部,下端止于胃,是一个长条形器官。 食管癌属于上皮源性肿瘤,起源于食管内层的粘膜层。在早期阶段,肿瘤 表浅、扁平,患者很少会有不适症状。 随着肿瘤进展,病灶逐渐向食管深层、管腔及平面等各方向生长、增大,造成食管管腔变窄、管壁僵硬,食物通过变得困难,患者就会出现进食后梗阻症状,且进行性加重。先是干硬食物梗阻感,然后是软食、半流质、流质食物、液体和水。 此时患者就诊,病变大多已处于中晚期阶段,现有的治疗方法,包括外科手术、化疗、免疫治疗、放疗等,难以取得根治效果。 要想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就需要在肿瘤的早期阶段及时发现、及时干预。 如何早期发现?—胃镜检查。 胃镜检查时,医生将一根类似软管的检查装置经口腔置入食管内,装置的头端安装有照明和摄像系统,可以让医生在显示屏幕上看到食管腔内粘膜表面的放大图像,从而

    2022-10-26 点赞
  • 食管裂孔疝的病因和危险因素

    食管裂孔疝发生的直接原因之一是食管裂孔周围肌肉组织的弱化、松弛,造成裂孔的病理性扩大,从而为腹腔器官疝入胸腔创造了条件。 引起这种肌肉组织弱化的确切原因仍不甚明朗,但是有三种因素可能单独或联合作用: 1.年龄增长导致的肌肉衰退   2.外伤或外科手术造成的局部损伤   3.先天性裂孔扩大 另一方面,单纯的食管裂孔的病理性扩大并不一定会导致食管裂孔疝的发生。腹腔内压力的反复或持续性增高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有腹内压的增高,腹腔内脏器才容易被挤压疝入胸腔内,形成食管裂孔疝。 那么,可以造成腹内压升高的常见原因有哪些呢? 1.慢性咳嗽 2.慢性便秘 3.反复呕吐 4.怀孕 5.持续剧烈运动 6.搬举重物 在这些情况下,腹腔内压力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升高,假如患者同时存在食管裂孔的松弛、扩大,发生食管裂孔疝的风险就会大幅提升。 在危险因素方面,尽管食管裂孔疝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或性别的人群之中,但是研究表明,其在以下几种人群中更容易出现: 年龄大于50岁 超重或肥胖人群 吸烟者 因此,控制好体重及戒烟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

    2022-10-10 点赞
  • 肺磨玻璃结节,随访5年就可以了吗?

    在临床实践中,相当比例的肺磨玻璃结节患者的病灶可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保持稳定,尤其是直径小于5毫米的结节。 在经历初次发现结节的担心、焦虑后,绝大多数的患者能够恢复、回归到日常的生活、工作中。 由于临床实践中通常把5年当作肿瘤患者长期生存的时间节点,因此,这个时间长度也经常被用作磨玻璃结节患者随访的一个节点。 那么,结节在经过5年左右的观察后,没有出现明显变化,就可以停止随访复查了吗? 我们先可以从“常理”的角度来推测一下:结节的出现是从无到有的,假如一个结节经过5年这么长时间的观察都没怎么变化,那么它从0长到几个毫米大小是不是很有可能经历了更长时间? 依据这种推测,很可能仅随访5年是不太够的,结节可能会在未来、更远的某个时间点发生进展。 在临床研究方面,已经有初步的数据显示10%-15%左右的肺磨玻璃结节在经过10年的随访不变后,仍然可以增大或出现实性成分。 在手术切除这些出现进展的结节后,病理检查证实是早期的肺腺癌。 因此,对于5年之内稳定不变的肺磨玻璃结节不应该掉以轻心、彻底遗忘,保持每1-2年一次的定期复查仍是有必要的。

    2022-10-02 点赞
  • “发物”跟肺结节有没有关系?

    发物是我国传统饮食文化的产物,国人对这个概念既困惑又笃信,明明知道它可能缺少科学依据,却在碰到健康方面的问题时默默奉行。 那么,发物与肺结节的发生、进展有没有关系呢? 要探讨这个问题,首先要搞清楚“发物”这个概念的来龙去脉。 在科学知识缺乏的古代,人们观察到某些食物与一些特定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比如,辛辣食物可以诱发或加重口疮、皮肤疥疮等疾病,于是认为这些食物是“诱发疾病的食物”,称为“发物”。 到了现代,经过千百年来各代人的积累,发物的范围已经变得非常繁杂,几乎所有的食物类型都有涉及,蔬菜、谷物、水果、海鲜、肉禽…… 但由于没有系统的总结与归纳,更没有科学研究结果的支持,于是“发物”这团迷雾变得越来越大。 反映到医疗工作中,总会有肺结节患者问逄医生:医生,我鸡(鸭/鱼/鸡蛋/海鲜……)能不能吃?别人跟我说不能吃,会“发”的。 其实,这种道听途说的“知识”缺乏科学证据和临床经验的支持,只会造成更多的困扰。 总体上,大家只要把握好一个原则:只要对这种食物不过敏,就可以放心地食用,但需要注意适量。任何一种食物,大量的食用都会增加消化系统的负担,引发不适症状。 换句话说,

    2022-09-25 点赞
  • 为什么多数食管癌发现时就是中晚期?

    食管是一个长条形的管状器官,位于人体的胸腔内,近端连接口咽部,下端连接胃。 食管的管壁由内而外依次由粘膜、粘膜下层、肌层和外膜4个层次组成。 静息状态下,食管的管腔处于闭合状态。当有食物吞咽下来时,食管的管腔扩张,肌层由上而下协调收缩蠕动,将食物运送到胃内进行初步消化。 简单的说,食管就如同一个管道,起到食物输送的作用。 食管癌是一种由食管粘膜细胞癌变引起的恶性肿瘤性疾病,也就是说,食管癌发生于食管内面的粘膜层,即直接与食物、液体接触的内表面。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食管癌好发于重度饮酒、吸烟、饮食习惯不良的人群。 在食管癌病灶逐渐发展、增大过程中, 病灶可以向多个方向生长:既可以凸向管腔方向,也可以向壁外生长,同时也会环周进展。 由于食管管壁的各层结构都富于弹性,当腔内病灶较小、较扁平或管壁受累范围不大的时候,食管的通过性并不受多大影响。也就是说,患者在日常饮食中并不会有什么不适的感觉。 但是当肿瘤病灶继续发展,不断增大、增厚,导致食管管腔狭窄、管壁僵硬越来越严重,到了一定程度,食物或液体的通过就会出现问题。 患者会出现吞咽固体或液体食物后的梗阻症状,且随着肿瘤的进展,症

    2022-09-19 点赞
  • 什么是全肺切除术?为什么要做全肺切除术?

    “全肺切除术是什么意思?是要把所有肺都切掉吗?”看到全肺切除术这个名词,不少人可能都会有这样的想法。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主题。 人的肺分布在纵隔的两侧,是人体的基本器官,左侧通常有上、下两个肺叶,右侧则有上、中、下三个肺叶。 全肺切除术是指单侧的肺切除,即左全肺切除指将左侧的两个肺叶同时切除,右全肺则是将右侧三个肺叶同时切除。 术中需要将该侧的主气管、肺动脉主干、上下肺静脉在肺门处的根部离断。 由于绝大多数人的心脏偏向左侧,占据了部分左侧胸腔的空间,所以通常右肺的体积要稍微大于左肺,两者相差约10%的肺容量。 这就意味着右全肺切除会给患者带来更大的肺功能损失,也意味着接受右全肺切除的患者,其肺功能储备也要更好,才能耐受这种更大的肺功能损失。 那么,哪种患者需要接受全肺切除这种损伤较大的手术治疗呢? 最为常见的是中央型肺癌患者,即肿瘤生长在肺门区域,也就是肺根部附近,且侵犯了根部的主支气管、动脉或静脉主干,导致无法行单独的肺叶切除。 或者肿瘤长在叶支气管分叉附近,比如上、下叶支气管交界区,浸润范围较大,或侵犯肺动脉主干,无法重建气道或动脉,也往往需要行全肺切除术。

    2022-09-12 点赞
  • 两侧的肺结节是同时手术好,还分别手术好?

    有统计数字显示,20%-30%的肺结节患者表现为双侧多发肺结节,即分布在两侧肺内的3个以上的结节病灶。 在这部分患者人群中,如果面临两侧结节都需要手术治疗的情况,应该选择同期手术还是分期手术呢?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这个问题。 (在现今的医疗环境和条件下,胸腔镜微创手术是肺结节手术治疗的主流方法。与传统的开放手术相比,胸腔镜手术具有创伤更小、恢复更快、住院时间更短等优势。所以,今天我们所谈的问题是以胸腔镜手术为默认术式的) 我们将从风险、成本和生活质量三个角度分别展开。 首先,我们来看风险,这是影响同期还是分期手术的最主要、最有份量的因素。 手术中,患者的一侧肺(术侧肺)接受手术的时候处于萎陷状态,另一侧的肺(非术侧肺)需要独自承担呼吸、为全身器官供氧并排出二氧化碳的重任。 所以,非术侧肺对于保证术中患者的安全来说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如果其功能不良或无法正常工作,手术中患者就处于危险的境地。 在同期手术中,患者的两侧手术交替进行,上半场一侧、下半场一侧。下半场手术时,上半场的已经接受手术的一侧肺就要承担呼吸任务,如同在战场上让一个“伤员”挑大梁,由此带来的风险是不言而喻的。

    2022-09-04 点赞
  • 食管裂孔疝的微创手术治疗

    食管裂孔疝发生时,部分胃和(或)腹腔内其他脏器经过松弛薄弱的食管裂孔进入胸腔。伴随而来的很可能是返流症状的出现,或脏器的嵌顿挤压。 当症状较为严重,生活方式改进、药物治疗无法有效缓解,或者嵌顿脏器面临缺血坏死风险时,手术治疗通常就成为必然的选择。 传统的术式采用开放入路,即胸部沿肋骨方向的长切口,长度多在20-40厘米之间。 这种较长的切口虽然可以为外科医生提供充足的视野和暴露,但是切口疼痛、感染、愈合不良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相对较高。 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腔镜微创手术技术出现且不断发展,现今已经基本替代胸部开放术式成为食管裂孔疝主流的手术治疗方式。 通常,腔镜手术通过腹部的4-5个长度在0.5-1cm之间的“孔洞”样切口进行。与开放手术相比,腔镜手术的切口显然小得多,因此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疼痛轻、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从美观角度来说也更加具有优势。 此外,由于食管裂孔疝多见于超重或肥胖人群,而这一群体恰巧又是开放手术长切口发生感染、脂肪液化、愈合不良等并发症的高危人群。 与之相比,腔镜微创手术的小切口则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这些切口并发症的发生率,让许多超重患者获益。 食管裂孔

    2022-08-28 点赞
  • 什么样的胸腺瘤可以做微创手术?

    胸腺瘤是原发在胸腺组织的一种低度恶性肿瘤,大多数生长、进展缓慢。 很少发生淋巴或血循环转移,更多地表现为侵犯相邻的器官或组织,如肺、心包、血管等。 在胸腔镜微创技术出现之前,胸腺瘤的手术需要通过胸骨正中劈开切口进行。这就会带来一个长度约30-50厘米的伤口,无论在心理、还是在生理上都对患者造成比较大的影响。 在胸腔镜技术出现之后,这一问题得到了极大地改善。不管是早期的单侧三孔方法,还是近期的剑突下三孔或单孔入路,切口的长度和造成的创伤都被大大地降低。这无疑让许多胸腺瘤患者获益。 但是,是不是所有的胸腺瘤手术都可以在腔镜下来完成呢? 不是。 对于比较大的肿瘤,比如直径超过10厘米的肿瘤,由于体积较大,在胸腔镜下可能会暴露困难,医生无法从多角度、充分地观察肿瘤的全貌、看清边界或与周围器官的关系,导致手术的安全性难以保证。这种情况下,选择胸骨劈开入路很可能更加稳妥。 还有,如果肿瘤生长的位置恰巧靠近胸腔大血管,术前的CT或磁共振检查提示肿瘤可能已经侵犯血管,这意味着手术中出现大血管损伤、大出血的风险较高。 由于腔镜手术中医生的手无法进入胸腔,无法通过触觉评估肿瘤与血管的关系、

    2022-08-22 点赞
  • 纵隔是什么?

    纵隔是什么?纵隔是某种身体器官吗?纵隔在哪里?怎么会有“前纵隔”、“后纵隔”的说法? 事实上,如同“胸腔”、“腹腔”一样,纵隔也是一种解剖学上的“范围”概念,就好比地理上的“黄埔区”、“宝山区”这些概念。 它不是某种器官或组织,它指代的是胸腔内的一个区域,这个区域位于两肺之间,上界是颈根部,下界是分隔胸腹腔的膈肌,前界是胸骨(胸前正中的一根长骨),后界是脊柱。 在这个区域内,“住着”心脏、主动脉、腔静脉、食管、气管、胸腺等脏器,可以说是身体的“核心区”之一。 为了进一步的区隔,纵隔又可以分为前、中、后纵隔等小的区域范围,从而可以更加准确地描述器官、病变的部位。 比如,心脏、气管位于中纵隔,胸腺位于前纵隔,食管位于后纵隔。 相应地,当临床上未能明确病变来源于哪个具体器官的时候,医生通常就会使用这些小区域词汇来描述、记录病变。 例如,当CT检查发现一个前纵隔肿物,但暂时还无法明确该病变来源于前纵隔哪个器官时,医生一般会给予初步诊断—“前纵隔占位”。 当病变性质、来源通过手术、穿刺活检等方法明确后,诊断会做相应的修订,以准确指示病变是长在或来源于哪种器官、组织。

    2022-08-19 点赞
  • 什么是食管裂孔疝?

    在人体的胸腔与腹腔之间,存在一块的穹窿样的扁平大片肌肉,称为膈肌,它起到分隔胸腔和腹腔的作用。 在膈肌的背侧中央区域,有一个叫做食管裂孔的结构,食管就从这个裂孔中穿过,自胸腔进入腹腔。 正常情况下,食管全长的90%位于颈部和胸部,而在其下端有4-5cm左右的长度会位于食管裂孔以下水平,称为腹段食管,其远端连接着胃。 腹段食管和胃食管交界部虽然长度不长,但是作用却不小。这段区域犹如一个“阀门”,可以控制食管内的液体、食物进入胃腔的速度,也可以防止胃里的食物和消化液—酸性的胃液,返流进入食管。 胃液或胃内容物反复进入食管,患者就可能出现烧心、返酸、胸痛、气短、嗳气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吞咽困难、呕血、黑便等情况。 由于食管粘膜对酸性胃液不耐受,在反复刺激下,可能发生食管粘膜炎症或癌变。 如果由于先天性因素、年龄、肥胖等原因造成食管裂孔变得松弛,腹段食管连同部分胃体或其他腹腔脏器就可能经过松弛的裂孔进入胸腔内,这种情况就称为食管裂孔疝。 此时,腹段食管和胃食管连接部的“阀门”功能受损,胃酸和胃内容物的返流就有可能发生。 基本上,食管裂孔疝可以分为两大类型:滑动型和食管旁疝

    2022-08-12 点赞
  • 肺腺癌是如何治疗的

    当下,肺腺癌是最常见的一种肺癌亚型,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与此同时,肺腺癌也是现在治疗方法和手段最为多样化的亚型。 不少人在面对如此多的治疗选项时难免会觉得困惑。今天,逄医生就来讲讲这个问题。 首先,大家需要明确的是,肺癌的治疗是依据患者的分期进行的,腺癌也不例外。分期不同,治疗方法也不同。 那么,肺腺癌是如何分期的呢?总的来说,由早至晚依次分为0、I、II、III和IV期,期别越高,越晚期。在I-IV期的各个期别中,又分为A、B等亚期。 而治疗方法又可以分为两大类型—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局部治疗包括外科手术和放疗,全身治疗包括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 依据患者的分期,不同的治疗方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联合使用。 比如,对于IA期的肺腺癌,由于肿瘤处于早期阶段,单独应用手术治疗往往即可获得根治效果。 而患者如果处于IIIA期,肿瘤相对较晚期,其他器官转移的潜在风险也较高,仅凭手术治疗往往难以达到根治的效果。这时候联合应用手术、化疗或靶向治疗等方法才能获得更理想的疗效。 在这里,涉及两个概念—新辅助治疗和辅助治疗。前者是指患者在手术前接受的治疗,比如化疗、靶向治疗或放疗

    2022-08-02 点赞
  • 发现胸腺瘤,该不该尽早手术?

    胸腺瘤是一种并不常见的肿瘤,好发在前纵隔,即胸骨后方区域。 从生物学行为来看,大多数的胸腺瘤都相对温和,与肺癌、食管癌等恶性肿瘤相比,发展较为缓慢,自然病程也较长。 正是由于这种“温和”的表现,现在仍有不少医生认为胸腺瘤发现后不一定需要尽早手术治疗,可以随访观察,待肿瘤增大后再考虑处理。 但是随着医学的进步,人们渐渐发现这种观点可能并不恰当。 胸腺是一种免疫器官,在成年之前对人体免疫系统的发育成熟有重要的作用。在成年后,胸腺逐渐退化萎缩,被脂肪组织所取代,培育免疫细胞的功能也逐渐消失。 因此,以往多认为胸腺瘤是一种孤立的绝大多数为低度恶性的肿瘤性疾病。 但最新的临床和研究工作发现,胸腺瘤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有关,比如重症肌无力、再生障碍性贫血、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这就提示退化的胸腺组织可能并未完全进入“沉寂”状态,而在其中形成的胸腺瘤很可能会扰乱机体的免疫系统,诱发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 因此,新的观点认为胸腺瘤一经临床诊断明确,应该尽早手术治疗,以降低或避免以后发生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风险。 因为这些疾病的诊断、治疗比较复杂而且棘手,患者的临床症

    2022-07-25 点赞
  • 肺术后漏气是怎么回事?

    简单来说,肺组织是由不计其数的小泡组成的。这些小泡称为肺泡,是肺的基本构成单位,里面充满空气。 如果把肺泡比作树叶,那么支气管就如同树枝,气体主要通过支气管系统进出肺组织。 此外,相邻肺泡之间也存在互相交通的孔道结构,因此气体也可以通过这些孔道进行交流。 在肺表面有一层薄薄的膜,将整个肺包裹起来,称为脏层胸膜。正常情况下,这层膜很难被分离下来。 也就是说,脏层胸膜与肺外层的肺泡紧密结合在一起,前者一旦损伤,邻近的肺泡也免不了受损。 在肺部手术中,医生通常需要切除部分肺组织,这就必然会在余肺上留下创面或切缘。 相应地,脏层胸膜会发生不可避免的损伤,由此也会合并邻近区域肺泡的损伤。 此时,肺泡内的空气就会从损伤处漏出、进入胸膜腔内,这个过程就是所谓的“漏气”。而术后漏气是肺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 医生术中放置胸腔引流管的用处之一就是将这些漏出的空气排出体外,以避免气胸的形成。 漏气的严重程度与肺创面的面积大小、患者肺组织的健康状况这两个因素密切相关。 前者很容易理解,损伤面积越大,潜在漏气的风险就越高。尤其在肺裂发育不全或胸腔存在粘连的患者,由于术中需要较为广泛的肺

    2022-07-18 点赞
  • 为什么肺结节术前要定位?

    肺结节是指肺组织内直径小于3厘米的小病灶,可以出现在双侧肺内的任何位置。 随着CT技术的进步和在体检筛查中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直径小于1厘米的肺结节、尤其是磨玻璃结节被检出。相应地,临床上接受手术治疗的肺结节患者的数量也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 对于这些直径小于1厘米的肺结节,最为主流的手术方式是胸腔镜微创切除手术。 手术中,医生必须尽量通过1-3个长度在0.5-4cm之间不等的小切口来完成整个手术过程。 这么小型的切口意味着医生只能借助腔镜摄像镜头和电视显示屏来观察患者胸腔内部的情况,术中操作也只能依靠特殊加长的微创手术器械来完成。 此时,医生的手无法完全进入胸腔进行牵拉、抓持、按压等操作,而手指可以部分进入胸腔,进行有限范围的触摸操作。 那么,在这种手术径路非常受限的情况下,医生该如何寻找、定位到目标结节呢? 由于这种毫米级别的结节尺寸很小,如果不是恰巧生长在肺组织的表面、可以“一望而知”的话,定位它们就可能成为一项颇有挑战的事情。 尤其是密度较低的磨玻璃结节,其质地与周围肺组织接近,甚至“浑然一体”,有时候即使依靠手指触摸的方法也难以找寻。 于是,医生们便想出各种办

    2022-07-12 点赞
  • 多发肺磨玻璃结节就比单发的严重吗?

    多发肺磨玻璃结节是指3个及以上的磨玻璃结节同时存在的情况。随着高分辨CT的逐渐普及,临床上可以观察到越来越多的此类患者。 绝大多数患者的病灶数量不超过十个,但逄医生曾经见过一名老年男性患者,双肺病灶多达50-60枚。 多发的磨玻璃结节通常大小不一,密度不均,可以是纯磨玻璃结节,也可以是混合型磨玻璃结节。 大多数表现为类圆形病灶,可以集中在某个肺叶或肺段区域,但通常比较分散,分布在不同侧或不同肺叶。 病灶可以位于肺组织表面,也可以位于肺组织的深部或肺门附近。部分结节可以表现出空泡、胸膜牵拉或分叶征等特殊形态特征。 从流行病学角度来说,女性、非吸烟患者更为常见,家族史倾向并不明显。 从CT影像学角度来看,“异质性”、“不均一性”是最为突出的特点,多个病灶同时存在,犹如一支“杂牌军”。 那么,多发磨玻璃结节是否比单发磨玻璃结节更加危险呢? 现有的临床资料和数据并不支持这种说法。实际上,已有的证据表明这些病灶各自“独立”,彼此之间并没有直接关系,也不存在由某个病灶转移、播散、“衍生”出其他病灶的这种情况。 它们之所以会出现大小、密度、形态等方面的不同,与病灶发生的早晚、所处的

    2022-07-07 点赞
  • 为什么许多肺磨玻璃结节的手术时机可以患者自己选?

    以磨玻璃结节(GGN/GGO)为CT表现的早期肺癌是当下肺癌最常见的临床类型,相当大比例的患者在健康体检时检出。 与传统意义上的肺癌不同,GGN型肺癌的疾病进展通常都非常缓慢,自然病史可以长达数年或十余年。 在如此之长的发展过程中,病灶可以稳定不变或慢慢变大、变密实,而且这些变化能够被薄层平扫CT检测、显示出来。 与此同时,肿瘤细胞发生局部侵袭或远处转移的可能性非常低。在直径小于2厘米或实性成分比例低于1/2的GGN患者中,极少发现淋巴结或远处器官转移的征象。 这就意味着GGN实际上是一种低风险型肿瘤,其发生发展的过程与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有相似之处,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把它当成一种不需要药物治疗的慢性病。 因此,当患者发现GGN时,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观察、随访、心理调适以及治疗决策的。 当碰到某些人生、生活方面的重要事件时,比如结婚生子、留学迁居等,对GGN的治疗干预往往也可以安全地推后、延宕。 在定期复查CT这一关键因素的保护下,假如监测到GGN发生明显增大、密度增高、实性成分变大等情况,再给予积极干预通常也不会影响治疗效果和患者预后。 因此,对于

    2022-07-01 点赞
  • 为什么胸腺肿瘤的患者术后要随访10年以上?

    胸腺肿瘤是一种少见的恶性肿瘤,现有的数据显示其发病率约为1.5/百万。 按照病理学分型,胸腺肿瘤可以分为胸腺瘤和胸腺癌。二者均起源于胸腺的上皮细胞,发生率约为4:1。 多数情况下,胸腺瘤的预后要优于胸腺癌,因为后者的生物学行为更具有侵袭性,更容易向远处器官转移。 更准确一些,无论是哪一种肿瘤,影响其预后的最主要因素是分期。 对于胸腺肿瘤来说,通常可以分为三个期别: 局限期:肿瘤局限在胸腺包膜内,没有侵犯周围组织。 区域期:肿瘤突破胸腺包膜,累及邻近器官或组织,比如心包、肺等。 播散期:肿瘤转移至远处脏器,比如骨、肝等。 期别越高,患者的预后也通常越差。 依据现有的统计数据,这三个期别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95%、78%和38%,合并总体生存率为71%。 当然,还有年龄、身体状况、基础疾病等多种因素同样可以影响患者的生存。 但是,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来,胸腺肿瘤的总体预后要比不少常见的其他部位肿瘤更好。 比如我们国家发病率较高的食管癌,5年总体生存率仅约15%-20%。 这就意味着胸腺肿瘤患者的生存期大部分可以超过5年时间,因此,患者的随访观察必然也不能仅限于5年

    2022-06-24 点赞
  • 胸膜侵犯与胸膜播散是一回事吗?

    肺癌的分期最为经典和应用最广的是TNM系统,这里“T”代表肿瘤本身情况,“N”代表淋巴结转移情况,“M”代表远处转移情况。这个分期体系中,N和M分期具有比较大的权重,有或无(阴性或阳性)对患者的分期影响很大。粗略地打个比方,如果把TNM比作一个国家的综合军力的话,T分期等同于常规武器,比如步枪、大炮、坦克等,N分期则相当于洲际导弹,而M分期则可以看成核武器。大体弄清楚这些有关肿瘤分期的基础知识后,我们一起来看看胸膜侵犯和转移的区别是什么。胸膜侵犯是指肺癌细胞侵袭到了肺表面的脏层胸膜,病理切片上以肿瘤破坏了脏层胸膜的弹力纤维板为标志。此时,肿瘤的T分期可以从T1升高到T2,就好像武器从步枪升级到了机关枪,也可以比作“鸟枪换炮”。这对患者的总体分期而言,升期效果并不太大,患者的预后因此受到的影响也不太显著。在CT图像上,贴近肺表面边缘的肿瘤理论上都有侵及胸膜的风险。但是值得注意的是,CT是无法准确判断是否存在胸膜侵犯的,病理切片检验才是诊断等级最高的“金标准”。胸膜播散则是指恶性肿瘤侵袭、突破了脏层胸膜,并且进一步转移到了胸膜腔里,即脏层胸膜和壁层胸膜之间的潜在腔隙。此时,肿瘤的M分期从M

    2022-06-14 点赞
  • 为什么重症肌无力的手术要一并切除胸腺周围脂肪?

    重症肌无力的发生原因和机制目前仍不完全明了,但是它与胸腺疾病,尤其是胸腺肿瘤之间的关系早已被临床经验所证实。大约30%的重症肌无力患者合并有胸腺肿瘤,而15%-30%的胸腺肿瘤患者会发生重症肌无力。对于合并胸腺肿瘤的肌无力患者,临床上常规推荐行全胸腺切除术,目的在于通过同时清除胸腺肿瘤和正常组织,消除胸腺细胞对肌无力发生、发展的促进作用,来达到控制病情的目的。那么,为什么胸腺切除的同时还需要清除其附近的脂肪组织呢?原因在于异位胸腺的存在,即在胸腺腺体之外的其他身体部位存在的微小胸腺组织。这种异位胸腺组织最常见的分布区域就是胸腺附近的脂肪组织,尤其是前上纵隔、颈根部的脂肪组织内。已有的研究证据表明,将这些散布在胸腺附近的异位胸腺组织一并清除可以最大限度地缓解重症肌无力患者的病情,控制症状、减少药物用量或缩短用药周期,部分患者甚至可以达到治愈效果。

    2022-06-10 点赞
暂无更多内容
暂无内容
逄旭光
简介:专长肺磨玻璃结节(GGN)、磨玻璃影(GGO)、肺结节及早期肺癌的精确诊断和微创手术治疗。亦擅长微创纵隔肿瘤手术治疗和微创食管癌根治性手术治疗。
内容数 50
|
粉丝数 181
去提问
去挂号
微信扫一扫 查看健康号主科普知识
二维码
确认退出?
退出之后将不会保存之前的记录

王建 主任医师

49个回答 · 56%回答率

一病多问 | 5 — 10位医生回复
问答规则及责任提醒
问答规则及责任提醒
提问需支付
追问
匿名
匿名后,您的个人信息将保密 ,图片仅医生可见
0 / 300
问答规则及责任

1、请您尽可能完善问题描述,以便医生能更全面细致地提供专业指导意见;

2、若问题提出后超出48小时无人回答,系统将自动退款;问题提出后一经医生回答,提问金将冻结,在问题完成时结算给医生,基于此情况下平台不予退款;

3、非定向提问(即一问多答形式),您可在问题提出72小时内,可对每一位医生的回答进行【有帮助】及【没帮助】评价,与平台一起不断提升医生的服务质量,在问题持续的48小时内随时可评价,评价不会影响问题状态;

4、定向提问(即提问某个指定医生),该医生首次回复24小时内,您可点击“免费问一次”进行追问;追问功能为医生额外提供的爱心服务,也可能存在不回答的情况;

5、若您提问内容涉及违反平台规范或相关法律法规,将作下线处理;

6、请勿在提问内容中提供或展示个人隐私信息,包含但不限于个人姓名、联系方式、住址等;

7、您在此确认并同意,微医有权对您在平台发布的公开的信息享有免费的、永久性的、不可撤销的、非独家的和完全再许可的权利,并许可微医使用、复制、改编、公开展示此等内容;

8、微医非常注重对您个人隐私的保护。我们将使用安全技术和相关程序保护您的个人信息不被未经授权的访问、使用或泄露;

9、医生回答仅供用户参考,不能被认为是医嘱、诊断证明或其他类似性质的文件;

10、医生回答内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对您在本平台之外与特定或不特定医生所进行的任何接洽行为之后果,不承担责任;

烦请您在使用提问前仔细阅读并确认完全理解以上声明的全部内容,最终解释权归微医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