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
  • 一病多问 (1)
  • 关注一种可治的遗传性共济失调

    COQ8A基因突变所致原发性辅酶Q10缺乏症4型一例表型及基因突变分析摘要目的:原发性辅酶Q10-缺乏症4型(COQ10D4)的主要特征是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小脑性共济失调,线粒体呼吸链功能障碍。临床常表现为早发性运动耐受不良、进行性小脑共济失调和运动障碍。COQ8A基因(OMIM*606980)突变是该病的致病基因。本研究中我们提供一例COQ8A基因复合杂合突变所致的小脑共济失调患者的临床及辅助检查特征。方法:对1例父母非近亲结婚的男性患者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排除获得性共济失调、Friedreich共济失调和动态突变所致的遗传性共济失调(SCAs及DRPLA)后,对患者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WES),然后应用一代测序确认变异位点。并在患者的无症状父母、两个兄弟和一个妹妹进行家系验证。结果:该患者为男性,31岁,表现为幼年起病的运动不耐受和进行性小脑共济失调,步态广泛,震颤,伴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便秘、小便失禁及勃起功能障碍)。血清乳酸水平升高,血浆辅酶Q10水平0.59μg/ml(正常范围:1.31±0.38μg/ml),头MRI显示明显小脑萎缩,脊柱X线显示胸腰椎侧凸。WE

    2020-09-02 点赞
  • 亨廷顿舞蹈病需要早期干预

    亨廷顿舞蹈病(Huntington Disease,HD)作为一种典型的遗传性运动障碍疾病,表现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大多于30-40岁发病,平均病程约为17-20年,主要为基底节和大脑皮层受累,尾状核萎缩,额叶皮层萎缩,侧脑室扩大,也有患者出现小脑皮层萎缩,小脑沟扩大,小脑蚓部萎缩或颞叶皮层萎缩。基于上述特征性的病理改变,HD患者主要表现为舞蹈样动作、进行性认知功能减退及精神异常,还可伴有共济失调、构音障碍和吞咽困难,病程为慢性进行性加重,患者逐步丧失工作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精神和行为异常可导致患者与社会完全隔绝,是一种严重致残性疾病,迄今仍缺乏针对性治疗。 HD最突出的临床表现为不自主运动,手舞足蹈、挤眉弄眼、撅嘴吐舌等,也是最容易被发觉的临床表现,HD患者出现运动症状一般被作为临床发病。然而,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情感精神症状、认知功能损害、睡眠及生物节律紊乱在疾病早期阶段十分常见,常发生于运动症状出现之前。运动前期患者中有33%到76%存在精神症状,这些精神症状常对自身及家庭生活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最常见的表现为抑郁、兴趣缺乏和消极行为,另外还有强迫症及冲动行为,这些会

    2020-04-30 点赞
  • 以震颤为首发症状的亨廷顿舞蹈病

    患者男,37岁,主因“双手震颤5年,加重伴头部及躯干晃动1年。” 于2013年3月就诊。患者5年前拿筷子吃饭时发现双手震颤,不影响日常生活未在意,症状持续存在,未诊治。近1年来患者肢体震颤明显加重,已不能从事日常工作(修理电脑),写字变形,与此同时患者出现头部及躯干晃动,走路时摇晃不稳,说话不连贯、断断续续、结巴,紧张时(如在思想受刺激、需要集中注意力用脑想问题时、被父母教训等)说话结巴及全身抖动症状加重,放松时抖动症状轻微,几乎不被察觉。近半年患者自觉记忆力下降,远期记忆好,近期记忆差,从前能做的事目前仍能完成。2013年3月就诊我院后一直给予口服氯硝西泮2mg QN,盐酸阿罗洛尔10mg BID(服药期间监测心率、血压无异常),全身颤动症状有所减轻,同时进行康复锻炼。 既往史及家族史:10年前自觉后颈部麻木,外院诊断为颈椎病,行牵引理疗,睡觉时去枕,自觉后颈部麻木感已明显减轻。5年前曾车祸追尾,外院诊断为脑震荡,否认当时有昏迷。近2年来患者常失眠,需服用安眠药,夫妻间经常争吵,并于2013年初离婚。病前患者一直从事电脑修理工作。患者为自幼抱养,家族遗传病史不详。大学文化程度。 查

    2020-04-30 点赞 1
  • 共济失调是遗传性痉挛性截瘫7型的常见临床特征

    遗传性痉挛性截瘫7型(HSP7)占到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痉挛性截瘫的第二位仅次于遗传性痉挛性截瘫11型,但目前为止中国大陆地区对该病的报道并不多。临床上常会遇到兼具痉挛性截瘫和共济失调表现的患者,这类疾病可以统称为痉挛性共济失调, HSP7是痉挛性共济失调一个很好的代表。HSP7通常表现为成年起病、缓慢进展的进行性下肢痉挛(平均发病年龄39岁,范围18-52岁),头核磁扫描常会发现轻度小脑萎缩,小脑萎缩在HSP7患者中可以占到57%,因此属于该病较常见的临床表现。 有报道,18.6%的既往未明确诊断的共济失调患者中发现了SPG7基因突变,HSP7患者起始症状可以仅表现为共济失调或表现为小脑萎缩合并轻微锥体束损害。SPG7基因突变在欧洲特发性小脑性共济失调患者中的比例为18.6-19.3%,是成年期起病的原因不明共济失调患者的病因之一,且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模式,因此疾病早期容易误诊为共济失调类疾病,即使在晚发性小脑性共济失调或疑诊多系统萎缩时也需要考虑该病的可能。

    2020-04-30 点赞
  • A545G(Y182C)错义突变是我国肢带肌营养不良2I患者的热点突...

    肢带型肌营养不良2I型(LGMD2I)是由福山素相关蛋白(FKRP)基因突变所致是一种以肢带肌无力为主要表现的遗传性骨骼肌疾病,我们报道9例中国大陆LGMD2I患者的临床、病理、核磁影像学及基因突变等特点。9例LGMD2I患者均为汉族且无家族史,相互间没有血缘关系,平均发病年龄8.7±5.3岁(2-19岁),平均病程为11±6年(2-24年),男女比例6:3,均表现为以下肢为主的肢带肌无力,其中6例出现腓肠肌肥大、4例翼状肩胛、3例脊柱强直、2例跟腱挛缩、3例运动后肌肉疼痛和2例出现肌红蛋白尿。血清肌酸肌酶平均6254±6327.8IU/L,5例患者行肌电图检查均为肌源性损害。9例患者均行骨骼肌病理活检,活检部位分别在肱二头肌(5例)、股四头肌(3例)和三角肌(1例),标本进行常规组织学、酶组织化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后者的第一抗体是抗肌萎缩蛋白(N、C 和 R)、肌聚糖蛋白(α、β、γ 和 δ)、Dysferlin、结蛋白、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1、CD4 T-辅助淋巴细胞、CD8 T-杀伤淋巴细胞、CD20 B-淋巴细胞、CD68巨噬细胞和抗膜攻击复合物抗体。7例患者行下肢骨骼肌核

    2020-04-30 点赞
  • 一例典型多系统萎缩病例

    患者女性,62岁。排尿障碍5年余,言语不清3年余,行走不稳1年余。 5年前患者出现尿急、尿频,逐渐出现尿失禁;3年前出现言语不清;1年多来右手持筷不稳,走路不稳,饮水呛咳,逐渐进行性加重;右下肢发僵、无力,时有头晕,易向后倒。2年来夜间梦呓、尖叫下,肢抽动动作。患者自20岁开始出现便秘,无高血压、糖尿病史。无家族史。首诊后1年之内多次复诊,主要临床症状为头晕。体位变化时加剧,其余症状进展缓慢,病情较稳定。期间反复就诊,患者的头晕症状有所缓解,但言语不清及步态不稳加重,需他人搀扶行走,转弯困难,尿失禁明显加重。复诊时自觉腰腹部无力,身体前屈,说话不清,吞咽费力。每次复诊时均详细记录患者卧立位血压以及心率。 神经系统检查:首诊:理解力、记忆力和定向力基本正常。轻度构音障碍,眼动各向充分,可疑不持续水平眼震。四肢肌力V级,右侧肢体肌张力高,右上肢肌张力呈轻度齿轮样增高,双下肢腱反射活跃。双侧Chaddock征(+)。右上肢姿势性动作性震颤,右侧联带动作少。指鼻、跟膝胫试验可见意向性震颤。姿势反射明显减弱。Romberg征睁闭眼均不稳。可自

    2020-04-30 点赞
  • A545G(Y182C)错义突变是我国肢带肌营养不良2I患者的热点突变

    肢带型肌营养不良2I型(LGMD2I)是由福山素相关蛋白(FKRP)基因突变所致是一种以肢带肌无力为主要表现的遗传性骨骼肌疾病,我们报道9例中国大陆LGMD2I患者的临床、病理、核磁影像学及基因突变等特点。9例LGMD2I患者均为汉族且无家族史,相互间没有血缘关系,平均发病年龄8.7±5.3岁(2-19岁),平均病程为11±6年(2-24年),男女比例6:3,均表现为以下肢为主的肢带肌无力,其中6例出现腓肠肌肥大、4例翼状肩胛、3例脊柱强直、2例跟腱挛缩、3例运动后肌肉疼痛和2例出现肌红蛋白尿。血清肌酸肌酶平均6254±6327.8IU/L,5例患者行肌电图检查均为肌源性损害。9例患者均行骨骼肌病理活检,活检部位分别在肱二头肌(5例)、股四头肌(3例)和三角肌(1例),标本进行常规组织学、酶组织化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后者的第一抗体是抗肌萎缩蛋白(N、C和R)、肌聚糖蛋白(α、β、γ和δ)、Dysferlin、结蛋白、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1、CD4T-辅助淋巴细胞、CD8T-杀伤淋巴细胞、CD20B-淋巴细胞、CD68巨噬细胞和抗膜攻击复合物

    2020-02-26 点赞
  • 小脑共济失调是痉挛性7型的典型症状

    遗传性痉挛性截瘫7型(HSP7)占到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痉挛性截瘫的第二位仅次于遗传性痉挛性截瘫11型,但目前为止中国大陆地区对该病的报道并不多。临床上常会遇到兼具痉挛性截瘫和共济失调表现的患者,这类疾病可以统称为痉挛性共济失调, HSP7是痉挛性共济失调一个很好的代表。HSP7通常表现为成年起病、缓慢进展的进行性下肢痉挛(平均发病年龄39岁,范围18-52岁),头核磁扫描常会发现轻度小脑萎缩,小脑萎缩在HSP7患者中可以占到57%,因此属于该病较常见的临床表现。 有报道,18.6%的既往未明确诊断的共济失调患者中发现了SPG7基因突变,HSP7患者起始症状可以仅表现为共济失调或表现为小脑萎缩合并轻微锥体束损害。SPG7基因突变在欧洲特发性小脑性共济失调患者中的比例为18.6-19.3%,是成年期起病的原因不明共济失调患者的病因之一,且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模式,因此疾病早期容易误诊为共济失调类疾病,即使在晚发性小脑性共济失调或疑诊多系统萎缩时也需要考虑该病的可能。

    2020-02-26 点赞
  • 一例典型多系统萎缩病例

    患者女性,62岁。排尿障碍5年余,言语不清3年余,行走不稳1年余。 5年前患者出现尿急、尿频,逐渐出现尿失禁;3年前出现言语不清;1年多来右手持筷不稳,走路不稳,饮水呛咳,逐渐进行性加重;右下肢发僵、无力,时有头晕,易向后倒。2年来夜间梦呓、尖叫下,肢抽动动作。患者自20岁开始出现便秘,无高血压、糖尿病史。无家族史。首诊后1年之内多次复诊,主要临床症状为头晕。体位变化时加剧,其余症状进展缓慢,病情较稳定。期间反复就诊,患者的头晕症状有所缓解,但言语不清及步态不稳加重,需他人搀扶行走,转弯困难,尿失禁明显加重。复诊时自觉腰腹部无力,身体前屈,说话不清,吞咽费力。每次复诊时均详细记录患者卧立位血压以及心率。 神经系统检查:首诊:理解力、记忆力和定向力基本正常。轻度构音障碍,眼动各向充分,可疑不持续水平眼震。四肢肌力V级,右侧肢体肌张力高,右上肢肌张力呈轻度齿轮样增高,双下肢腱反射活跃。双侧Chaddock征(+)。右上肢姿势性动作性震颤,右侧联带动作少。指鼻、跟膝胫试验可见意向性震颤。姿势反射明显减弱。Romberg征睁闭眼均不稳。可自行行走,但步基宽。复诊:理解力、记忆力和定向力基本正常

    2020-02-26 点赞
  • 亨廷顿舞蹈病需要早期干预

    亨廷顿舞蹈病(HuntingtonDisease,HD)作为一种典型的遗传性运动障碍疾病,表现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大多于30-40岁发病,平均病程约为17-20年,主要为基底节和大脑皮层受累,尾状核萎缩,额叶皮层萎缩,侧脑室扩大,也有患者出现小脑皮层萎缩,小脑沟扩大,小脑蚓部萎缩或颞叶皮层萎缩。基于上述特征性的病理改变,HD患者主要表现为舞蹈样动作、进行性认知功能减退及精神异常,还可伴有共济失调、构音障碍和吞咽困难,病程为慢性进行性加重,患者逐步丧失工作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精神和行为异常可导致患者与社会完全隔绝,是一种严重致残性疾病,迄今仍缺乏针对性治疗。 HD最突出的临床表现为不自主运动,手舞足蹈、挤眉弄眼、撅嘴吐舌等,也是最容易被发觉的临床表现,HD患者出现运动症状一般被作为临床发病。然而,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情感精神症状、认知功能损害、睡眠及生物节律紊乱在疾病早期阶段十分常见,常发生于运动症状出现之前。运动前期患者中有33%到76%存在精神症状,这些精神症状常对自身及家庭生活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最常见的表现为抑郁、兴趣缺乏和消极行为,另外还有强迫症及冲动行为,这些会干

    2020-02-26 点赞
  • 以震颤为首发症状的亨廷顿舞蹈病一例

    患者男,37岁,主因“双手震颤5年,加重伴头部及躯干晃动1年。”于2013年3月就诊。患者5年前拿筷子吃饭时发现双手震颤,不影响日常生活未在意,症状持续存在,未诊治。近1年来患者肢体震颤明显加重,已不能从事日常工作(修理电脑),写字变形,与此同时患者出现头部及躯干晃动,走路时摇晃不稳,说话不连贯、断断续续、结巴,紧张时(如在思想受刺激、需要集中注意力用脑想问题时、被父母教训等)说话结巴及全身抖动症状加重,放松时抖动症状轻微,几乎不被察觉。近半年患者自觉记忆力下降,远期记忆好,近期记忆差,从前能做的事目前仍能完成。2013年3月就诊我院后一直给予口服氯硝西泮2mgQN,盐酸阿罗洛尔10mgBID(服药期间监测心率、血压无异常),全身颤动症状有所减轻,同时进行康复锻炼。 既往史及家族史:10年前自觉后颈部麻木,外院诊断为颈椎病,行牵引理疗,睡觉时去枕,自觉后颈部麻木感已明显减轻。5年前曾车祸追尾,外院诊断为脑震荡,否认当时有昏迷。近2年来患者常失眠,需服用安眠药,夫妻间经常争吵,并于2013年初离婚。病前患者一直从事电脑修理工作。患者为自幼抱养,家族遗传病史不详。大学文化程度。 查体:神

    2020-02-26 点赞
  • ¥68  核磁共振显示双额叶部分脑沟稍增宽加深,这是什么病?该怎么办?严重吗?我今年52岁。谢谢各位医生!

    ... 10 人已抢答 围观 206
暂无更多内容
暂无内容
张麟伟
简介: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曾在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及休斯顿Methodist医院任访问学者。专长:共济失调、痉挛性截瘫、舞蹈病、肌营养不良,多系统萎缩、头晕头痛、脑梗塞、脑出血、睡眠障碍,焦虑抑郁、记忆力减退等疾病。在《Cerebellum》《BMC Neurology》《中华神经科杂志》等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论文。承担吴阶平医学基金及中日医院院级课题,参与多项省部级课题。带教北中医及北医临床实习
内容数 11
|
粉丝数 35
去提问
去挂号
微信扫一扫 查看健康号主科普知识
二维码
确认退出?
退出之后将不会保存之前的记录

王建 主任医师

49个回答 · 56%回答率

一病多问 | 5 — 10位医生回复
问答规则及责任提醒
问答规则及责任提醒
提问需支付
追问
匿名
匿名后,您的个人信息将保密 ,图片仅医生可见
0 / 300
问答规则及责任

1、请您尽可能完善问题描述,以便医生能更全面细致地提供专业指导意见;

2、若问题提出后超出48小时无人回答,系统将自动退款;问题提出后一经医生回答,提问金将冻结,在问题完成时结算给医生,基于此情况下平台不予退款;

3、非定向提问(即一问多答形式),您可在问题提出72小时内,可对每一位医生的回答进行【有帮助】及【没帮助】评价,与平台一起不断提升医生的服务质量,在问题持续的48小时内随时可评价,评价不会影响问题状态;

4、定向提问(即提问某个指定医生),该医生首次回复24小时内,您可点击“免费问一次”进行追问;追问功能为医生额外提供的爱心服务,也可能存在不回答的情况;

5、若您提问内容涉及违反平台规范或相关法律法规,将作下线处理;

6、请勿在提问内容中提供或展示个人隐私信息,包含但不限于个人姓名、联系方式、住址等;

7、您在此确认并同意,微医有权对您在平台发布的公开的信息享有免费的、永久性的、不可撤销的、非独家的和完全再许可的权利,并许可微医使用、复制、改编、公开展示此等内容;

8、微医非常注重对您个人隐私的保护。我们将使用安全技术和相关程序保护您的个人信息不被未经授权的访问、使用或泄露;

9、医生回答仅供用户参考,不能被认为是医嘱、诊断证明或其他类似性质的文件;

10、医生回答内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对您在本平台之外与特定或不特定医生所进行的任何接洽行为之后果,不承担责任;

烦请您在使用提问前仔细阅读并确认完全理解以上声明的全部内容,最终解释权归微医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