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萎缩性胃炎验案一则
慢性萎缩性胃炎验案一则 张XX,男,69岁,2017年9月16日初诊:患者2017年8月中山医院胃镜检查示:慢性萎缩性胃炎,HP(+),病理切片示:胃窦部,慢性炎症(++),活动性(++),萎缩(+++),肠化(+++),异型增生(-)。现症:胃痛,胃胀,嗳气,厌食生冷。食欲一般,大便日2次,不成形,小便尚可,腰酸,夜尿较多,每晚3次,夜寐一般,夜寐口干较明显。舌红黯,苔黄白厚腻。右脉弦紧,左脉弦紧稍细数。 病:慢性萎缩性胃炎,辨证:肝木克土,中焦不畅 方:川桂枝6生白芍12炙甘草6蒲公英30小川连6制厚朴6桑寄生15制半夏6白茯苓12陈皮6枳实6淡竹茹9陈木瓜12炙鸡内金9佛手6象贝母9一枝黄花15半枝莲15白花蛇舌草15。7剂。 2017年9月26日二诊:胃痛明显好转,喜太息,嗳气少许,胃胀已少。食欲改善,大便日2次,成形好转,小便尚可,腰酸好转,夜尿每晚2次,夜寐改善,夜寐口干已不明显。咽中有痰感。舌红稍黯,苔白稍厚腻。右脉弦紧,左脉弦紧稍细数。 方:9月16日方加合欢皮15,广藿香15,前胡9。14剂。 之后在初诊方基础上加减治疗一月
小儿过敏性湿疹验案一则
小儿过敏性湿疹验案一则 熊XX,男,6岁 2019年6月27日初诊:自小发奶癣,3岁时有哮喘病史,后经治疗好转。从小2、3个月时就开始发过敏性湿疹,对尘螨,海鲜等多种蛋白质过敏,至今6岁皮肤已经变得干燥,粗厚,瘙痒难耐,尤其是四肢肘膝踝等关节折缝处更加严重。口干,舌红苔黄厚腻,舌尖红,稍水滑。胃纳可,大便稍干,小便淋漓不尽。夜寐一般,受到瘙痒影响。 病:小儿过敏性湿疹 辨证:湿热化毒 治法:凉血清热,利湿解毒 处方:荆芥9防风6白芷6生地榆9炒槐花9芦根15白茅根12银柴胡6软滑石12生甘草9金银花9制乌梅6石斛15柴胡9淡黄芩9赤芍12北沙参12丹皮6凌霄花9生地9。七剂。 2019年7月9日二诊:口干好转,皮肤仍瘙痒、粗厚,干燥略有好转。舌红苔黄腻,舌尖红,厚略减。近期略有发热38.2℃,咳嗽,胃纳一般,大便稍干,小便淋漓不尽,夜寐一般。 处方:6月27日初诊方去滑石、生甘草,加浙贝母15板蓝根6蒲公英15。七剂。 2019年7月18日三诊:皮肤转润泽,痒尚有,粗糙厚好转。胃纳一般,大便不爽畅,小便改善。夜寐不佳,舌红苔黄腻。 处方:6月27日方去柴胡、黄芩、制乌梅,加薏苡仁15苦
日照性皮炎(日光性皮炎)验案一则
日照性皮炎验案一则 日照性皮炎,亦称日光性皮炎,晒斑,为正常皮肤经暴晒后产生的一种急性炎症反应,表现为红斑、水肿、水疱和色素沉着、脱屑。本病春末夏初多见,好发于儿童、妇女、滑雪者及水面工作者,其反应的强度与光线强弱、照射时间、个体肤色、体质、种族等有关。本病的作用光谱主要是UVB(户外紫外线),正常皮肤经紫外线辐射使真皮内多种细胞释放组胺、5-羟色胺、激肽等炎症介质,使真皮内血管扩张、渗透性增加。 春夏季节日晒数小时至十余小时后,在曝光部位出现境界清楚的红斑,鲜红色,严重者可出现水疱、糜烂;随后红斑颜色见变暗、脱屑,留有色素沉着或减退。自觉烧灼感或刺痛感,常影响睡眠。轻者2~3天内痊愈,严重者一周左右才能恢复。个别患者可伴发眼结膜充血、眼睑水肿。日晒面积广者,可引起全身症状,如发热、畏寒、头痛、乏力、恶心和全身不适等,甚或心悸、谵妄或休克。 本案患者发病情况较剧,经较强户外光线照射后发病,经多方治疗,数月后面部皮肤仍然干痒烫不适。笔者经一次治疗
咽炎并非皆是火,辨证论治要分清
医话一则:咽炎并非皆是火,辨证论治要分清 咽炎是西医病名,中医古代有喉痹之类的称呼比较类似,因为大家对于咽炎比较熟悉,所以也不刻意追求中医病名,关键在大家好理解。 咽炎是咽部粘膜,粘膜下组织的炎症,常为上感的一部分。依据病程的长短和病理改变性质的不同,分为急性咽炎,慢性咽炎两大类。 毕竟这里大多数坛友并非专业医生,因此我们这里谈,就是专注于,咽部各种不适为主,轻则咽部干痒痛,重则增生,有些还有咽部吞咽不下感。 此处结合三例自己的临床医案,谈谈个人从中医角度对于咽炎三类不同情况的分类和治疗, 案一:某男,32岁,初诊:K歌饮白酒后痰湿内盛,咳嗽月余,咽喉干痒痛不适,咽部红肿充血较为明显。舌红苔薄白略黄。右脉脉滑稍数,左脉浮数,稍滑,尺稍弱。 病:急性咽炎,辨证:风热外袭,痰湿内盛。治以利咽止咳,疏风化痰。桑蝉汤加减。 方:桑叶9,蝉衣6,牛蒡子9,陈辛夷6,全瓜蒌12,象贝母9,苏子9,杏仁9,前胡6,桔梗6,生甘草4.5,制川朴5,鱼腥草18,芦根(去节)18,银花9,连翘9。七剂。药后回访自述七剂后咽中干痒痛已除,咳嗽也大为改善,嘱无需再服药了,注意天气变化即可。 按:此例乃是外因与
信息加工与中医复杂系统研究
信息加工与中医复杂系统研究 20世纪60年代后,随着计算机的产生、控制论和信息论的出现,认知被引进到了人工智能领域,并最终促成了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诞生,认知一词的意义逐渐发生了变化。现代认知心理学家将信息加工、整合过程与人类的认知过程联系起来,创造了一种新的研究人类认知活动的方法——信息加工论。他们认为人的一切行为受其认知过程的制约。所以,他们主张通过研究认知活动本身的过程与结构,揭示人类心智的本质。从此,认知与信息学有了不可分割的联系。 微观还原论思想主导下的西方医学,侧重于寻找明确的致病因素(“打开黑箱”),通过解决致病因素来治疗疾病;宏观系统论思想主导下的传统中医学,则侧重于寻找能缓解或治愈疾病各种症状的药物(“不打开黑箱”),通过解决症状来治疗疾病。 中西医对人体这个开放复杂巨系统进行研究时,遵循两种不同的医学思维模式,各有各的认识角度和方法。中医多运用宏观系统论的思想,更重视“阴阳自和”的自组织机制,从而维护机体的有序状态。中医多从宏观分析、多为定性的非线性描述,相对而言重逻辑思辨轻物质实体。西医多运用分析还原的方法,习惯从微观着手,主张定量描述,侧重于对具体细节的研究,更重视
慢性萎缩性胃炎之我见(三)
CAG从中医辨证论治而言多有脾胃虚寒、痰热内扰、胆胃不和等情况,温中解毒汤全方以桂枝汤合黄连温胆汤为主,温中焦健脾胃配合理气化痰、清胆和胃等法治疗切合CAG的病机。而黄连、蒲公英、白花蛇舌草、半枝莲、一枝黄花等有明显中药药理学证据支持的药物,可以有针对性地解决CAG的胃镜病理形态学变化,更是十分重要。本方在坚持中医辨证论治核心思想的基础上结合西医胃镜病理微观辩证,对于临床探索“中医为本,西医为用”的治疗理念亦有一定借鉴意义。
慢性萎缩性胃炎之我见(二)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一种顽固性疑难病症,也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由于其与胃癌发生有着密切关联,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将其定为癌前病变。CAG的发生演变规律多为“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胃癌”,伴有异型增生时癌变率更高。CAG的确诊关键靠胃镜与病理诊断,尤其是病理诊断,相关病理主要针对5种形态学变化:Hp感染、萎缩、肠化、慢性炎症、活动性,现在很多还包括异型增生。我国从大规模采用纤维和电子胃镜检查以来,CAG检出率占总受检人数的7.5%~13.8%。
慢性萎缩性胃炎之我见(一)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AtrophicGastritis,CAG)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是胃黏膜上皮受到反复损害以致胃内固有腺体萎缩减少的一种慢性胃部疾病。[1]临床上,CAG以胃胀、嗳气、痞闷、胃脘痛、食欲降低等为常见症状,属于中医“胃痞”“虚痞”“痞满”“胃痛”“嘈杂”等范畴。有证据支持,幽门螺旋杆菌(H.pylori,Hp)感染是CAG最重要的发病原因,由于饮食不慎,Hp易于反复感染。CAG患者中部分伴有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上皮内瘤变),其每年癌变率约0.5%~1%,属临床疑难杂症。[1]因此如何治疗胃癌癌前病变已成为临床防治胃癌的重要环节。我们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发现,中医药治疗可改善CAG患者的临床症状、修复胃黏膜、恢复受损腺体功能、抑制肠上皮化生等,
版权所有:杭州微医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浙B2-20200356 浙卫(03)网审[2014]015号 (浙)-经营性-2014-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