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
  • 一病多问 (7)
  • 肥胖是病么?

    1.什么是肥胖?   体内脂肪积聚过多的一种状态。一般多伴随多种代谢紊乱。目前多以体质指数BMI>24(超重),>28作为肥胖切点。腰围>90cm(男)女>8 0cm(女)也符合肥胖标准。2.肥胖是病么?   肥胖属于代谢疾病。因为肥胖可导致各种代谢紊乱或增加其易感性。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痛风,月经紊乱,男性功能减退,心脑血管疾病,睡眠呼吸暂停,关节磨损等等。因此必须降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所以没有健康的胖子。3.肥胖的原因是什么?    肥胖与遗传和环境因素相关。有糖尿病和肥胖家族史都会明显增加肥胖的发生。目前的生活方式,如快餐,少运动,含糖饮料,少睡眠,烟酒嗜好等,都是导致肥胖的重要因素。4. 如何减重?    需要到正规医院就诊,通过验血等检查评估肥胖性质和程度,进而制定减重方案。5. 减重就是少吃多动么?     不是。减体重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需要调解饮食,戒除不良饮食习惯,但并非是长

    2021-10-31 点赞
  • 糖尿病并发症有哪些?

    糖尿病是慢性疾病,最终由于出现并发症而损害健康甚至死亡。糖尿病并发症包括:急性并发症,如酮症,感染等。慢性并发症,如心梗,脑梗,神经病变,糖尿病足等。具体如下:急性并发症:1.感染:常见部位如反复肺炎,肺结核,泌尿系感染,皮肤感染(疖痈)等,也包括不常见部位的感染,如肝脓肿,肾周脓肿,颅内感染等,可以仅表现为不明原因发热。根本原因即为血糖控制不佳。2.酮症。表现为极度口干,恶心呕吐等症状。为血糖控制不佳导致酮体蓄积,酸中毒,严重甚至可导致死亡。慢性并发症:1.心血管疾病。主要为心梗。心梗中约60-80%由糖尿病患者发展而来。2.脑血管疾病。主要为脑梗。脑梗中约50%由糖尿病患者发展而来。3.神经病变。表现为四肢麻木刺痛。4.视网膜病变。表现为视物模糊,甚至失明。5.肾脏病变。表现为肾功能减退,蛋白尿,最终发展为尿毒症,需透析治疗。6.糖尿病足。由下肢血管阻塞,神经病变及感染共同作用而成。可造成足部发黑,疼痛冰冷,伤口不愈,最终导致截肢。7.口腔病变。反复牙痛,牙周炎,牙齿脱落。8.皮肤病变。皮肤暗沉,红斑,色素沉着增多。9.情绪变化。烦躁易怒,睡眠不佳等。以上列举为糖尿病常见并发症,实

    2021-08-22 点赞
  • 无糖食品可以吃么?

    很多糖尿病人专门挑选无糖食品,认为这类食品不会升高血糖,可以尽情享用。这是不正确的。首先,无糖食品只是不添加“糖”,包括白砂糖,蔗糖等,但食品本身多数为淀粉,最终会转化为“糖”。其次,无糖食品仍有较高能量,食用后仍可升糖或导致体重增加。正确的方法为,可以将无糖食品放入主食计算。除三次正餐之外,糖尿病人不建议再添加零食。因此,无糖食品仍不能随心所欲。

    2021-06-22 点赞
  • ¥128  本人母亲患糖尿病,本人在妊娠后期也患妊娠期糖尿病,由于体检检测出,空腹血糖正常偏高。我的个人饮食习惯特别不好,喜欢吃肉,喝饮料,吃甜食,叫外卖。今天去新华医院进行糖耐测试,结果如附件所示。 各位医生,请问1.我这个目前属于不属于糖尿病。我才30岁。2.我这个情况如果用好的生活方式,能不能逆转。回到正常人的血糖标准。3.我的饮食要注意些什么。4.我这个情况多大概率,多久会演变成糖尿病。

    ... 15 人已抢答 围观 246
  • ¥128  本人34岁,体重48kg,无多囊卵巢综合症,甲状腺功能正常。因备孕,去年八月份至今共做了4次OGTT,分别是去年8月、9月、11月和今年4月。前两次未服药测试,第三次服用“比格列二甲双瓜”1个月后测试,第四次服用“盐酸二甲双瓜”1个月后测试。请问: 1.我这四次的血糖和胰岛素分泌似乎差别挺大,第四次到底是好了?严重了?还是没什么变化? 2.结合这几次测试结果,我是否属于2型糖尿病患者? 3.针对您对我病情的诊断,还应该做哪些检查来明确病因? 4.近半年内我体重下降了10斤,近一个月也进行了饮食控制,但餐后三小时有点低血糖,在饮食和运动方面有哪些建议?

    ... 12 人已抢答 围观 209
  • ¥128  体检做甲状腺B超显示甲状腺弥慢性病变,已是15年的甲减患者,弥慢性病变是什么病

    ... 11 人已抢答 围观 197
  • ¥128  2020年下半年体重突然降低,人消瘦容易饿另外睡不着。2020年7月21日在香港检查出甲亢:T3:18.4,T4:33.7,TSH:0.01。看专科医生开药CARBIROID,吃药至今。中间因为TSH高停药三天眼睛不适感很重又恢复用药。效果不明显。现在甲亢突眼和睡眠一直没改善。请问jiexialairuhezhiliao

    ... 12 人已抢答 围观 245
  • ¥128  多囊卵巢 身高153,体重62kg, 腹部偏胖,33岁女 ,已婚未育。询问是否是糖尿病。

    ... 16 人已抢答 围观 262
  • ¥128  4.7检测出甲亢➕甲状腺癌可能性,医生要求全切甲状腺,并开了药。下周要求做手术全切。 4.8换了医院做了彩超,甲状腺ca大概率➕桥本甲状腺炎 第二位医生建议可以随访。出现严重结节增大或严重问题后,再考虑切。 目前正在吃第一个医生开的药(如图),想咨询是否有长期调理,不立刻全切的可能性,患者本人不想立刻全切。(因为感觉自己还年轻,不想立刻失去甲状腺一辈子吃药) 如果优先治疗桥本甲状腺炎,不立刻全切是否会对生命造成危险。 此外是否有通过调理,让桥本甲状腺炎缓解,就算开刀也不用全切甲状腺的可能性。

    ... 11 人已抢答 围观 244
  • 关于更年期的困惑

    更年期是每个女性的必经阶段,由于表现各异,也带来很多烦恼和困惑。1. 更年期要处理么?    更年期是一个生理性阶段,不算疾病,为什么要处理?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    更年期由于激素下降,会引起一系列的改变,也就是说,更年期不仅是生殖系统疾病,更是全身的变化,对更年期的干预,目的是为了保护靶器官,提高生活质量。 2.   更年期使用激素会增加肿瘤风险么?       更年期由于激素变化剧烈,本身就是肿瘤的高发阶段。合理使用激素,不会增加肿瘤风险,反而获益大于风险。3.   更年期治疗的目的是什么?       首先可以改善症状,大大提高生活质量。更重要的是保护重要器官(如心脏,骨骼等),延长寿命。4.   更年期要持续多久?治疗多久?      持续时间和临床表现因人而异,因此治疗方案和疗程也是各有不同。服药从几月到几年不等。5.   如何看更

    2021-04-06 点赞
  • 胰岛素问答

    1.胰岛素会成瘾么?   不会。2.打了胰岛素,就要打一辈子么?   不会。    是否注射胰岛素根据具体病情决定,胰岛素也可以短期注射。3.胰岛素是最安全的降糖药?    目前降糖药都很安全,合理选择都不会造成不良影响。4. 胰岛素是最好的降糖药?     不是。     胰岛素只是降糖药的一种,具体降糖方案的选择是根据病情决定的,不存在哪种“最好”。5. 打胰岛素就不需要吃药。     不是。     打针和吃药是从不同机制降血糖,可以相互补充,不能相互替代。6. 一天打一针胰岛素最好。     不是。     打几次胰岛素由病情决定。7.  打完胰岛素一定要吃饭。     不一定。     长效和中效胰岛素注射后不需进餐。8.  胰岛素泵可以替代

    2021-03-16 点赞
  • 为什么医生说的都不一样?

    很多病人在就医时会有这样的困惑:不同的医生,说法不一样,怎么办?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以糖尿病为例:病人遇到不同的医生,就会给出不同的方案,让病人无所适从。 原因在于: 1、糖尿病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疾病,目前病因不清,机制不详,表现千差万别。即使目前的诊疗指南也没有统一的方案。 2、医生对于疾病的认识存在不同角度,不同理念和不同观点,这些就反应在一个具体治疗方案的不同。 那么对于病人该如何应对? 1、了解自己的病情,尽可能地学习一些相关知识,这样,才有分辨和选择的能力。 2、疗效是鉴别和选择医生的最佳标准。对于糖尿病来说,血糖持续、平稳下降,并发症得到一定程度控制和缓解就是评估疗效最好的指标。 病人在就医时要尽可能地解决自己的问题,多学习思考,做一个聪明的病人,学会看病,学会选择医生和治疗方案。

    2021-02-24 点赞
  • 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人必须知道的名词

    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病人,来就诊时问他:血糖控制如何?回答:挺好。问:血糖多少?答:不大测。问:糖化血红蛋白多少?一脸茫然:什么是糖化血红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是糖尿病人必须知道的名词,反应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是血糖控制的金标准。很多病人不理解:测了手指血糖,为什么还要测糖化血红蛋白?因为测手指血糖是一个点,而糖化血红蛋白则是一个面。透过一个点,不可能全面反映血糖控制情况。好比一个好学生,偶尔也可以考60分,一个差学生也可以偶尔考到80分,不能单从一次考试来评判学生的优劣。将一学期的成绩平均下来,这个数字就可以说明一个学生水平。这一学期的平均分就是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就是糖尿病人的成绩单。糖化血红蛋白如何检测?只需抽血即可,不需空腹。推荐病人每3-4个月左右检测一次糖化,糖化<7.0就可以被评为血糖控制达标。          

    2021-02-23 点赞
  • 什么是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是最常见的骨代谢疾病,主要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  多数骨质疏松与年龄有关,可以理解为骨骼的衰老。多出现在绝经后女性,或60岁后男性。 2.  常见症状为腰酸背痛,抽筋,身高缩短等。 3. 不典型易被误诊的症状包括:手指关节胀痛(误以为风湿),足跟/脚趾酸痛(误以为痛风),牙齿松动或下颌关节不适(就诊口腔科)等。 4. 骨质疏松最严重的后果是骨折,治疗的目的是防止骨折发生和改善症状,保持骨骼功能。 5.  治疗并非以提升骨密度为唯一目的,因此不必纠结每次复查的骨密度没有提升。 6.  治疗骨质疏松并不是单纯补钙。骨质疏松也不是单纯缺钙的疾病。 7.  治疗过程中需要定期随访,以及时调整方案。 7.  预防骨质疏松最好的方法是年轻时多做运动,提升骨峰值。年老也应适当维持一定活动。久坐就会导致骨骼强度下降。

    2021-02-10 点赞
  • 看糖尿病就是开药么?

    很多病人认为:糖尿病看不好,就是吃药,来开药就可以了。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每次来看病,不仅是开药,需要包括以下内容: 1、向医生汇报近期血糖情况,让医生了解、判断血糖控制水平; 2、向医生提出近期遇到的问题:如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哪里不舒服?等等,通过医生的解答来增加自己对糖尿病的知识; 3、医生调整治疗方案;根据血糖和具体病情调整,绝不是一个方案用到底,一成不变; 4、医生指导下一步的注意事项。 5.  每次看病都是提交血糖——调整方案———再测血糖——再调整方案的过程。 很多病人之所以觉得看病就是开药,很大程度是因为自己没有做好功课,来医院面对医生,不知如何交流,不提供血糖资料,不知道向医生请教什么问题,甚至连自己吃什么药都不知道。这样一来,就白白浪费了每次与医生交流的机会。 应该说,重视疾病,学会看病,而不是完全依赖医生,才是对自己最为有利的就医态度。

    2021-02-06 点赞
  • 月经十问

    1.什么是月经?女性子宫内膜每隔一个月左右发生一次自主增厚,血管增生、腺体生长分泌以及子宫内膜脱落并伴随出血的周期性变化。这种周期性阴道排血或子宫出血现象,称月经。2.什么是正常月经?表面看,正常月经包括:时间正常:每次约28-30天一个周期,每次流血平均4-6天。量正常:一次月经的流血总量约20--60ml。深层次看,正常月经要有正常水平的激素和排卵。3.何为月经量多?量少?经量少于20毫升为月经过少。若一个周期卫生巾<5片,基本可确定月经过少。如果经量超过80-100毫升为月经过多。一般一个周期卫生巾使用可达20-30片以上,多伴有血块,长期月经量过多,往往会导致贫血。4.如何计算月经‘第几天’?医生往往会问:月经第几天?这个是以流血的第一天作为月经的起始(第一天)来计算的。比如:1月1号来月经,1月12号就是月经第12天。5.查性激素是月经第2-5天最准么?不是。根据需要,不同的时间表示不同的意义,可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抽血时间。6.月经很规律就说明生育没问题?不是。生育需要有健康的卵子和正常水平的激素,规律的月经并不能保证说明这两点一定是好的。7.结婚后,要生育了再调月经不晚。不

    2021-02-02 点赞
  • 糖尿病人如何测血糖?

    测血糖是糖尿病人必须掌握的技能。 1. 使用血糖仪测手指血糖,一般不需抽血。 2. 建议每天测血糖,对于血糖控制良好的患者,可以放宽至每2-3天测一次血糖。 3. 测血糖的时间建议散开,不要只测空腹血糖,任何一个时间都可以测。即记录的血糖越分散,覆盖的时间越广泛越好。 4.  不需要一定餐后2小时测血糖,餐后任何时间均可测血糖。 5.  把血糖记录好,每次就诊一定要带给医生,医生根据血糖来调整用药。 6. 对于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建议同时记录进餐内容,以分析原因。

    2021-02-01 点赞
  • 内分泌科都看什么病?

    很多人不清楚内分泌科是看什么的,这里给大家做个科普。 1.糖尿病:这是内分泌最常见的疾病; 2.甲状腺疾病:包括所有和甲状腺功能、形态相关的疾病。如:甲亢、甲减、甲状腺结节、甲状腺肿大等等; 3.骨代谢疾病:最常见的就是骨质疏松,还包括其他不明原有的骨痛、畸形;有些疾病比较隐匿,可能以听力渐退、头痛等为主要症状; 4.生殖系统:女性月经不调、排卵障碍、男性/女性更年期状态、男性乳腺发育、第二性征发育不良、假两性畸形、不孕/育等等; 5.肥胖:肥胖不仅是‘不好看’,更是一种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健康,必须进行处理和干预的问题; 6.垂体疾病:表现多样,如身高异常增高、手足过大、皮肤油腻、视野缺损等等;凡是进行过头部、颈部放射治疗的,都必须进行内分泌随访,警惕放射对腺体的损伤; 7.肾上腺疾病:异常肥胖,难治性高血压、生殖器发育异常等等均有可能为肾上腺疾病; 8.电解质的异常紊乱:严重的低钾、低钠、低/高钙,不明原因反复结石等等; 9.儿童的不良生长、发育:矮小、早熟、肥胖、无月经等等; 10.凡是进行过内分泌腺体手术,如甲状腺、肾上腺切除,均需长期内分泌随访,监测激素水

    2021-01-30 点赞
  • 甲状腺结节怎么看?

    现在很多人都会在体检中发现甲状腺结节,或者弥漫性病变,发现这些问题接下来该怎么做呢?1.  发现结节需要就诊内分泌科,评估结节性质和功能。2.一般需要做甲状腺功能和甲状腺超声检查。3.绝大多数甲状腺结节为无功能良性结节。4.  对于可疑结节,一般需要穿刺检查,明确性质。穿刺检查不会导致肿瘤扩散,不需过分担心。5. 如果穿刺确定为恶性结节,一般需要转给外科手术治疗。6. 甲状腺弥漫性病变多为慢性甲状腺炎表现,一般不需特殊处理。7.  甲状腺结节或甲状腺炎定期随访即可,一般半年左右复查超声和甲状腺功能。8. 甲状腺结节或甲状腺炎,都不需要忌碘,海鲜和有碘盐可以正常食用。

    2021-01-29 点赞 1
  • 糖尿病人应该具备的好习惯

    1、加强学习糖尿病不仅是医生的事情,更是病人自己的事情。通过看病、与医生沟通,病人可以学到很多糖尿病知识。对糖尿病了解越多,血糖才能控制的越好。2、选择相对固定的医生糖尿病是终生性疾病,因此需要终生与医生打交道。因此,选择一个相对固定的医生对于病人长期诊治的益处就显而易见。病人和医生相对熟悉,沟通更顺畅,医生了解病人的特点,用药也更有把握。久而久之,医生和病人更多成为了朋友。而有的病人,随机就诊,医生必然要每次详细问诊,很多病人不理解,反到造成误解和麻烦。3学会与医生沟通 很多病人就诊,不能清楚明确地讲述自己的病情,不能将自己面临的问题准确地反应给医生;或者,更有甚者认为我不说医生就应该知道。这些都是不对的,最后影响的是病人自己的就诊质量。病人首先要了解自己的病情:何时患病,服用哪种药物,各种指标如何等等。能够达到这样的程度,就需要病人做到第一点:加强学习。否则,医生和病人就很难沟通,医生的话你不能理解甚至理解偏差,问题也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4、学会整理自己的资料 糖尿病是终生性疾病,需要终生管理。患者不同时期所做的化验单、检查及住院资料都代表着疾病的发展和转归。这些资料对于分

    2021-01-29 点赞
暂无更多内容
暂无内容
李虹
简介:擅长擅长糖尿病、肾上腺、甲状腺疾病及骨质疏松的诊治。
内容数 17
|
粉丝数 1.5k
去提问
去挂号
微信扫一扫 查看健康号主科普知识
二维码
确认退出?
退出之后将不会保存之前的记录

王建 主任医师

49个回答 · 56%回答率

一病多问 | 5 — 10位医生回复
问答规则及责任提醒
问答规则及责任提醒
提问需支付
追问
匿名
匿名后,您的个人信息将保密 ,图片仅医生可见
0 / 300
问答规则及责任

1、请您尽可能完善问题描述,以便医生能更全面细致地提供专业指导意见;

2、若问题提出后超出48小时无人回答,系统将自动退款;问题提出后一经医生回答,提问金将冻结,在问题完成时结算给医生,基于此情况下平台不予退款;

3、非定向提问(即一问多答形式),您可在问题提出72小时内,可对每一位医生的回答进行【有帮助】及【没帮助】评价,与平台一起不断提升医生的服务质量,在问题持续的48小时内随时可评价,评价不会影响问题状态;

4、定向提问(即提问某个指定医生),该医生首次回复24小时内,您可点击“免费问一次”进行追问;追问功能为医生额外提供的爱心服务,也可能存在不回答的情况;

5、若您提问内容涉及违反平台规范或相关法律法规,将作下线处理;

6、请勿在提问内容中提供或展示个人隐私信息,包含但不限于个人姓名、联系方式、住址等;

7、您在此确认并同意,微医有权对您在平台发布的公开的信息享有免费的、永久性的、不可撤销的、非独家的和完全再许可的权利,并许可微医使用、复制、改编、公开展示此等内容;

8、微医非常注重对您个人隐私的保护。我们将使用安全技术和相关程序保护您的个人信息不被未经授权的访问、使用或泄露;

9、医生回答仅供用户参考,不能被认为是医嘱、诊断证明或其他类似性质的文件;

10、医生回答内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对您在本平台之外与特定或不特定医生所进行的任何接洽行为之后果,不承担责任;

烦请您在使用提问前仔细阅读并确认完全理解以上声明的全部内容,最终解释权归微医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