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
  • 「二胎时代」家庭的发展和成长

    01 “你怎么不再生一个孩子,一个孩子多孤单啊?”  “你有一个女儿,怎么不再生一个儿子凑一个 ‘好’ 呢?     随着“单独二胎”政策的实施,再要个孩子仍是人们热议和关注的话题。     许多父母正筹划着再要个孩子。可是家中独子抗拒父母生二胎的新闻却接连爆出:诸如离家出走、不想上学、要扔掉未来的弟弟妹妹等抗议行为时有发生。也不乏担心父母的爱被剥夺,与弟弟妹妹不断发生冲突,老大出现心理问题的报道。     那么我们是否有去和家中独子沟通问问他(她)的感受?是否想过,我们真的准备好了吗?随着二孩的到来,我们的家庭结构发生变化,我们是否可以适应和协调好家庭成员关系······ 今天我想从家庭治疗的角度来和大家聊聊“二胎时代”家庭的发展和成长。 02 “我所有的不乖,不过是怕你们忘记我的存在,不过是想引起你们的注意。”     接下来要说的这个案例里的女孩,十分让人心疼。小A(化名),18岁,因为情绪波动剧烈出现自

    2017-06-07 点赞 1
  • 单亲家庭的孩子,我们该给予怎样的爱?

    单亲家庭的孩子     如今,离婚率增高,单亲家庭的比例也不断增加,单亲家庭中孩子的成长值得我们关注。临床咨询中很多来访者的问题都与其不完整的家庭及其创伤经历显著相关。那么,单亲家庭中的孩子,我们该给予什么样的爱呢? 我们还是从下面的案例说起。 案例:初一的学生小玉(化名),因为“情绪低、厌学,人际关系敏感”前来咨询,以下摘自我和小玉的对话。 医生:小玉,你好!今天是妈妈让你来的,还是你自己希望来和医生聊聊? 小玉:我感觉我需要医生的帮助,我已经没法学习了,我也没法跟同学很好的相处,总感觉同学在用异样的眼神看着我,我觉得我什么都不如别人…... 医生:能和我说说你的心情吗? 小玉:我总是开心不起来,我觉得什么我都没有兴趣,我有时候也睡不着,前几天我心情不好,不想去学校,我妈妈让我去学校,我把一盒感冒药都吃完了。所以今天我妈妈就带我来看你了。 …… 医生:感觉到你一直生活的不是很开心,人际关系也一直不是很好。能告诉我,你是什么时候开始有这种感觉的?可以具体和我说说这些感觉吗? 小玉:我觉得从小学我就感觉一直不开心,没法和同学、老师相处,我经常和我妈妈说,我妈妈总

    2017-06-07 点赞
  • 「春困」也来说说「困」

           上周,我连续推出三篇相关睡眠推文。收到了许多关于睡眠障碍的留言咨询,也收到一些很好的建议,在此谢谢大家的支持。也在这里道个歉,由于日常工作比较忙碌,不能及时回复大家。        留言里有一位朋友,说自己总是很困,上一秒还在跟家人聊天,下一秒已经倒在沙发上睡着。白天上班伏案能睡着,下班地铁上坐着也能睡着,甚至站着也能睡着。到了晚上继续秒睡。大家都尊称他为“睡神”!        这么说,失眠的朋友是不是很羡慕?        但是,他说自己尽管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但精力却不是很好,时常四肢无力,情绪也容易激动。他深感这已经影响到生活和工作,不知是否该寻求医生的帮助。        俗话说春困秋乏,那

    2017-05-05 点赞
  • 【抑郁症】见微知著谈识别

            古人云:“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故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 意为看到微小的苗头,就意料到可能会发生显著的变化。         近年来,抑郁症自杀的新闻屡见不鲜,被抑郁症困扰的普通人也不在少数。而抑郁症患者不仅仅在精神专科就诊,很多躯体症状如反复头昏、头疼、胃肠道不适、心慌、乏力等其实都是抑郁的表现,但他们常常就诊于综合医院其他科室。         如何快速识别抑郁症患者及其自杀倾向,对医务工作者来可谓见微知著。首先仍然是来看一个病例:         女性患者,28岁,因为情绪低伴早醒3月就诊。         患者3个月前因为工作岗位被动调整后,渐出现感到开心不起

    2017-05-05 点赞 1
  • 「油菜黄,疯子忙」也来谈谈春季高发的精神障碍

           清明小长假期间,有报道女子半夜跳玄武湖、男子清晨上紫金山跳崖,精神病发作惹多起警情。俗话说,「油菜黄,疯子忙」,有意思的是,油菜花香和精神疾病的发病机制是没有关系的。          但这个季节确实是精神障碍的高发时节,一人患病,全家痛苦,甚者危害社会,今天简单给大家科普精神障碍相关知识。 精神疾病为什么是春季高发?        我们常说的精神病患者,从严重程度上来说分轻性和重性。        轻性患者有自知力,能够主动求医,基本适应社会生活,极少对家庭,社会造成危害。而一些重性精神障碍患者则存在明显的精神异常,自知力缺失。重性精神障碍中的精神分裂症和双相障碍(躁狂发作)、偏执性精神病患者发病时,具有一定的伤人毁物的风险,究其原因可能并不遵循正常

    2017-05-05 点赞
  • 【慢性疼痛和抑郁】多么“痛”的领悟

           “多么痛的领悟......” 这句感心动耳的歌词,恰如其分的表达了内心的情感。而我们今天要讨论的 “(慢性)疼痛和抑郁 ”  亦是“相爱相杀”。疼痛作为自我躯体症状的常见表达,常与情绪障碍密切相关。下面我们仍从病例谈起:        患者一:男性,学生,22 岁,因为反复肩膀部痛,伴眠差半年就诊。问病史、查体、关节摄片、颈椎核磁共振、血液相关检查均无器质性病变。予以中医针灸理疗、止痛药物等治疗后均无明显改善,后由疼痛科转至我科就诊。        患者二:女性,57岁,因为反复的足跟痛2年。先后于骨科、疼痛科就诊。反复检查均无器质性病变。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曾在神经内科予以“黛立新”后有所改善,后疼痛症状反复发作,转至我科就诊。        无独有偶,以上二位患者均有明显的疼痛症状,而相关检查均未见明显的器质性病变。追问病史,他们在发病前都有明显的应激病史。病例一的患

    2017-05-05 点赞 2
  • 整形难过「心理」关

           虽然说“人不可貌相”,可这年头,颜值却也是实力的一部分。拥有一个好的相貌,也是能在就业、求偶等方面占有优势的。因此,整形大热。        从心理学角度看,通过整形来改善外观,这是一种立竿见影的自我认同建立。我的门诊时常有因为整形引发心理问题的来访者,其中小A (化名)的经历,让我想跟大家聊聊整行与心理的问题。        小A,女,24岁,大学毕业工作1年,有一些积蓄。经常听到同事聊到微整形的话题。潜移默化,想到可以通过微整形来改变一下自己形象。后在某广告响亮的整形医院接受“双眼皮”手术。        这本是个值得期待的美好开始,但小A却陷入无尽的伤痛。对整形后的容貌抗拒,情绪随之低落,小A绝望的表示,想死的心都有了。        小A在求诊初,恳求我介绍她去鼓楼医院整形科,希望能找到专家帮她的眼睛和左半边脸再做矫正。  

    2017-05-05 点赞 1
暂无更多内容
暂无内容
杨海龙
简介:副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医学心理科
内容数 7
|
粉丝数 407
去提问
去挂号
微信扫一扫 查看健康号主科普知识
二维码
确认退出?
退出之后将不会保存之前的记录

王建 主任医师

49个回答 · 56%回答率

一病多问 | 5 — 10位医生回复
问答规则及责任提醒
问答规则及责任提醒
提问需支付
追问
匿名
匿名后,您的个人信息将保密 ,图片仅医生可见
0 / 300
问答规则及责任

1、请您尽可能完善问题描述,以便医生能更全面细致地提供专业指导意见;

2、若问题提出后超出48小时无人回答,系统将自动退款;问题提出后一经医生回答,提问金将冻结,在问题完成时结算给医生,基于此情况下平台不予退款;

3、非定向提问(即一问多答形式),您可在问题提出72小时内,可对每一位医生的回答进行【有帮助】及【没帮助】评价,与平台一起不断提升医生的服务质量,在问题持续的48小时内随时可评价,评价不会影响问题状态;

4、定向提问(即提问某个指定医生),该医生首次回复24小时内,您可点击“免费问一次”进行追问;追问功能为医生额外提供的爱心服务,也可能存在不回答的情况;

5、若您提问内容涉及违反平台规范或相关法律法规,将作下线处理;

6、请勿在提问内容中提供或展示个人隐私信息,包含但不限于个人姓名、联系方式、住址等;

7、您在此确认并同意,微医有权对您在平台发布的公开的信息享有免费的、永久性的、不可撤销的、非独家的和完全再许可的权利,并许可微医使用、复制、改编、公开展示此等内容;

8、微医非常注重对您个人隐私的保护。我们将使用安全技术和相关程序保护您的个人信息不被未经授权的访问、使用或泄露;

9、医生回答仅供用户参考,不能被认为是医嘱、诊断证明或其他类似性质的文件;

10、医生回答内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对您在本平台之外与特定或不特定医生所进行的任何接洽行为之后果,不承担责任;

烦请您在使用提问前仔细阅读并确认完全理解以上声明的全部内容,最终解释权归微医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