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什么是缺铁性贫血
2025年02月21日 【健康号】 刘尚勤     阅读 715

缺铁性贫血是指体内铁的储存不能满足正常红细胞生成需要而发生的贫血。以下是对缺铁性贫血的详细解释:

一、病因

缺铁性贫血的主要病因包括铁摄入量不足、铁吸收量减少、铁需要量增加、铁利用障碍或铁丢失过多。这些因素都会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进而引发贫血。

1.**铁摄入量不足**:饮食中长期缺乏含铁丰富的食物,如红肉、动物肝脏、绿叶蔬菜等。
2.**铁吸收量减少**:某些疾病或药物可能影响铁的吸收,如慢性腹泻、胃炎、长期使用抗酸药等。
3.**铁需要量增加**:生长发育期、妊娠期、哺乳期等阶段,机体对铁的需求量增加,若摄入不足则易导致贫血。
4.**铁利用障碍**:遗传或不明原因导致的红细胞铁利用障碍,如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5.**铁丢失过多**:如月经过多、消化性溃疡、钩虫病、痔疮等引起的长期慢性失血。

二、临床表现

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包括:

1.**一般症状**:乏力、易倦、头晕、头痛、眼花、耳鸣、心悸、气短、纳差、面色苍白、心率增快等。
2.**精神行为异常**:烦躁、易怒、注意力不集中等。
3.**口腔症状**:口腔炎、舌炎、舌乳头萎缩、口角皲裂等。
4.**毛发和指甲异常**:毛发干枯、脱落;指甲缺乏光泽、脆薄、易裂,严重者可出现匙状甲。
5.**儿童特有症状**: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

三、实验室检查

缺铁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血象、铁代谢、骨髓象等相关检查。其中,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血清铁等指标是诊断缺铁性贫血的重要依据。

四、治疗

缺铁性贫血的治疗原则包括根除病因、补充贮铁。主要治疗方式以补充铁剂为主,同时辅以饮食调理。

1.**药物治疗**:口服铁剂如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右旋糖酐铁分散片等,配合维生素C有助于铁的吸收。对于口服铁剂不耐受或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考虑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铁剂。
2.**输血治疗**:在严重贫血或合并其他紧急情况时,可考虑输血治疗以迅速纠正贫血状态。
3.**饮食调理**:多吃富含铁的食物,如红肉、动物肝脏、绿叶蔬菜等。同时,避免大量饮用浓茶和咖啡,以免影响铁的吸收。
五、预防

预防缺铁性贫血的关键在于均衡饮食、避免铁丢失过多和积极治疗原发病。对于婴幼儿、青少年、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等易感人群,应特别注意铁的补充和监测。

综上所述,缺铁性贫血是一种由于体内铁储存不足引起的贫血,其病因多样、临床表现广泛。通过合理的诊断和治疗,大多数缺铁性贫血患者可以得到有效治疗并恢复健康。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刘尚勤
主任医师/教授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浆细胞疾病门诊,血液...
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贫血、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细胞淋巴瘤、骨髓增殖性... 更多
去Ta主页
Ta最近的文章 更多 |

热门文章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