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科普-带您走进格林巴利
2019年06月18日 【健康号】 江平胤     阅读 8585

格林巴利综合征是什么呢?相信有很多人都不知道,今天小编带大家来认识一下。

什么是格林巴利综合征?

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ain -Barre Syndrome ,GBS)是常见的脊神经和周围神经的脱髓鞘疾病,是小儿致残的主要周围神经性疾病之一。一般起病很急,约半数以上患者在发病前数周有感染史,比如鼻塞、发热、腹泻、呕吐这些我们以为普通感冒、拉肚子等都可能会是感染的来源。当然,也有许多在发病前会有带状疱疹、疫苗接种、流感、病毒性肝炎等,这些我们都不能小觑。


格林巴利综合征有哪些表现?

80%以上患者首先出现双下肢无力,之后瘫痪逐渐上升加重。严重的还会出现四肢瘫痪、呼吸麻痹甚至危及生命。此外,双手双脚可能有麻木、蚂蚁在皮肤上爬的感觉,或者感觉减退或者消失,在医学上这称为“手套-袜套样征”。

格林巴利综合症也可能会累及面神经,出现面瘫,出现“歪嘴巴”,嘴巴不能鼓气,可能不能闭眼和皱眉头。

格林巴利综合征如何进行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是减少格林巴利综合征后遗症的重要措施之一。

早期康复治疗(发病后两周内)主要目的是防止继发性感染、肌肉萎缩、关节僵直、畸形等合并症的发生。

 呼吸肌麻痹患者需保持呼吸道通畅,运用深呼吸技术、震颤、拍打等,促进排痰,防止继发性感染。

 定时翻身,用手掌在易形成压疮部作按摩、揉擦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防止压疮发生。

 保持功能位,防止关节挛缩变形。常用踝托固定双踝关节,防止足下垂。被动运动和按摩:保持和增加关节活动度,防止肌肉萎缩、挛缩变形、保持肌肉长度和肌张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按摩的手法要轻柔。对肱三头肌、腓肠肌、腘绳肌等肌肉进行牵伸。

中期康复治疗(发病后3-5周)主要目的是促进周围神经的代偿和再生,促进神经修复,促进肌力恢复,增加关节活动度,改善活动能力。除继续早期康复治疗外,应进行下列康复训练:

 翻身、起坐及坐位平衡训练:教会患者正确的翻身、起坐的方法。同时进行坐位平衡训练。

 肌力训练:应按循序渐进的原则,开始以四肢肌肉的助力运动为主,逐步过渡到主动运动。

 站立床:站立床倾斜度逐渐增加到直立位,直至患者消除直立性低血压。站立床站立既可建立血管运动调节功能,又防止压疮的发生,促进早期站立、行走、心肺功能的恢复。

手套、袜子样感觉异常者, 进行感觉功能训练。可用针刺、冷热刺激或者让肢体触摸和抓捏各种物品来进行训练。注意保护, 防止皮肤损伤、烫伤等。

作业疗法:捡木钉、磨砂板、滚筒等改善肩、肘、腕关节的屈伸活动度,强度逐渐增加,以提高上肢肌力及手指精细功能。

后期康复治疗(发病5周后)主要目的是增强患肢肌力,改善局部循环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康复除继续前期治疗外,应进行下列康复训练:

 肌力训练:徒手抗阻训练,可用砂袋、哑铃、器械等进行训练。应循序渐进,防止过度疲劳。


 坐位到立位及立位平衡训练:坐位到立位的转移训练;站立台站立,可增加站立的耐力,防止跌倒,并允许进行作业治疗。

 步态训练: a.平行杠中行走:治疗师同患者一道在平行杠内行走,以防患者倒至一侧。b.佩戴辅助器具行走:用行走辅助器、拐仗、手仗等在平行杠外行走。c.无帮助下行走:不带辅助器具练习行走。

 ADL训练:指导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训练,进行洗脸、进食、穿衣、用厕,使用轮椅等,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心理疏导,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格林巴利综合征的预后如何?

格林巴利综合征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尚无较好的预防办法。通过药物及积极的康复治疗,多数患儿神经功能在数周至数月内基本恢复,少数遗留持久的神经功能障碍,如双下肢或双上肢无力、肌肉萎缩、肌肉酸痛等后遗症。格林巴利综合征中大约3%的患者可有复发,再次复发常不如第1次恢复完全。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1
|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