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隔姜艾灸,醒脾暖胃
2020年05月18日 【健康号】 傅慧婷     阅读 8655

隔姜灸

52岁的胡女士,因胃脘胀闷不适,纳差乏力,心悸气短来传统中医科就诊,望诊其体型瘦削,面白易汗,舌苔厚腻,脉沉细。追溯病史,患者平素易感冒,近两月只能进食半流质,体重下降10余斤,胃镜提示浅表萎缩性胃炎伴糜烂。余各项西医检查均无殊。中医谓“望而知之谓之神”,虚寒之体,中阳不足,纳化失常,故而苔腻且纳差脘胀,素体气血亏虚,加之近两月进食少,先后天均不足,动则耗心气致心悸,多言则耗肺气致气短。时值冬三月,予上中脘三穴、梁门穴、神阙、气海穴隔姜艾灸治疗,经治两次患者便全身轻松,进食改善,胃脘转舒,继而隔日治疗配合辛开苦降之中药调理,治疗2周,厚腻苔化,诸症均安。

隔姜灸,在明杨继洲的《针灸大成》即有记载:“灸法用生姜切片如钱厚,搭于舌上穴中,然后灸之”。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隔物灸法之一。生姜为呕家之圣药,辛而温散,益脾胃。艾灸,即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艾灸隔姜点燃,姜片通过艾灸的温热作用会溢出少量姜汁,艾灸的温热通过姜汁的辛散透发更易将其温通的作用传导于机体特定穴位,起到温中散寒,除湿消痞的作用。对于脾胃虚寒之人,更是达到醒脾暖胃,调理肠胃功能的作用。


本人在临床上常应用此法治疗中焦脾胃虚寒之证,现正值小满湿热之季,伤食者伤寒者不在少数,加之素体本虚者,先天脾胃孱弱者,均易出现一系列消化道症状,表现为反复胃脘部胀闷不舒,或隐痛、泛酸、打嗝、嗳气、腹痛、泄泻等,遇寒则甚,得温则舒,可伴有纳差乏力,头晕心悸等其他不适症状。一般隔姜灸法,隔日一次,十次为一疗程,疗效显著。碰到挟瘀挟热的患者,再配合中药新开苦降之法,调理肠胃功能甚效。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2
|
傅慧婷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
传统中医科,传统中医...
肿瘤术后放化疗后,顽固性便秘,慢性咳嗽,过敏性鼻炎,失眠心悸,自汗盗汗,顽固性口腔溃疡,头... 更多
去Ta主页
Ta最近的文章 更多 |

热门文章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