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睡眠放飞梦想~睡眠其实很简单(转载)
2018年07月09日 【健康号】 田超     阅读 7781

美好睡眠~放飞梦想
导语:人一生中有 1/3 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睡眠是人的生理需要。睡眠作为生命所必须的过程,是机体生长、复原和巩固记忆的重要环节,是健康的重要保障。然而,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来自工作和生活的压力使越来越多人饱受失眠的困扰。

失眠是指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日间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表现为入睡困难(入睡时间超过 30 分钟)、睡眠维持障碍(整夜觉醒次数 ≥ 2 次)、早醒、睡眠质量下降和总睡眠时间减少(通常少于 6 小时),同时伴有日间功能障碍。

根据中国睡眠研究会调查显示,我国各类睡眠障碍者占人群的 38%,高于世界 27% 的比例。「夜猫族」、「熬夜党」、「晚睡星人」等新晋流行词使得失眠似乎变成了「时尚病」,很多年轻人对自己的失眠状况不以为意,认为自己调节生活状态和节奏即可,偶尔、轻度的失眠对健康并无影响。

据统计,失眠人群中,仅 25% 去医院就医;有 42.3% 未采取任何措施;有 36.4% 的人服用过安眠药,但其中仅 50.6% 首次用安眠药来源于医生处方。这些数字告诉我们,正是公众诸如此类的认知误区严重阻碍了失眠的及时诊治,可能导致了失眠问题的进一步加重。加强公众认识,正确对待失眠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国际精神卫生和神经科学基金会将每年 3 月 21 日定为「世界睡眠日」,今年世界睡眠日在中国的主题是「美好睡眠,放飞梦想」。

失眠产生健康问题 加重疾病风险


失眠按病程分为急性失眠(<1 个月)、亚急性失眠(1~6 个月)、慢性失眠(≥ 6 个月)。急性失眠会导致次日记忆力下降、容易激动、疲劳乏力等情况。慢性失眠可导致精神心理问题和躯体疾病方面问题。前者常见为抑郁和焦虑。

据统计,90% 的抑郁症患者会出现入睡困难、早醒等睡眠问题。后者涉及广泛,现有研究发现失眠与高血压具有相关性,长期慢性失眠还可导致血糖升高,记忆力下降甚至进展为老年性痴呆,以及慢性躯体疼痛等问题,引起全身各系统发生病理生理性改变。慢性失眠还会导致原有疾病恶化,延缓疾病痊愈进程,加重疾病治疗负担,延长住院时间。

良好睡眠在于时间也在于质量


临床上部分就诊者虽然睡眠时间足够,入睡速度也不差,但仍有醒后无清醒感,表现为疲劳、注意力不能集中、记忆力下降和容易激动等症状,我们称之为非恢复性睡眠。这些患者常因浅睡眠、多梦这类睡眠质量问题而导致日间症状。对此类人群,从提高睡眠质量、延长有效睡眠时间入手就可以得到较好的改善。诊断的基本原则是先要排除其他方面的疾病,之后才能将其归因于睡眠问题。
年轻人需警惕导致失眠的影响因素
除了外界环境和压力之外,还有多种因素可导致失眠。一是疾病因素,如各种精神心理问题和躯体疾病。二是药物因素。据统计,有 50 多种日常用药可干扰睡眠,还有部分保健品。三是饮食因素,如咖啡、浓茶和酒类等会破坏睡眠结构。四是不良睡眠卫生习惯。这在年轻人当中并不少见,如睡前在床上读报、看手机、听音乐、回顾工作等等,易产生情绪波动,从而干扰睡眠。所以在年轻人中,多种因素会导致失眠。
你有这些认识误区吗?

1. 「失眠不是病」。认为睡眠不好会自行改善,久而久之就发展为慢性失眠。慢性失眠都是由于急性或亚急性失眠没有得到纠正引起的。

2. 「赖床补回睡眠」。因睡不着而早上床,或是因没睡好而赖床。失眠患者待在床上的时间大都超过 9-10 个小时,这也属于不良睡眠卫生习惯。

3. 「安眠药有害」。认为一旦服上安眠药就不容易停药,日间常昏昏欲睡的,所以拒绝治疗。

4. 「心理问题零可能」。失眠可能由抑郁、焦虑等疾病引起。可一旦医生提及这些疾病,患者立即否认,认为自己过得很开心、家庭很和谐。其实,即使拥有好的家庭环境,生活幸福,并不意味着没有罹患焦虑、抑郁的可能。

5. 「口口相传就是好」。乱吃道听途说所谓的「好药」,从非正规渠道买药或购买未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批准的「中成药」或者「西药」。
正确面对失眠 采取适当行动

第一,发生失眠时,首先不要回避问题,积极寻求解决方式。失眠既是一个症状也是一个疾病,不论是单纯睡眠障碍,还是躯体疾病的伴随症状都应该果断治疗。治疗可以使人心理放松,避免陷入恶性循环而导致焦虑,防止精神心理性失眠。

第二,建立良好的睡眠卫生习惯,即创造有利于睡眠的环境和采取适当的行为。比如,睡前应放松,勿看影视剧或交流或谈话;勿吃太饱也勿空腹;白天尽量不喝咖啡、浓茶,尤其是睡前 4 个小时;睡前避免强体力活动,以免机体兴奋和肌肉紧张;勿卧床过久等等。不良睡眠卫生习惯是导致失眠慢性化的重要因素。

第三,建议去睡眠门诊或找专科医生咨询或用药,排除存在其他躯体疾病或心理问题,科学治疗。

新一代安眠药有效性和安全性较好
?


失眠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安眠药,药物治疗是避免失眠危害健康的重要手段。许多失眠者因担心副作用而坚持不用安眠药。事实上,安眠药已经历了几代的发展历程,新一代药物在有效性和安全性上有较大优势。目前国内医院主要使用两大类药物,一是苯二氮?类药物,如安定类等,二是非苯二氮?类药物,如思诺思(酒石酸唑吡坦)等。正确选用药物是关键。

患者主诉是入睡困难还是早醒,有无抑郁、焦虑等症状,这些都是药物选择的依据。一般选择半衰期短,对白天的认知功能没有影响的药物。在这方面,非苯二氮?类药物具有优势,比如唑吡坦,晨起无安眠药的宿醉作用,服用后多数患者能在 20 分钟内入睡,青年人仅需几分钟即可入睡,能有效缓解入睡困难;

对于易醒、早醒的患者同样具有较好效果;对伴有抑郁或焦虑的患者,由于抗抑郁焦虑药物起效较慢,因此在初始阶段合并使用此类安眠药能迅速改善睡眠,提高患者信心和治疗依从性。而且,此类药物的耐受性及依赖性小,成瘾性小。

而安定类药物,如氯硝安定、阿普唑仑、舒乐安定等,其半衰期普遍偏长,都在八小时以上,会影响白天认知功能或产生其他问题。有耐受性、成瘾性和依赖性,治疗剂量对记忆功能和呼吸功能有影响。

哈尔滨市第一医院精神心理科是治疗睡眠障碍及各类疾病继发的睡眠问题的专业机构~欢迎来院就诊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田超
主治医师/助教
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精神心理科,心理科
神经症、焦虑症、躯体形式障碍、失眠 症 抑郁症 躁狂症 双相情感障碍 应急障碍 适应障碍 ... 更多
去Ta主页
Ta最近的文章 更多 |

热门文章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