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化棘皮瘤
2018年03月17日 【健康号】 张凤清     阅读 10176

〔概述〕
      本病又称自愈性原发性鳞状细胞癌、皮脂性软疣、鳞状细胞上皮瘤等,是一种可以自愈的皮肤假性肿瘤,临床及病理上均十分类似鳞癌。目前可分3型,即单发型、多发型及发疹型。发型最早是由。角化棘皮瘤是一种少见的、生长很快的皮肤良性肿瘤,具有自行消退的特征,但有时被认为是皮肤鳞状细胞癌的变异型。
〔病因及发病机制〕
        本病病因有多种学说,但以病毒感染的可能性最大,因在本病病损内可见到病毒样核内包涵体。其他有关病因包括日光暴晒、外伤、职业性接触焦油与石油产品、暴露于致癌物质等。本病可能与某些皮肤病如着色性干皮病、银屑病、药疹等并发。多发型者则与体质及遗传因素有关。
    至于本病的组织学发生一般认为损害起源于毛囊,它可能是毛囊角化上皮呈假上皮瘤样增生的表现。
〔临床表现〕
      临床上可分为3型。
1.单发型
      最常见,多见于老年人,以60~70岁多见,男性略多于女性,主要发生于暴露部位,特别是面部中央、鼻、颊和眼周,其次为手腕背侧与前臂伸侧,口唇也常见,其他毛发部位也可发生。常常无自觉症状,偶有瘙痒及压痛。开始为肤色或红色小丘疹,渐增生为坚实圆顶形结节,边缘倾斜,表面光滑,肤色或淡红色,触之呈分叶状,中央充满角质栓,除去角质后则成火山口状。基地无浸润,与下面组织无粘连。通常在数周内直径达1~2厘米或更大,一般在半年内自行消退,留有轻度凹陷的萎缩性疤痕。有时病变不典型而呈多种类型的疣状皮损。并可见3中罕见的临床类型:(1)巨大角化棘皮瘤;(2)边缘离心性角化棘皮瘤
;(3)甲下角化棘皮瘤。
2.多发型
      较少见,可分为多发自发消退(Ferguson-Smith综合征)和多发不消退型。Ferguson-Smith综合征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发病年龄常在20~30岁,男性较多见,可发生于全身各处。皮损较单发型者小,很少自然消退。
3.发疹型角化棘皮瘤(Grzybowski型多发性角化棘皮瘤)
       皮损由大量直径2~7mm半圆形丘疹组成,中央角化,正常肤色,有的呈条索状排列,可有剧烈瘙痒。持续数月后缓慢消退。患者常有瘢痕、睑外翻和面具样面容。
        另外,角化棘皮瘤与Muir-Torre综合征(皮脂腺肿瘤和胃肠道肿瘤综合征)、化学物质暴露及免疫抑制和HPV感染相关。
〔组织病理〕
      皮损组织病理表现为表皮凹陷如火山口样,其中充以角栓,底部表皮增生呈条索状向真皮内不规则延伸,增生表皮内可见角化珠。火山口周围表皮呈唇样突出,有嗜酸性淡染胞质大的鳞状细胞伸向真皮,但未脱落入真皮。有核丝分裂象及鳞状旋涡。真皮内明显炎症反应。
〔诊断及鉴别诊断〕
      要临床与病理紧密联系方可作出可靠的诊断。最后确诊需要做病理检查。
      通常要与鳞癌鉴别,早期鉴别困难,但本病发展较鳞癌为快,一般不发生破溃,可以自愈,是临床鉴别要点。
〔治疗〕
        虽然本病属良性,可以自然消退,但因临床与病理上与鳞癌鉴别无绝对可靠的指征,少数病例,还有复发和恶化的危险,诊断可疑不能排除鳞癌时,仍应进行治疗。
       治疗方法因人而定,单纯型可采用外科切除,局部化疗及放射治疗也可选用。多发行者因所造成破坏程度不同,每个肿瘤均需个别考虑其处理方法,肿物较大而多,全身情况允许,可以考虑系统化疗,如甲氨蝶呤,有时有效。
      皮损较小者,可采用外用5%咪喹莫特乳膏,亦可采用C02激光、液氮冷冻、光动力治疗。
皮损较大者,可采用手术切除。
济南市皮肤病防治院   张凤清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2
|
张凤清
副主任医师
济南市皮肤病防治院
皮肤科
各种皮肤病的诊断及治疗,尤其对银屑病、荨麻疹、湿疹皮炎、痤疮、带状疱疹、白癜风及真菌性皮肤... 更多
去Ta主页
Ta最近的文章 更多 |

热门文章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