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已经顶过了!
来源:人民网
骨质疏松症是常见的骨骼疾病,是一种以骨量低、骨组织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
骨质疏松离我们有多远?
2003年至2006年全国性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年龄超过50岁的人群,以椎体和股骨颈骨密度为基础的骨质疏松症总患病率为:女性20.7%,男性14.4%;
据估算,2006年全国50岁以上人群中有约6944万人患有骨质疏松症,约2亿1千万人存在骨量减少。
骨质疏松症基金会主持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我国骨质疏松的总患病率为6.6%~19.3%,平均为13%。
根据我国2013年人口普查,超过60岁的老人约为2.02亿,推测至2050年,这一数字可能上升至4亿,中国骨质疏松症或低骨量患者将达到2.12亿。
骨质疏松症对你有何影响?
椎骨的骨小梁减少可导致下腰部发生压缩性椎骨骨折,损伤的椎骨萎缩并导致脊椎变形。这可以是自发性的或轻微外伤时发生。
摔倒时如用手来支撑,可导致腕骨骨折或尺桡骨远端骨折。
可能发生股骨近端或髋骨自发性骨折,或轻微外伤即可导致这种骨折。
骨质疏松的严重后果是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脆性骨折),最常见部位是脊椎、髋部和前臂远端。其中,髋部骨折有“人生的最后一次骨折”之称,因为发生髋部骨折的老年人,一年之内死亡率约为20%以上,死因多为:长期卧床引发之并发症!
另外,骨质疏松性骨折病人不仅自己生活质量低下,还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近年来,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病率已高于心血管病和癌症。男性一生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性为13%,高于前列腺癌;女性一生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性为40%,高于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的总和。
国外权威文章预计骨质疏松骨折发生率持续升高!骨质疏松已成为继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之后第四个城市居民常见慢性病。
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
不可控因素:人种(亚洲、白人)、老龄、女性绝经、母系家族史;
可控因素:低体重、制动、性腺功能低下、营养失衡、吸烟、高钠饮食、过量饮酒、钙、维生素D缺乏、过量咖啡、影响骨代谢疾病、体力活动缺乏、影响骨代谢药物。
如何诊断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的早期症状:在没有出现症状的阶段,人们常常不能意识到骨质疏松症的存在。骨质减少的一些征兆包括:下背部疼痛;驼背,并伴有身高逐渐变矮;轻微外伤即可引发骨折。
诊断骨质疏松,我们可以从这两方面入手
1.审查和评估个人的身体状况,日常生活习惯与方式,是否存在高危因素。
2.检查骨密度。
目前最被医学界认同的检查方法是双能X线吸收测量仪(DXA),这个方法可准确地测量骨量流失的程度,过程简单而安全。
如何预防骨质疏松症?
所有人应从幼年期即开始预防。
饮食:每日钙摄入量1000mg;
生活习惯:戒烟戒酒;增加日照;
运动:载重式,如步行,可增加骨骼量。
骨质疏松症饮食指引
1. 均衡饮食;
2. 进食足够富含钙质的食物;
3. 从食物或晒太阳中,吸取充足维生素D,有助于钙质吸收;
4. 适量进食肉类(每天约四至六两),以免吸取过量蛋白质,增加钙质流失;
5. 每天进食1至2个水果,其中以橙、柑、西柚、奇异果较佳,因其含有丰富维生素C,有助骨骼健康;
6. 减少用盐量及减少吃腌制食物,如榨菜、腊味、罐头食品等,可减少钙质流失。
假如您只服用钙或维生素D?
运动与骨骼健康
运动可以促进钙的吸收、利用和在骨骼内沉积。
经常进行户外运动,还可接受充足的阳光,使体内维生素D浓度增高。
适宜运动又可使人的食欲增强、促进胃肠蠕动和增进消化功能,而提高对钙等营养物质的吸收率,并促进骨骼的钙化。
另外,运动能增加骨皮质的血流量,有利于血液向骨骼内输送钙离子以及破骨细胞向成骨细胞转变,以促进骨骼的形成。
锻炼方式
有氧锻炼:大多数骨质疏松人群。
阻力和力量锻炼:身体状况相对较好的骨质疏松人群。
全身振动训练:最安全的锻炼的方法,因为在锻炼时受试者一般处于坐位或者站立位的静止状态,适合于大多数体质一般的骨质疏松人群。
水中锻炼:更为有效及安全,也适合骨质疏松骨折患者的康复治疗。
多模式锻炼:针对个体制定。
老年人适合的运动方式:太极、广场舞、太极球、兵乓球、自行车、步行等
预防骨松及骨折的十个建议
1.多做载重,负重的运动
2.摄取适量钙及维生素D
3.避免过度节食
4.不食用太咸,含磷、蛋白质、咖啡因过量的食物
5.避免荷尔蒙不足
6.避免会增加骨钙吸收的药物
7不酗酒
8.不抽烟
9.多运动以增加柔软度及肌肉力量
10.保持正确姿势,改善身体的平衡度
不要相信所谓的神药、神酒广告。合理饮食、适度运动和日照帮助大多数老年人远离骨松。当然骨质疏松症患者更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接受正规的长期的抗骨质疏松治疗!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版权所有:杭州微医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浙B2-20200356 浙卫(03)网审[2014]015号 (浙)-经营性-2014-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