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已经顶过了!
2024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肺癌是全球一大恶性肿瘤。手术是肺癌治疗的重要选择,可以显著延长肺癌患者的生存期。
但肺癌患者在手术前往往面临着,是否手术、手术方案是什么、术后效果如何等困惑。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肺癌手术的相关事宜。
肺癌确诊后,是手术好,还是不手术好?
能手术尽量选择手术切除,预后效果更好
能否手术对于肺癌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影响。及时有效的手术治疗,能够在提高生存率的同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1
根据2023年发布的研究数据显示,原发性肺癌切除术后的5年生存率为75%,而药物或放疗组的5年生存率低于25%。
2
2014年日本发布的一项研究数据针对肺癌术后5年生存率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即使是病理分期为III-IV期的肺癌患者也可以受益于手术治疗,且手术治疗的效果显著。具体数据为2004年确诊的病理分期IIIA期的肺癌患者5年术后生存率为50%,IIIB期为38%,IV期为38%(而日本Ⅲ期肺癌患者的平均5年生存率为28.3%,Ⅳ期为7.1%)。
因此,建议所有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能手术尽量选择手术治疗。
肺段切除术、肺叶切除术、全肺切除术,肺癌手术怎么选?
需根据肿瘤的大小、数量、位置以及影像学评估综合决定。
目前,常用于治疗肺癌的4种手术方式分别是全肺切除术、肺段切除术、肺叶切除术以及袖状切除术,应用范围分别是:
全肺切除术:肿瘤位于肺的中央区域,且涉及到左侧两个肺叶或右侧三个肺叶,医生会采用全肺切除术。患者进行全肺切除术前,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呼吸测试,来判断患者能否承受全肺切除术。
肺段切除术(或楔形切除术):肿瘤区域较小,可以采用肺段切除术(或楔形切除术)切除肺部的肿瘤。
肺叶切除术:肿瘤局限于患者肺部的一个区域内,医生会对患者实行肺叶切除术。肺叶切除术通过手术的方式移除患者肺的一个肺叶,是一种常见的肺癌手术方式。1960年,肺叶切除术联合淋巴结清扫已经成为了早期肺癌根治术的标准。
袖状切除术:肿瘤局限于肺部的中心区域内,且但已侵及局部主支气管或中间支气管,则可应用袖状切除术治疗,提高治疗的效果。
▲四种肺癌手术方式
其中,肺叶切除术一直是早期肺癌手术的标准方法,这是由于肺叶切除的肺组织比例较高,清扫淋巴结等区域的范围较广,因此普遍认为可以降低早期肺癌的局部复发率。但肺叶切除术仍然会对肺癌患者带来严重的身体负担。
胸腔镜微创手术,一个孔和三个孔有什么区别?
手术效果无区别,但术后切口疼痛、医生操作难易有所区别
胸腔镜手术是通过胸壁打2到3个孔,将摄像头和各种手术器械放入胸腔,胸腔内的情况就能投影到屏幕上,以便医生手术。
与传统开胸手术相比,胸腔镜手术具有伤口小、疼痛轻、术后恢复快、视野开阔可进行精细的手术、可抑制呼吸功能的丧失、出血量少等优点,一般肺癌患者采取胸腔镜手术治疗后4-7天就可出院。
随着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胸腔镜手术也从历经三孔、两孔和单孔的发展历程。但无论是单孔、2孔还是3孔胸腔镜手术,治疗效果上没有差异,但单孔胸腔镜手术只需要一个长约3厘米的小切口,相比2孔和3孔,患者术后早期疼痛普遍较轻微、医生操作难度较大。
当然,不论几个孔,安全更重要!
肺癌手术,需要选择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吗?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优势明显,但能否采用还需要根据病情评估。
相比于普通的腔镜手术,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具有更精准、创伤更小、术中出血更少、术后恢复期短等优势。
尤其是新一代的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操作系统,具备高清实时显像、放大的4D操作视野、手臂无抖动、镜头固定、活动范围广、器械移动度大等优点,使肺癌外科治疗进入全新“微创”时代。
▲手术机器人
1
2018年一项针对非小细胞肺癌机器人辅助下肺叶切除术的长期生存率数据的研究结果显示,所有阶段非小细胞肺癌采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治疗后的5年生存率均高于平均水平,IA期的5年生存率为83%,IB期为77%;IIA期为68%,IIB期为70%;IIIA期为62%,IIIB期为31%。
2
2023年针对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用于肺癌治疗领域的荟萃分析结果显示,与胸腔镜手术相比,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的手术时间更短(147.91分钟 vs 149.23分钟),失血量更少(50 mL vs 100mL),淋巴结清扫质量更高、数量更多。除此之外,研究还指出在复杂性肺癌的切除中,达芬奇机器人手术也具有一定的优势。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肺癌患者都可以受益于达芬奇机器人手术,而是需要由患者的肿瘤大小、位置、病理分期等综合评估。
另一方面,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的操作较为复杂,更需要手术经验丰富,技术娴熟的肺癌外科治疗专家操作,才能获得更好的预后。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版权所有:杭州微医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浙B2-20200356 浙卫(03)网审[2014]015号 (浙)-经营性-2014-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