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指南:中国脑血管疾病分类20152018-01-30中华神经科杂志神经病学俱乐部
2018年02月10日 【健康号】 郭冉     阅读 13903

一、缺血性脑血管病

(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1.颈动脉系统。

2.椎-基底动脉系统。

(二)脑梗死(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1.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1)颈内动脉闭塞综合征;(2)大脑前动脉闭塞综合征;(3)大脑中动脉闭塞综合征;(4)大脑后动脉闭塞综合征;(5)基底动脉闭塞综合征;(6)小脑后下动脉闭塞综合征;(7)其他。

2.脑栓塞:(1)心源性栓塞;(2)动脉源性栓塞;(3)其他(反常栓塞、脂肪栓塞、空气栓塞等)。

3.小动脉闭塞性脑梗死。

4.脑分水岭梗死。

5.出血性脑梗死。

6.其他原因(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高凝状态、烟雾病、动脉夹层等)所致脑梗死。

7.原因未明脑梗死。

(三)脑动脉盗血综合征
1.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

2.颈动脉盗血综合征。

3.椎-基底动脉盗血综合征。

(四)慢性脑缺血
二、出血性脑血管病

不包括:外伤性颅内出血。

(一)蛛网膜下腔出血
1.动脉瘤破裂:(1)先天性动脉瘤;(2)动脉硬化性动脉瘤;(3)感染性动脉瘤;(4)其他。

2.脑血管畸形。
3.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4.其他原因(烟雾病、夹层动脉瘤、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血液病、抗栓治疗并发症等)。

5.原因未明。

(二)脑出血
1.高血压脑出血:(1)壳核出血;(2)丘脑出血;(3)尾状核出血;(4)脑叶出血;(5)脑干出血;(6)小脑出血;(7)脑室出血;(8)多发性脑出血;(9)其他。

2.脑血管畸形或动脉瘤脑出血。

3.淀粉样脑血管病脑出血。

4.药物性脑出血(溶栓、抗栓治疗及应用可卡因等)。

5.瘤卒中。

6.脑动脉炎脑出血。

7.其他原因脑出血(烟雾病、夹层动脉瘤、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血液病等)。

8.原因未明脑出血。

(三)其他颅内出血
1.硬膜下出血。

2.硬膜外出血。
三、头颈部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或闭塞(未导致脑梗死)

(一)头颈部动脉粥样硬化

(二)颈总动脉狭窄或闭塞

(三)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

(四)大脑前动脉狭窄或闭塞

(五)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

(六)大脑后动脉狭窄或闭塞

(七)椎动脉狭窄或闭塞

(八)基底动脉狭窄或闭塞

(九)多发性脑动脉狭窄或闭塞

(十)其他头颈部动脉狭窄或闭塞
四、高血压脑病


五、颅内动脉瘤

(一)先天性动脉瘤

(二)动脉粥样硬化性动脉瘤

(三)感染性动脉瘤

(四)假性动脉瘤

(五)其他(夹层动脉瘤等)
六、颅内血管畸形

(一)脑动静脉畸形

(二)海绵状血管瘤

(三)静脉性血管畸形

(四)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五)毛细血管扩张症

(六)脑-面血管瘤病

(七)颅内-颅外血管交通性动静脉畸形

(八)硬脑膜动静脉瘘

(九)其他
七、脑血管炎

(一)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

(二)继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
1.感染性疾病导致的脑血管炎(梅毒、结核、钩端螺旋体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莱姆病等)。

2.免疫相关性脑血管炎:(1)大动脉炎;(2)巨细胞动脉炎(颞动脉炎);(3)结节性多动脉炎;(4)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脑血管炎;(5)其他(抗磷脂抗体综合征、干燥综合征、白塞病、Sneddon综合征等)。

3.其他(药物、肿瘤、放射性损伤等)。
八、其他脑血管疾病

(一)脑底异常血管网症(烟雾病)

(二)肌纤维发育不良

(三)脑淀粉样血管病

(四)伴有皮质下梗死及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和伴有皮质下梗死及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脑动脉病

(五)头颈部动脉夹层

(六)可逆性脑血管收缩综合征

(七)其他
九、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

(一)脑静脉窦血栓形成
1.上矢状窦血栓形成。

2.横窦、乙状窦血栓形成。

3.直窦血栓形成。

4.海绵窦血栓形成。

(二)脑静脉血栓形成
1.脑浅静脉血栓形成。

2.脑深静脉血栓形成。

(三)其他
十、无急性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的脑血管

(一)无症状性脑梗死

(二)脑微出血
十一、脑卒中后遗症

(一)脑梗死后遗症

(二)蛛网膜下腔出血后遗症

(三)脑出血后遗症
十二、血管性认知障碍

(一)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障碍

(二)血管性痴呆
1.多发梗死性痴呆。

2.关键部位的单个梗死痴呆(如丘脑梗死)。

3.脑小血管病性痴呆。

4.低灌注性痴呆。

5.出血性痴呆。

6.其他。
十三、脑卒中后情感障碍


附录:修订说明
近20年来我国脑血管病分类一直采用1995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分类方法。近年来,随着脑血管病研究的深入和检查治疗技术手段的进步,对脑血管病的认识不断更新,原分类方法已无法满足临床的需求。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和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结合1995年中国脑血管病分类方法及近年来国内外对脑血管病分类的新认识,对以往的脑血管病分类经过多次讨论、修订,重新改写成了《中国脑血管疾病分类2015》。

本分类主要参考了《脑血管疾病分类(1995)(中、英文)》、《国际疾病分类》(ICD-10)中脑血管病分类部分和2009年由法国、瑞士、美国、澳大利亚和德国五国脑血管病专家提出的《国际卒中新分类》,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对脑血管病的新认识,对中国脑血管病分类进行了重新修订。新分类综合考虑了脑血管病的病因、病变血管、病变部位及临床表现等,努力为临床医生提供一种清晰、全面、实用的脑血管病分类方法。

本次脑血管疾病分类较《脑血管疾病分类(1995)(中、英文)》主要做了如下修订。

1.将脑卒中分类改为缺血性脑血管病和出血性脑血管病两类分别撰写。

2.对脑梗死分类修订较大,这次修订主要参照了脑梗死的TOAST病因分型和牛津郡社区卒中项目临床分型,把病因分型、临床分型和病变血管的分类结合起来,希望这样的分类能对患者的个体化治疗、二级预防及今后进行临床研究有所帮助。主要有3点说明:(1)将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进一步按照病变血管进行了分类;(2)小动脉闭塞性脑梗死主要表现为脑部小动脉玻璃样变等所致的腔隙性脑梗死;(3)因脑分水岭梗死病因、影像学和治疗均有其特点,故单独列出;(4)继发于脑梗死的脑出血因其属特殊类型,处理与一般脑梗死有所不同,故单独列为出血性脑梗死。

3.将脑动脉盗血综合征列入缺血性脑血管病中。

4.增加了慢性脑缺血(chroniccerebralhypoperfusion,CCH):CCH是指脑整体水平血液供应减少状态(脑血流量25-45ml/100g/min)而非局灶性的脑缺血。患者多为老年人,常感觉头重、头晕、头痛,除有动脉硬化或脑动脉狭窄外,无局灶性神经系统缺损的症状和体征,也无颅脑影像学异常(即无结构性改变)。这些患者以往曾被诊断为“脑动脉硬化症”。但脑动脉硬化症的概念和临床诊断标准长期存在分歧,是否应作为疾病单元争论较大,WHO(1989年)、美国(1990年)、中国(1995年)相继在脑血管病分类中取消了脑动脉硬化症这一诊断类型。1991年日本第16次卒中学会及2007年ICD-10分类中增加了CCH这一诊断类型。为了正确诊治这类疾病,有必要在这次分类中增加CCH这一疾病单元。

5.增加了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因为其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治疗和预后都与动脉瘤和脑血管畸形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不同。

6.对高血压脑出血按照出血部位进行了分类。

7.增加了非创伤性硬膜下出血和硬膜外出血。

8.增加了头颈部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或闭塞。因为目前临床上有许多脑血管检查手段,如经颅多普勒超声、颈动脉超声、磁共振血管造影、CT血管造影、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等,临床可以根据辅助检查诊断,而且有助于针对性地进行预防和治疗,如进行血管内支架治疗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等,所以增加了这一类。

9.增加了无急性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的脑血管病,这对以后的防治均有益。

10.增加了可逆性脑血管收缩综合征、伴有皮质下梗死及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伴有皮质下梗死及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脑动脉病、脑卒中后遗症、血管性认知障碍、脑卒中后情感障碍。

11.综合国内外最新文献,将脑血管炎做了重新分类。

12.弃用了1995年分类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13.弃用了1995年分类中颅外段动静脉疾病。

有一些参考文献是在撰写分类时参考的,特此说明。

共识制定专家委员会成员
(按姓氏拼音顺序排列)
陈海波(北京医院)、陈生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崔丽英(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董强(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樊东升(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高山(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龚涛(北京医院)、郭力(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郭毅(暨南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韩钊(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贺茂林(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何志义(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洪震(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胡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黄如训(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黄一宁(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贾建平(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李继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李新(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李正仪(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刘鸣(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刘新峰(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刘运海(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吕传真(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陆正齐(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彭斌(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蒲传强(解放军总医院)、秦超(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饶明俐(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宿英英(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施福东(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宋水江(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田成林(解放军总医院)、汪谋岳(中华神经科杂志编辑部)、汪昕(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王柠(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王伟(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王文志(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王拥军(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吴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武剑(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吴江(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吴世政(青海省人民医院)、肖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谢鹏(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徐安定(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徐恩(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许予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徐运(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焉传祝(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杨弋(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曾进胜(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张黎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张苏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张通(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张微微(北京军区总医院)、张祥建(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赵钢(第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赵性泉(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周华东(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周盛年(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朱遂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朱榆红(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17年3月第50卷第3期
作者: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吴江杨弋饶明俐执笔)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1
|
郭冉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淄博市中心医院
神经内科
神经内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如:脑梗塞、脑出血、帕金森病、癫痫、脑炎等诊断与治疗;运动神经元病、... 更多
去Ta主页
Ta最近的文章 更多 |

热门文章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