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神经紊乱心神不宁,心悸,心失所养,心慌病因
2021年09月25日 【健康号】 健康小知识     阅读 726

植物神经紊乱心神不宁,心悸,心失所养,心慌病因1.感受外邪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痹证日久,复感外邪,内舍于心,痹阻心脉,心血运行受阻,发为心悸。或风寒湿热之邪,由血脉内侵于心,耗伤心气心阴,亦可引起心悸。如《素问·痹论》指出:“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温病、疫毒均可灼伤营阴,心失所养,或邪毒内扰心神,如春温、风温、暑温、白喉、梅毒等病,往往伴见心悸。图片2.七情所伤平素心虚胆怯,突遇惊恐,忤犯心神,心神动摇,不能自主而心悸。如《素问·举痛论》所说:“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济生方·惊悸论治》指出:“惊悸者,心虚胆怯之所致也。”长期忧思不解,心气郁结,阴血暗耗,不能养心而心悸;或化火生痰,痰火扰心,心神失宁而心悸。此外,大怒伤肝,大恐伤肾,怒则气逆,恐则精却,阴虚于下,火逆于上,动撼心神亦可发为惊悸。3.饮食失节嗜食膏粱厚味,煎炸油腻,蕴热化火生痰,或伤脾而滋生痰浊,痰火扰心而致心悸。如唐容川《血证论》指出:“痰入心中,阻其正气,是以心跳不安。”《医学正传》曰:“肥人因痰火而心惕然跳动惊起。”《丹溪心法》亦指出:“心悸时发时止者,痰因火动。”图片4.体虚劳倦禀赋不足,素体虚弱,或久病失养,劳欲过度,而致脏腑虚损,气血阴阳不足,心失所养,心神不藏,发为心悸。《伤寒明理论》曰:“其气虚者,由阳气内弱,心下空虚,正气内动而悸也。”《丹溪心法》指出:“人之所主者心,心之所养者血,心血一虚,神气不守,此惊悸之所肇端。”阳气亏虚,气化失利,水液运化失调,停聚为饮,饮邪上犯,心阳被抑,亦可引发心悸。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