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肠子里长出来的“蘑菇”,有一部分可能会癌变,这些人一定要当心
2020年01月21日 【健康号】 胡洋     阅读 8462

肠子里长出来的“蘑菇”,有一部分可能会癌变,这些人一定要当心

妈妈上周体检做了肠镜,升结肠有一个小息肉,直径数毫米,当时取了活检,在等病理报告的一周,老人家整天惴惴不安,生怕是不好的东西,好在最后病理提示为炎症性息肉。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了。

肠息肉是指做肠镜的时候发现的肠黏膜表面突出的异常生长的组织。很多人知道肠道息肉和肠癌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但具体多大联系又不是很清楚。肠道息肉包括炎症性息肉、增生性息肉、错构瘤息肉、腺瘤性息肉等等。炎症性息肉属于急慢性炎症引起的良性病变,一般不用担心。

对于腺瘤性息肉,很多人看到腺瘤的诊断,一看到瘤这个字就会非常紧张,认为可能是得了什么不好的毛病。事实上腺瘤性息肉是结肠息肉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占70-80%,它又分为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绒毛管状腺瘤不同的类型。

腺瘤性息肉确实属于癌前病变,有一定的概率转变为肠癌。恶变率与息肉大小、病理类型、数量和合并不典型增生程度有关。

大小:腺瘤直径在0.5cm之内者癌变率≤0.1%,0.5cm-1cm者癌变率为1%~3%,1~2cm者为10%,而>2cm者为30%~50%。

类型:三种不同的腺瘤恶变几率不同,管状腺瘤的恶变率<5%,管状绒毛状腺瘤恶变率为23%,而绒毛状腺瘤的恶变率高达30%~70%。

数量:腺瘤少于3个的话,恶变概率要低一些,大于3个的腺瘤恶变率升高。有一种家族性腺瘤样息肉病,是由于APC基因发生突变引起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这类病人肠道内会出现成千上万的腺瘤,恶变率100%,而且是连代遗传。

不典型增生:轻度上皮不典型增生的腺瘤癌变率较低,如果是重度上皮不典型增生,癌变率接近30%。

事实上,腺瘤样息肉不同的类型代表不同的发展阶段,息肉进展过程为:息肉-管状腺瘤-管状绒毛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癌变,这段时间的跨越可达10-30年不等。这期间只要我们能够定期地进行结肠镜的检查,就能够尽早的发现腺瘤,并将它切除,所以说腺瘤是否会转化成结肠癌,我们是可控的。

结肠腺瘤发生的高危人群:

家族成员中有结肠癌或结肠腺瘤息肉者;长期高脂肪、低纤维素饮食;年龄大于50岁的人;久坐不动,患肠息肉的风险也越高。建议这几类人做一次电子肠镜、肛门指检、大便隐血等检查,及时发现有癌变倾向的结肠腺瘤。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