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已经顶过了!
患者23年前因“窦性停搏”安装了心脏起搏器。此后在电能耗竭时,先后两次更换起搏器,一直感觉很好。然而,近期出现了皮肤破溃、心脏起搏器囊袋感染。
心脏起搏器囊袋感染是少见而最难处理的起搏器术后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囊袋感染,如不及时处理,有引发败血症风险,甚至会危及生命。去除起搏器并拔除电极是处理囊袋感染最为有效的方法。然而,拔电极的难度和风险远远高于安装心脏起搏器手术。更难的是,电极植入时间越长越难拔除。植入年份越久,电极与血管壁和心肌的粘连越严重,拔除电极的过程中出现血管撕裂、三尖瓣撕裂、电极断裂、心脏穿孔、心包填塞、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的风险越大,甚至常需要外科开胸拔除电极。
根据患者情况和本中心既往经验,经过充分的术前评估和准备,我们决定采用局麻和微创方法为患者进行起搏电极拔除。术中正如预判,由于电极与增生组织黏连严重,从上腔静脉途径无法拔除电极。按照预案,运用心导管室现有的常规器械,先从下腔静脉途径成功拔除了心房电极。随后,再从上腔静脉途径拔除两根心室电极,将电极全部拔除。并择期植入了新的起搏器,患者康复出院。
电极拔除时的影像
三根电极全部拔除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版权所有:杭州微医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浙B2-20200356 浙卫(03)网审[2014]015号 (浙)-经营性-2014-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