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科学中国人》访谈——大医精诚,仁德为先
2019年09月19日 【健康号】 刘湘源     阅读 8768

2009年12期的《科学中国人》杂志的“杏林撷英”栏目(92-95页)发表署名文章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风湿免疫科刘湘源

          记者 陈婷婷  胡 敬

“大医精诚”,这是药王孙思邈留给后世子孙的一句训言,作为一名医者,不仅关系一个人的健康与否,有时,更关乎生死,因此,在这位古代医学界的圣人眼里,一个医者,不仅要有精湛的医术,更要有一种“见彼苦恼,若己有之”的恻隐之心。现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的刘湘源主任医师,就是这样一位大医精诚的医者。他在博客中的医生寄语中写道:“大医精诚,病人的康复是我最大的快乐!”。

刘湘源,出生于1968年,中华风湿病学分会中青年委员,全国医师协会风湿病分会委员,北京市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组成员,《医学参考.风湿频道》编委,《International J Rheum Dis》、《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和《中华医学杂志》审稿专家。1992年他毕业于广州第一军医大学后进入解放军总医院从事风湿诊疗工作,后特调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医三院)。经过多年的医务工作,“医生”这个名称早已融入了他的血液,他在“医生的一天” 博客征文中曾这样描述“医生对我来说,不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事业,是一种使命,我已将自己的思想和灵魂都投入到这个能让我感到充实和快乐的事业中了!”

怀揣梦想,立志成医

刘湘源从小生活在湖南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小时候的他体质很差,经常感冒发烧,因此生产队里的一位老名医就成了他经常打交道的“好朋友”。那位名医不仅医术精湛,而且医德高尚,因此在当地享有很高的声望。每逢有人到这位老名医府上拜谢时,那场景总能让五岁的刘湘源觉得“医生是那样的神奇和伟大,他们像神仙一样,不仅能够帮人们解除病痛,而且备受人们的尊敬”,于是每当刘湘源被问及长大后的理想时,他总时会毫不犹豫的喊着:“我想当医生!”

如果说五岁的刘湘源想当医生只不过是一个孩子的无忌之言,那么14岁的他想当医生就是一个男子汉的千金承诺。刘湘源14岁那年,身体一向很健康的爷爷去世了,爷爷从发病到去世仅仅三天,到底爷爷得的是什么病?为什么爷爷三天就离开了人世?为什么神仙一样的医生没能留住爷爷?为什么……带着这一连串的疑问,刘湘源暗下决心“一定要成为一名医生,治病救人!”

几年后,刘湘源如愿考上了广州第一军医大学,向他的理想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有一年刘湘源回老家探亲,乡亲们听说他在第一军医大学军医系上学,就竞相来找这个“准神仙”咨询,一位邻居家有位18岁的男孩持续右侧腹痛,以为是跌打损伤,吃了一段时间药也不管用,当时刘湘源用手摸了一下他的肚子,刚摸上去,一种不详的预感立刻浮现在他的脑海:“肝脏怎么会这么硬?”但是当时的刘湘源尚未毕业,也没有B超等辅助工具,所以他不敢冒然说出自己的诊断,只是不肯定地告诉了那个孩子的父母,可能是肝癌。半年后,刘湘源从母亲那里知道,那个孩子真的是肝癌晚期,已经不幸去世了。这件事让刘湘源再一次深深地感到,一名合格的好医生对于病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多年之后,刘湘源已经成为北医三院风湿免疫科的领军人物,儿时的戏言也成为了他毕生追求和奋斗的目标。他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尽力为每一位患者减轻病痛,努力地挽救每一个脆弱的生命。每一天、每一刻都在实践着自己的梦想:做一名合格的好医生。

专研业务,精益求精

在现代医学概念中风湿病是风湿性疾病的简称,泛指影响骨、关节、肌肉及其周围软组织的一大组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多肌炎、系统性硬化症、干燥综合症、强直性脊柱炎、白塞病和系统性血管炎等。据调查显示,中国风湿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已有超过六分之一的人患有风湿病,这些被称为死不了的癌症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国际上把风湿性疾病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研究已有百年历史,在我国风湿病学则是最年轻的一门临床学科。

刘湘源大学毕业后,进入了国内富有盛名的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风湿科工作,在那里他辛勤耕耘了15个春秋,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2006年他离开了他一直守候的阵地,转战到北医三院,组建了风湿免疫科,打响了新的战役。

在临床方面,刘湘源有着高超的业务能力。“作为一个合格的医生,他的医学知识应该是广博而全面的。只有这样,他才能做出最明确的诊断。”刘湘源认为风湿病是一种累及全身的疾病,这就要求医生对各个系统都要懂。比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就很有代表性,它的发病症状范围从头到脚,从里到外,因此经常会误诊。他记得有一次在门诊遇到一位病人,病人症状表现为阴道大出血,经过几套治疗方案,效果均不明显,最后由刘湘源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由于诊断明确,救治及时,这位病人才很快脱离了危险。当时没有人想到这样的病症居然会是是风湿病。凭着扎实的医务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刘湘源确诊了数十例国内外罕见的风湿性疾病如褐黄病、间歇性卟啉病和脊柱-骨骺发育异常伴进行性骨关节病等,为众多的患者解除了病痛。

面对很多疑难病症,刘湘源从不妄下诊断。有位在河北石家庄上大学的女孩得了种怪病,她的手指末端发红、脱皮、指甲脱落和糜烂。为此她走遍湖南、河北和北京的各大医院,花了数万元,可还是无济于事。后来听人说北医三院的刘主任是这方面的专家,就带着最后的希望找上门来。由于她的病症比较特殊,刘湘源把她的病历在网上发布,并组织了全国范围内的专家大会诊,总结各位专家的意见后,不仅使那个女孩得以确诊,而且嘱咐她应用硫酸羟氯喹和小剂量激素治疗,两个月后,患者的病情得到了神奇的缓解。

在科研方面,刘湘源认为“临床医生就应该以临床科研为主”。风湿免疫就应该在侧重临床的基础上搞科研,这样才能方便于临床医生在实际中的应用。刘湘源说:“现在搞的很多科研太基础了,很多内容跟临床没有关系,临床医生看了没有印象,也看不懂,而科研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临床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在这一点上我觉得我们北医三院就做得很好,我们搞的是临床应用研究,比如1988年国内首例试管婴儿就诞生在北医三院。”

为了搞好临床科研工作,一年内刘湘源申请了近百万的科研经费,同时鼓励科室成员和研究生积极开展临床科研工作,每周召开一次科研和临床工作会议,让大家汇报自己的工作进展、心得体会和规划,方便大家学习交流。为了拓宽科室研究领域,刘湘源将科室成员分成两组,一组从事关节炎和脊柱关节病的研究,另外一组则从事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的研究。同时,科室专门招了一名科研型毕业研究生来辅助他们开展科研工作。

付出总会有回报。不断的钻研和努力让刘湘源有了丰硕的成果,他在国内外发表了较高水平的学术论文90余篇,主编专著3部,参与编写专著10多部。申请并完成了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1项“十一·五”军队医药卫生专项课题。2003年《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机制及临床研究》获得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008年再次获得一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研究” )和一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系统性红斑狼疮免疫病理机制及临床研究” )。而他带领的北医三院风湿免疫科,也是人才辈出。

医者仁心,诚上加诚

在那些不计其数的患者心里,刘湘源不仅有着一手回春的医术,更是有着一颗医者之心。

在采访过程中,我们的谈话经常被电话铃声打断。“都是患者的电话。”刘湘源解释说,风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坚持治疗才能得到很好的控制,而病人在治疗期间随时可能出现新的情况,这就需要医生能够及时的给予指导,因此医患间保持长期的联系很重要。刘湘源从患者角度出发,设置了患者咨询电话,每周的一、三、五下午都有专门的医生接听电话,为四面八方的患者解答疑问。

时间久了,刘湘源发现,有很多患者咨询的问题雷同或相似,为使同一问题让更多的患者了解清楚,也为了能节约出更多的时间处理新的问题,每隔一到三个月,刘湘源的风湿免疫科就举办一次“患者教育”,把患者及患者家属集中起来,统一讲解诊治知识,养生的注意事项,方便他们配合治疗,巩固疗效。

为了能让众多的患者能随时随地获得医生的专业指导,三年前的10月,刘湘源创建了一个专门针对患者的博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风湿免疫科博客。他把众多患者的疑问经过总结提炼,凝结成诊治指南、风湿疾病知识和疾病注意事项等版块,患者可以随时浏览查询,及时解决疑问。慢慢的,开始有患者在网上给刘湘源留言,希望得到有针对性的帮助,于是刘湘源哪怕是再忙每天也会抽出时间及时回复患者的留言。其中一些难以解释的或特别受到关注的问题,他还专门写出博客文章,详细全面地给予解答。截至目前为止,他在博客网或电子信箱中及时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问题达20000多条,为患者写出各种博客文章1000多篇。

“红包”、“吃请”这两种晦暗的风景在医院里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收两个“红包”,吃几顿“便饭”对很多医生而言自然也就变得理所当然起来。像刘湘源这样的专科医生,更要经常面对这些诱惑,可他却从来没有犯过规。“固执”的刘湘源总是说:“钱是要挣,但是要有正规的途径。挣到钱,是会有小小的快乐,但我真正的快乐是从我的事业中获得的,治好病人才是我最大的快乐。”

刘湘源的医术在北医三院是首屈一指的,与他的医术齐名的还有他的工作态度。他敢拍着胸脯说:“我当医生这么久,从来没有因病人跟我发火,我跟病人吵起来的。” 曾经有位病人打来电话,劈头就问:“你是什么医生?怎么跑了?病还没看出门道,还开了这么贵的化验单,你在哪?我要找你算账去!”原来这是刘湘源在301医院的最后一个门诊病人,当时给他开完化验单后,刘湘源就离职来到了北医三院,病人找不到医生当然生气了。刘湘源没有责怪这个病人,而是心平气和地说:“你先别生气,我现在在北医三院,你来这里,我接着给你看。”可那位病人还是不依不饶:“不行,我不去,你来这给我看!”“要不,我介绍我的一个同事给你看,好吗?他也是这方面的专家,我给他打个电话,然后你去找他好吗?”刘湘源说。原本很棘手的事情就这样解决了。难怪刘湘源总是说“大多数患者非常尊敬医生的,他们不会无缘无故地与医生过意不去,只要医生认真细致和充满爱心地去从事医疗服务,哪怕出现一些意外,病人也会理解的”。

管理团队 推陈出新

刘湘源在风湿病治疗的道路上披荆斩棘,他不仅是一位冲锋的勇士,更是一位优秀的将领,他知道,必需要尽快地发展团队,才能真正壮大风湿免疫科的力量。

在北医三院的风湿免疫科里,每位工作人员都显得异常的紧张与忙碌,大家都盯着一个时间——2009111918002000。这件事弄得我们一头雾水,刘湘源解释说:“因为我们科要在那一天举行年终评定。”原来刘湘源为了给团队创造出一个竞争的环境,促使每一位成员发奋图强,每年年终的时候都会举办一次年终评定。别看只是个科室举行的评定,程序上可一点不比那些大型活动差,参加评定的都是科室中级职称以上的工作人员,他们每人要以幻灯形式做述职报告,然后还要接受由大内科副主任以上级别的专家组成的评审团的提问,评定出最佳奖,对获奖的工作人员给予奖励,并颁发奖杯;对排在最后一名的工作人员,科室会给予警示,并将评定结果载入科室档案,使其警钟长鸣。用刘湘源的话总结这种管理制度就是“奖励最好的,警示最差的,以让大家能你追我赶地去努力工作。”

在这种奖惩分明的管理制度下,北医三院风湿免疫科的工作人员个个感到了身上的压力,但是,适当的压力就是动力。在刘湘源的带领下,以及全科室的努力下,北医三院风湿免疫科有了很大的发展。最初的风湿免疫科只是一个小小的门诊,如今的风湿免疫科已经是个拥有完整的病房、门诊和实验室,及13名医护人员的规模化科室了。平均每日门诊量从最初的20多人次增长到目前的100多人次,床位数也将从最初的12张增加到30张。科室的医生中多数具有硕士以上学位。门诊由主治医师以上的人员负责,且每天均有专家门诊,诊治病种范围广泛,包括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各种脊柱关节病(如强直性脊柱炎、赖特综合征和银屑病关节炎等)、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硬化症、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干燥综合征、白塞病、各种系统性血管炎(如大动脉炎、结节性多动脉炎、韦格纳肉芽肿等)及纤维肌痛综合征等,诊治水平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中心实验室能完成临床上所需的各种常规化验,包括HLA-B27、抗核抗体、ENA谱、AKAAMA、抗心磷脂抗体、抗β2GPIANCA及各种关节液的检查,大大地满足了临床诊疗的需要。

北医三院的院歌中有句歌词唱到:“不过是一滴水,怀抱玲珑的心,在爱与痛的地平线上仰望天使座右铭。不过是一瓣花,飘上似雪胸襟,在来与往的双行道上托起生命的誓言。”

这就是刘湘源。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视频,建议使用火狐或者谷歌浏览器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刘湘源
主任医师/教授
重庆两江新区人民医院
风湿免疫科
红斑狼疮(含狼疮肾炎),类风湿,强直性脊柱炎,痛风,硬皮病,多肌炎/皮肌炎,成人斯蒂尔病,... 更多
去Ta主页
Ta最近的文章 更多 |

热门文章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