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切除术后常规病理检查的是否必要?
2018年07月06日 【健康号】 赵刚     阅读 10275

术后胆囊标本将常规送至病理科进行病理检查,其主要目的在于检查是否有意外胆囊癌的存在。胆囊癌是胆道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预后极差,5年生存率不足5%。早期诊断和手术干预是胆囊癌患者获得长期存活的唯一机会。由于早期胆囊癌患者缺乏特异的症状及体征,其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点往往与良性胆囊疾病极其相似,因此,早期临床诊断胆囊癌是几乎不可能的,唯一有效的手段就是病理检查。可见,为避免意外胆囊癌的遗漏,术后胆囊标本常规行病理检查似乎是必须的。


    1、意外胆囊癌的发生率:
在12969例胆囊标本中,36例胆囊病理诊断为恶性的患者被筛选出,胆囊癌的发生率约为0.28%。


2、意外胆囊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分析

    36例意外胆囊癌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8.7岁;男女比例为1:2;包括32例腺癌,2例粘液腺癌,1例腺鳞癌和1例鳞状细胞癌。根据胆囊癌分期,12例为原位癌,4例肿瘤侵犯至胆囊固有层T1a期,5例肿瘤侵犯至肌层T1b期,1例肿瘤处于T2期,14例肿瘤已侵及胆囊浆膜层以外T3期。


3、意外胆囊癌患者术前影像学发现
19例患者的术前影像学检查提示胆囊存在可疑的病变,主要包括胆囊隆起样变〔息肉或结节)、胆囊占位以及胆囊壁不均匀增厚等,另外17例患者的术前影像学检查仅提示单纯的胆囊结石,未见其它可疑病变的存在。


4、意外胆囊癌患者术中发现与术后病理诊断的关系
术中发现的可疑病变主要包括胆囊息肉、胆囊结节、胆囊占位、局部粘膜不均匀增厚等,但仅有4例T3期胆囊癌患者进行了术中快速冷冻分析,随后中转开腹进行了进一步的手术治疗。值得注意的是,仅有2例患者的术前影像学检查和术中发现都未见可疑的病变,术后病理证实1例患者为原位癌TIS,1例患者肿瘤仅侵犯至胆囊固有层T1a期。3.1选择性胆囊病理检查的意义
在诊疗过程中,为避免滥用医学检查,寻求更经济有效的方案使用各种检查手段日益深入人心。英国皇家学院的病理学家认为一些手术标本行病理检查的意义不大,并且大量临床研究也支持手术标本常规行病理检查的观念应该摒弃,例如阑尾标本、痔疮标本、缩胸组织等。目前已不断有研究认为术后的胆囊标本也应综合患者的临床表现、术中发现以及胆囊肉眼观察等情况选择性的行病理检查。


术后胆囊选择性病理检查的可行性分析:本研究得出术后意外胆囊癌的发生率约为0.28%与其它研究结果相符,女性患者是男性的2倍,大部分患者为腺癌,原位癌和早期胆囊癌,占所有意外胆囊癌患者的一半以上。此外,本研究发现胆囊腔内占位性病变〔息肉、结节、包块以及局部粘膜不均匀增厚)是最常见的可疑病变,其次是急性胆囊炎、胆囊壁增厚等。有经验的外科医生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方法--剖开胆囊、仔细观察和触摸胆囊壁,就可以发现以上这些可疑的病变。结合术前影像学检查、术中发现及胆囊肉眼观察情况,本研究中外科医生成功辨认出34例意外胆囊癌患者存在的可疑病变,仅仅遗漏了1例原位癌和1例Tla期患者。然而,对于这2例早期胆囊癌患者而言,单纯的胆囊切除术已可达到根治的效果,毋须进一步手术治疗,即便术后行病理检查,其病检结果也不会改变这2例患者的手术方式,更不会影响患者的预后。胆囊癌外科手术的方式及效果主要取决于肿瘤侵犯的程度,对于原位癌和T1a期患者而言,单纯的胆囊切除术已足够,胆囊癌根治术只适用于T2期及以上分期的患者。


胆囊切除术后常规病理检查有待进一步探讨:一些学者持相反的态度,他们认为即便是进展期胆囊癌,其胆囊的大体观察也可能无任何可疑病变存在,因此,极力推荐术后常规病理检查以避免进展期胆囊癌的遗漏。但现有的趋势是越来越多的研究支持选择性的胆囊病理检查。
本文选自曹贵章等,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赵刚
主任医师
上海市东方医院北院上...
肝胆外科,普外科,胆...
肝胆外科、胆石病、胆囊息肉的外科治疗,专长保胆治疗胆囊良性疾病(胆囊结石、胆囊息肉)手术;... 更多
去Ta主页
Ta最近的文章 更多 |

热门文章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