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排便功能紊乱)患者的认识误区及治疗建议(二)
2018年06月04日 【健康号】 崔曼莉     阅读 9054

便秘(排便功能紊乱)病因复杂,诱因较多,首先应区分是功能性还是器质性、 药物性或心理因素而导致的便秘,而功能性便秘又可分为结肠慢传输型便秘、 出口梗阻型便秘和混合型便秘。

关于便秘的认识误区


四 便秘只治胃肠道

便秘是临床上非常普遍的一种症状,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单纯由胃肠蠕动功能下降导致的,治疗重点在调整胃肠道。还有很多便秘不能仅靠对症下药,而要找到原发病因。比如:


1.药物性便秘。

可在服用镇痛药、抗酸铝制剂、抗抑郁药、抗癫痫药等后出现。


2.神经系统损伤。

如外伤或肿瘤压迫导致的脊髓损伤,可损害支配肠道的神经,继而产生便秘。


3.肛肠病。

痔疮、肛裂等病,由于肛门部位剧烈疼痛,可引起肛门括约肌痉挛,使排便延迟,出现便秘。


4.怀孕。

孕期分泌的大量黄体酮,可使子宫平滑肌松弛,大肠蠕动减弱。


5.出口梗阻便秘。

这是指直肠下端和肛门出现问题导致排便不畅。如盆底失弛缓、直肠前突、直肠黏膜内套叠等。


此外,便秘所造成的痛苦和危害远不止于排不出大便,时间长了可能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特别是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长时间用力排便很容易引发意外。


 排毒就是助排便

一些广告宣传的所谓“排便就是排毒”,其实是错误的。在中医看来,“毒”一般有内外之分,内毒指代谢产物,如大小便、痰液等,外毒指能损害健康的各种因素,如细菌、病毒等。对健康人来说,内毒可自行排出体外,不需要特殊干预。因此,排毒和排便并没有因果关联。


只有胃肠道实火、牙龈肿痛、口腔溃疡、面部痤疮等中医“实证”才可通过泻便缓解。治疗便秘时,一方面要选择合理的药物,尽量少用含大黄、番泻叶、决明子、芦荟等成分的药品或保健品。即使要用,也最好把使用时间控制在两周之内。


另一方面,加强体育锻炼、经常泡澡放松、多吃新鲜果蔬,对缓解便秘都有一定的好处。


比如樱桃、深紫色葡萄、油菜等,有助于帮肝、肠、胃、肾等器官清除体内垃圾,通畅肠道,并能防止皮肤粗糙、色素沉着。


六 泻药当成万灵丹

对经常便秘的人而言,泻药无疑能解决燃眉之急。但是,便秘是一种慢性病,就像高血压、糖尿病那样,要有打“持久战”、“多兵种协同作战”的思想准备。不要幻想某种特效药,或做一次手术就能解决问题。有的患者觉得泻药方便、痛快,把它当成“万灵丹”,这是非常危险的。很多泻药含蒽醌成分,过量使用可以造成肠壁神经损伤,肠功能瘫痪,还可能引起结肠黑色素病,也就是老百姓所说的“肠子变黑”,甚至造成女性月经紊乱和流产等严重后果。见下图:


以上认识误区,请大家留意,积极进行预防和治疗 如果病情不重的,可先参考下面前两条进行自我饮食及生活方式调节,相当一部分会有改善;如果仍无效,强烈建议这部分患者首先明确病因,可行肠镜、钡灌肠、结肠传输实验及排粪造影等检查。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1
|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