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肚子疼别大意,这种病妈妈要警惕!
2017年10月29日 【健康号】 刘同同     阅读 16773

2岁以内的宝宝由于肠胃娇弱,肚子疼引起的莫名的哭闹是妈妈们头两年最常见的事。由于常见,很多妈妈也就经常对此不会太过留心。


很多妈妈也许都听过肠套叠,但是也往往没什么概念。殊不知,危险的肠套叠就是潜藏在这种最常见的“肚子疼”中最危险的一种“急症”。和普通的“肚子疼”不一样的是,肠套叠来的凶猛、后果严重,如果没有及时发现治疗,等到套入的肠管坏死、穿孔,有可能导致腹膜炎,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妈妈们一定要学会辨别,一旦察觉异常及时送医治疗。

当危险来临,你真的知道怎么辨别吗?

什么是肠套叠?

肠套叠是一部分肠管套入相邻的肠管之中,发生堵塞引起肠道梗阻,是2岁以下宝宝最常见的腹部急症。其中,又以6~12月龄最多见,肥胖健壮的宝宝更易突发肠套叠,男孩发病率比女孩高,妈妈们要尤为注意。

当宝宝突然有以下反应时,应格外引起重视:

1)腹痛引起的阵发性哭闹

小宝宝不会表达腹痛,通常是间断地出现突然的哭闹,同时还有可能双腿向胃部弯曲,在哭闹过后,孩子往往又会出现一段没有腹痛,甚至没有一点腹部不适的时间,像这样反复,规律性发作。


2)呕吐

患了肠套叠的宝宝还有可能出现呕吐,开始可能是吐奶或者食物残渣,严重后会带有胆汁,晚期甚至会吐粪便样的液体。


3)血便

当宝宝出现异常后,开始可能会有1~2次正常大便,一般8~12小时后就会出现暗红色血便(称为红果酱样便)。这时宝宝的肠道黏膜已经出血,情况比较严重,要赶紧送医。

关键的“黄金24小时”

肠套叠对于妈妈来说是非常头疼的“急病”,不仅没有任何确凿的发病原因,来的非常突然,而且一旦病情延误,带来的危险性和并发症也非常严重。

关于肠套叠有“黄金24小时”的说法。如果能在发病后的24小时内接受诊断和治疗,大部分患儿只需通过简单的灌肠疗法就能治愈。但如果病程超过24小时,肠管出现坏死、穿孔等情况,这时就必须要接受手术治疗了。病情延误严重的,还可能会引起腹膜炎症、中毒性休克,甚至导致死亡。

护理分阶段要点要记牢

妈妈们还需注意的几个要点:

【送医过程中】

尽量不要给宝宝喂食喂水,减轻胃肠内的压力;

不要给孩子使用止痛药,以免掩盖症状,影响医生的诊断;

注意观察病情的变化,确保自己能够详细地向医生讲述病情;


【治疗后的护理要点】

肠套叠复位后,宝宝可能会排出大量臭气和便便,能够安静入睡,不再哭闹,腹部肿物也会消失。
灌肠复位后,需禁食一段时间。医生会通过输液的方式给宝宝补充水分和营养。


对于术后的婴儿,饮食一定要听从医生的指示。一般可由流质开始,少量多餐,逐渐恢复饮食。开始只给少量温开水,此后逐渐增加奶的比重和浓度。如果是离乳食物的喂养,可在宝宝不吐奶的情况下重新开始。慢慢来,多喂些易于消化的食物,比如豆腐渣、面条等。


要注意的是,肠套叠有再度复发的可能,尤其是在治疗后的24小时内,因此最好至少留院观察一天,待情况稳定后再出院。

如何预防肠套叠

既然肠套叠这样来势汹汹又十分危险,妈妈们当然非常想知道它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在日常生活中又该注意什么来预防它发生呢?


一般认为,婴幼儿期宝宝肠蠕动节律变化较大,本身容易发生肠蠕动紊乱,并且外界引起肠套叠的因素也较多,如增添辅食或食物性质、环境、气温的改变,肠管本身疾病如肠炎等诱发肠蠕动紊乱也会引起肠套叠。


妈妈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加强预防:

平时要注意科学喂养,保持饮食的均衡;

给宝宝添加辅食要循序渐进,不要随意更换;

要注意气候的变化,避免各种容易诱发肠蠕动紊乱的不良因素;

曾经患过肠套叠的婴幼儿还有可能复发,也要引起注意。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