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患者提问,我的肺磨玻璃结节到底是不是混合磨玻璃结节?
对于肺部磨玻璃结节的定义,其实有个重要前提,就是定义的对象是在薄层(0.5毫米到1.5毫米层厚都可以)的CT片子观察,有磨玻璃且有实性的结节叫做混合磨玻璃结节。
那么什么是磨玻璃?什么叫做实性?不同专家有时为何有分歧?
对于磨玻璃磨玻璃指得是密度低于血管支气管的半透明影,就像磨砂玻璃。5毫米以上层厚CT看上去是磨玻璃的,1毫米薄层CT就可能是实性,所以厚层看到的磨玻璃不一定是真磨玻璃。我们目前磨玻璃结节观察CT扫描厚度需要在毫米左右(0.5到1.5)。
抛开磨玻璃的概念,其实肺里面按CT密度来分有两种,一种空气,一种就是实性,空气CT密度最低,CT上全黑的,CT值为-1000HU,实性包括肺泡壁等肺泡里空气以外的东西,也包括异常的增生、肿瘤等,他们实性成份比肺泡壁厚很多,这些实性的CT值都是正的,0到+60HU左右。
那么哪来的磨玻璃呢,就是实性和空气在CT值上的平均化。增生肺泡壁是实性,和空气平均后变成磨玻璃,片子上就是比较淡薄的磨玻璃结节。为什么小的实性结节在厚的CT扫描上变成磨玻璃?比如5毫米厚度CT扫描的情况下,那么2毫米直径的结节会扫描成什么样?CT上看到的CT值是2毫米结节与剩余3毫米空气的平均CT值,就成了磨玻璃。医学影像上的专业术语就是部分容积效应。因此,磨玻璃结节的本质就是部分容积效应所致,实性组织和空气的共同作用形成磨玻璃密度。 大家都知道混合磨玻璃结节大部分都是恶性。
那么怎么知道是不是混合磨玻璃结节呢?也就是说怎么知道磨玻璃密度里有没有实性?这里的实性指的是CT上定义的实性密度,就是病灶以上一段所提到的实性组织为主,空气很少或者没有。
目前有不同方法判断同一个磨玻璃结节有无实性密度。
判断方法
方法一,存在遮挡血管、支气管的非血管结构密度即为实性成分。日本学者的建议
方法二,纵隔窗上磨玻璃结节仍有组织可见即为实性成分。Fleischner协会
方法三,中间窗技术,用鼠标调到肺窗纵隔窗之间,磨玻璃部分消失,部分消失,部分残留,残留的理解为实性 方法四,采用CT阈值法定量判断。
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 采用肺窗判断有无实性成分,一些不均匀的常划归到混合磨玻璃结节,导致评估过度。 采用纵隔窗时,则部分浸润实性病灶会判断为非实性,此时判断实性成分的敏感度降低但特异性增高,可能将部分混合磨玻璃结节错划为纯磨玻璃结节,导致评估不足; 以中间窗判断有无实性成分,采用的窗位尚无共识性标准。
总之,很多结节都能明确是不是混合磨玻璃结节,但是部分结节可能用不同方法判断结果不同。有些结节有些专家说是混合磨玻璃,另外的专家可能说是纯磨玻璃结节,他们都是对的,只是角度的不同。 因此,原位癌在密度上发展过程中会有不同阶段,如果-600HU左右,增生或低密度原位癌;-500HU以下,中密度值原位癌;-400HU以下高密度值原位癌,同时有存在间质浸润可能;-200HU到-300HU以上为实性过度区,应高度怀疑浸润性区域的存在了;CT值0以上,为正的,则明确为实性,-200-0HU在磨玻璃结节中也认为是实性。
上述只提到密度这个诊断点,最终影像诊断仍需结合多个征象分析。
输入帖子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