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热烈祝贺董健教授当选“上海市科技精英”!
2019年05月18日 【健康号】 董健     阅读 8660

5月18日,第十六届上海市科技精英颁奖大会在上海科学会堂隆重举行,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骨科主任董健教授(下图左4)获“上海市科技精英”。

       上海市科技精英奖设立于1989年,每两年评选一届,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表彰奖励在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中作出突出贡献的本市中青年科技工作者”为宗旨,20多年来已形成和完善科技领军人才、中青年高端科技人才的发现、扶持和举荐机制。上海市科技精英评选被市委、市政府发布的《上海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作为实施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开发计划之一,每届当选的上海市科技精英不超过10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医院院长樊嘉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教授,中山医院心研所中心实验室主任邹云增教授曾当选“上海市科技精英”。

      董健教授现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骨科主任、脊柱肿瘤综合诊治中心主任,复旦大学医学科普研究所所长、国家卫计委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上海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是上海医学发展杰出贡献奖和上海市大众科学奖获得者。从事骨科工作30年,完成脊柱手术八千余例,在脊柱肿瘤治疗、骨缺损坏死修复和脊柱疾病防治科普宣传等方面取得众多成果。


      董健教授目前主要的临床工作方向是脊柱外科,擅长脊柱肿瘤和脊柱退变性疾病的治疗。脊柱肿瘤的全脊椎整块切除由日本学者首先报道,被称为骨科难度最高手术,最初需20小时、输血8000毫升。他突破脊柱肿瘤手术治疗的禁区,经过技术改良和器械发明,单节段肿瘤只需4个小时,甚至不输血。在国际上率先报道3个以上椎节复发性脊柱肿瘤的整块切除手术,连续10年举办全脊椎肿瘤整块切除技术全国学习班,培养副主任医师以上2500余人,对该技术在中国的普及起了关键作用。中央电视台《科技之光》栏目突破禁区节目制作了专题访谈。2017年,董健教授的脊柱转移性肿瘤防治工作被上海科教电影制片厂拍摄成纪录片《脊柱上的“拆弹兵”》,在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播出。在脊柱外科国际顶级杂志Spine,Eur-Spine和J NEUROSURG-SPINE等发表系列化论文,介绍中国人的临床经验,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董健教授还担任新近成立的国内首个脊柱肿瘤综合诊治中心的主任。


      紧紧围绕临床难题——骨缺损及骨坏死修复所需的基础条件和关键技术,他带领团队进行了系列化研究,通过体内外实验证实β-TCP可以作为理想的人工骨,目前已在国内外广泛使用,由此以第一完成人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研究成果被哈佛大学、牛津大学等国际著名大学引用。在上述成果的基础上授权多项发明专利并进行成果转化,研发用于脊柱疾病的可降解纳米级生物材料椎间融合器。2019年骨修复最新研究成果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IF=13.325)在线发表。


      在诊治了数万例腰椎疾病患者基础上,董健教授率领团队进行了腰突症等疾病防与治的科普宣传,通过创作新颖化、科研大众化、书籍系列化、科普社会化和推广多元化,形成了一个综合性大型科普项目,以第一完成人获得2014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也是历史上第一个普通医生获得的科普方向的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受邀在新华社、央视、众多门户网站上宣传脊柱疾病规范治疗理念并发表大量科普文章。2016年上海科教电影制片厂拍摄了反映董健教授腰突症防治工作的科教纪录片《守护生命之桥》,2018年上海市科委支持拍摄的科普短片《腰突症的防与治》覆盖整个上海城区的地铁和公交车收视终端。董健教授还拍摄了腰椎保健操,上线一周观看量超过200万次,拍摄的颈椎健身操微视频由央视新闻微博转载,单个网站观看量超过550万次。他还领衔成立了国内首个医学科普研究所,并担任所长。


      董健教授还获得国家卫健委颁发的“中国好医生”月度人物,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师协会和健康时报联合颁发的“国之名医·优秀风范”称号等多个荣誉称号。他还担任中华医学会科普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脊柱外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医师协会骨科分会副会长等学术任职。主持28项国家及省部级基金,经费2000万元。以第一和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88篇,SCI收录95篇,被引1600余次。副主编参编国家教材5部,培养博士43名。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