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颈腰椎的内固定物寿命如何?什么时候需要取出来?
2022年12月24日 【健康号】 张立     阅读 1959

有不少病人非常,颈腰椎的内固定物,有没有使用寿命?强度以及性能如何?作为病人来讲,如何保养?有没有什么注意事项?

作者: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张立

主任医师 临床医学博士


目前的颈腰椎手术,经常需要在我们的体内“放一些东西”, 有不少病人非常关心,我体内放的这些“东西”,有没有使用寿命?强度以及性能如何?作为病人来讲,如何保养?有没有什么注意事项?

的确,作为现代人来说,越来越多的工业技术产品进入我们的生活,这对提高我们的生活水准、改善生活质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这些我们生活中使用的工业技术产品比方说我们买的家用轿车、买的洗衣机、电冰箱、电视等工业产品,一般来说,正常使用情况下,都有个使用年限和寿命的问题,家用轿车还有个使用20年或是多少年可能面临着强制报废的问题;这些工业产品也还都有个平时保养的问题,使用得当,保养良好,往往能够用延长使用年限……,所以,作为患者有这些疑问,提出这些问题应该是非常正常的。

早期的骨科手术是很少放什么“东西”的,比如一百多年前的骨科手术大多是截肢以及病灶的切除手术,后来,随着现代科技以及工业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相关工业技术及产品也越来越多地应用到骨科手术中来。一般老百姓知道得最多的可能就是骨折的钢板内固定手术了,这大概是骨科手术中往患者体内放的最常见的“东西”了。

颈腰椎手术中往患者体内放的“东西”,从骨科专业角度讲,我们叫做内植入物。

颈腰椎的手术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颈椎前路的减压融合内固定手术,包括间盘切除或椎体次全切除,在脊髓和神经根充分减压以后,需要植入椎间融合器、钛网、人工椎体、自体骨、异体骨或人工骨植入,然后需要使用钛板内固定,最后达到椎体之间的骨性融合。


2.      颈椎前路间盘切除以后,采用人工椎间盘置换术,人工间盘就是内植入物。

3.      颈椎后路手术主要采用单开门或双开门的椎管开大成形术,开大的椎管需要采用开门侧支撑钛板固定、钛缆固定、还可以加用异体骨支撑植骨,最后达到开门的门轴的骨性融合,以维持稳定持续的开门状态。

4.      颈椎后路手术采用椎板切除或椎管开大成形术后,某些情况需要采用侧块或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最后达到椎体之间的骨性融合。


5.      腰椎的间盘切除,椎管减压手术后,需要采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椎体间植入椎间融合器,最后也是达到椎体之间的骨性融合。


从上边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出来,颈腰椎的手术大多数是减压融合内固定,另外还有少数的颈椎的人工椎间盘置换手术,其他少见的手术方式,我们就不在这里讨论了。

一般来说,颈腰椎的减压融合内固定手术,手术后2周左右,融合的部位开始出现软组织的纤维性愈合;此后,融合部位的纤维愈合逐渐被骨组织所代替,大概在手术后二三个月左右逐步达到骨性融合;术后半年左右,骨性融合部位的骨组织开始塑形,大概术后一年到一年半左右,达到牢固的骨性融合。也就是说,手术中放进体内的颈腰椎内固定物,在体内起作用的时间,从术后开始到术后大概3个月左右的时间是最关键的,在这段时间里,内固定应当牢固,为骨性融合提供坚实的临时固定的保证;在这段时间里,同时应该辅助以适当的外固定物,包括手术后的颈围领、腰围、颈腰支具等,同时应当减少颈腰椎的过度及剧烈活动,对颈腰椎加以保护,防止内固定物的松动。而到了术后半年至一年左右,最迟到术后一年半左右,一般来说,内固定融合部位的骨组织就已经达到了牢固的骨性融合了,这些内固定物就不起作用了。当然了,由于种种原因,如果最终没有达到骨性融合,这些内固定物必然出现部分的松动或者断裂,最终导致内固定的失败。

所以说,这些颈腰椎的内固定物,其实就是在达到最终骨性融合之前的临时性固定,并不是永久起到固定的作用,最终达到人体自身的骨性融合以后,可以最终重建椎体间的稳定,或者颈椎的后路开门术后可以达到椎板开门的最终稳定。当达到最终牢固的骨性融合以后,这些内固定物就不起作用了。

从上边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得出来,这些内固定物在体内真正起到稳定的内固定的作用的时间大概也就是从手术后一开始到术后半年左右的时间,其中术后大概3个月以内是最关键的。

那么就又有患者朋友关心了,既然术后1年半时间以后,这些内固定物不起作用了,那么是不是应该取出来呢?什么时候取出来合适呢?

多年以前,我们骨科手术使用的内固定物主要是医用不锈钢,医用不锈钢在人体内仍然可能和人体组织可能有些组织反应,因此,骨科四肢部位的手术,如果使用了不锈钢的内固定物,在手术后的1.5年以后,如果骨折已经愈合,是可以取出内固定物的。

但是,脊柱部位的内固定物,再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的过程与四肢部位相比,手术相对复杂。再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的过程,其麻醉和手术操作过程都存在一定的风险,对人体组织会有一定的损伤风险;脊柱部位的解剖结构比较复杂,经历过一次手术后,局部的解剖结构会产生比较大的变化,局部可能有比较多的瘢痕增生,而且脊柱局部有比较重要的脊髓、神经、血管等重要的组织结构,再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物,一来内固定物取出的过程可能会比较困难,二来取出内固定的过程导致重要的脊髓、神经、血管等重要的组织结构损伤的风险可能比较高;而且,现在脊柱手术所使用的内固定物,目前已经淘汰了医用不锈钢,使用的是钛合金的内固定物,目前认为,钛合金的内固定物与人体组织相容性非常好,所以,目前认为,脊柱手术中所使用的钛合金内固定物,如果没有特殊原因,术后的内固定物是不需要取出来的。

那么,脊柱手术后,什么样的情况属于特殊原因?需要取出内固定物呢?

前面讲了,绝大多数的脊柱内固定物都能达到很好的内固定的效果,最后是可以不需要取出来的。极少数情况下,脊柱内固定可能会出现松动、断裂、植骨不融合,某些原因是由于手术操作的问题,某些原因是由于患者骨质疏松,还有可能是由于局部感染等因素,最终导致了内固定失败,这种情况可能就需要取出内固定物了。

还有一种情况,患者当时的脊柱内固定手术是成功的,局部也达到了骨性融合,但是以后由于疾病的进展和变化,需要在原来的部位再次手术,这也可能需要取出原有的内固定物,重新更换内固定物,重新植骨融合,这属于脊柱的翻修手术了。

前面讲了,脊柱的重新再次翻修手术,比第一次手术局部的解剖结构更复杂一些,手术操作难度更大一些,效果可能更差一点,需要更加仔细认真的操作。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1
|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