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已经顶过了!
今晚(2023年10月27日),一架载着第196批援摩洛哥医疗队的航班将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起飞,前往万里之外的摩洛哥。这支队伍中有6名复旦上医人,他们分别是:中山医院骨科主治医师姜允琦、华山医院骨科主治医师高堪达、妇产科医院妇产科主治医师王珏、眼耳鼻喉科医院麻醉科主治医师徐睿、肿瘤医院胰腺外科主治医师肖志文、儿科医院中级烹调师罗会山。
队员们与家人、同事们依依惜别,万里奔赴,跨越山海。
▲
10月27日傍晚,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徐军,各附属医院院领导和医院管理处有关负责同志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为即将出征的复旦上医援摩医疗队送行万里奔赴,跨越山海
今年是我国开展援外医疗工作60周年,10月20日,中宣部授予了中国援外医疗队群体代表“时代楷模”称号。10月18日,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发表题为《建设开放包容、互联互通、共同发展的世界》主旨演讲。在共建“一带一路”十年间,中国与共建国家携手推动“健康丝绸之路”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为构筑全球健康防线作出积极贡献,书写了一个个守护健康的生动故事。多年来,复旦上医援摩医疗队响应国家号召,坚守在这条健康之路上,用实际行动践行大爱无疆的“白求恩精神”。
随着航班启程,新一批复旦上医人将赴摩洛哥塞达特开展为期两年的医疗援助工作,续写中国援摩医疗的新故事。
此前的10月24日上午,一场简短而温馨的欢送会在复旦上医图文信息楼举行。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汪志明、相关附属医院领导、援摩医疗队员,以及医学院相关职能部处负责人出席会议。
“希望以我们的仁心仁术,展现复旦上医医疗水平,讲好中国故事!”作为本批援摩医疗队-塞达特分队队长,姜允琦代表分队做了表态发言。据介绍,医疗队出发之前已做了充分准备,在为期半年的集中培训中进行语言学习,提升业务实战能力。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几个月前,队员们就已与正在摩洛哥援助的前方分队取得联系,提前熟悉了解当地常见病种,医疗工作开展情况和注意事项。在充分沟通交流后,队员们还详细罗列了采买物资清单。目前,相关物资已先行通过海运方式发往当地,为后续援助工作提供物资保障。
“为人群服务一直是复旦上医人秉承的精神,如今,我们远赴海外,能代表国家,为更广大的人群服务,是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我们希望能够因地制宜,在尊重当地医疗习惯和风俗的基础上,尽力提供最好的医疗援助服务,彰显复旦上医人的精神风貌。”姜允琦表示。
“在摩洛哥,你们代表的是医学院和学校,是上海和中国。”欢送会现场,汪志明表示,援摩的两年必将成为各位人生中一段难得的经历和宝贵的财富。他对援摩队员们提出殷切期望,“医疗队在国外是一个大家庭,希望各位队员紧密团结,同心协力。尊重当地文化习俗,在援助过程中展现复旦上医风采。”他也叮嘱各位队员在外期间要保重身体、注意安全。同时表示,学校、医学院和医院都会成为队员们的坚实后盾,支持和保障各位队员无后顾之忧地开展工作。“相信大家一定能勇毅前行、不辱使命,圆满地完成国家派给我们的光荣任务,期待各位平安凯旋!”
复旦上医援外医疗队员始终秉持“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医疗队精神,书写壮丽的复旦援外医疗历史画卷。援外医疗工作也已成为学校对外交流和品牌推广的重要平台之一。
近六十年来,复旦上医广大援外医疗队员牢记党和国家的重托,发扬国际人道主义精神,克服各种生活、工作、语言上的困难,展现出急患者所急的高尚医德、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精湛过硬的业务素质,不仅治愈了大量常见病、多发病,还因地制宜,成功开展多种难度较大的手术,救治了许多生命垂危的病人,赢得受援国上下交口称赞,为增进我国与受援国之间的友谊作出了杰出贡献。
今天,让我们再次向他们致敬!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版权所有:杭州微医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浙B2-20200356 浙卫(03)网审[2014]015号 (浙)-经营性-2014-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