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杀前,她一切如常1
2018年07月10日 【健康号】 张燕妇产科     阅读 9161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个医患故事,内容摘选程蕾蕾医生的《说句心里话》一书。


掀开覆盖的白色大单,她蜷缩在地上,一动不动。从15楼跳下来,绝无生还之理。场面没有预想中那么血腥,只有一股黑色的血液,在脑袋下蜿蜒,流动没多远,凝固了。鞋掉在花坛里,她没穿袜子,足跟骨和距骨生生裂开。真的很冷,呵气成冰。我协助心电图室值班医生把她翻过身来,露出胸口。保安师傅围起屏障。人死了也有尊严,不能这么袒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这些年来,由于职业的缘故,我目睹过很多死亡案例,有感动,也有感慨。时间久了,渐渐变得没那么敏感。生老病死,春华秋实,是大自然的规律。

但是,今天不一样。

她一早醒来,洗漱完毕,跟同病房的病友如常寒暄。然后,走出房间,穿过走廊。值班护士从身边经过,提醒她只穿单衣太冷了。她轻轻谢过,看着护士一路小跑进入病房。然后,她继续往前走,推开消防门,攀上15楼的侧阳台,一跃而下。



她叫李梦洁,是我曾经的病人
我转进医生办公室。两位警察正在一边问话,一边做笔录(非正常死亡需要警察介入备案)。四十多岁的那位与其说沉稳,不如说见怪不怪。倒是二十多岁的那位小警察一脸严肃认真。他把目光转向穿白大褂的我和同事小洪。

“李梦洁是前天入院的,40岁,是一位初中物理老师。两年前在洗澡的时候,无意中摸到左侧乳房有肿块。经过检查,确诊是淋巴瘤。”

“她得了肿瘤?恶性还是良性?”小警察抬起头来确认。

“算恶性。”我简单地给两位警官介绍了一下淋巴瘤。

淋巴系统是人体的免疫屏障。当病毒侵入人体、发生感染时,淋巴结会肿大疼痛。比如喉咙发炎时,在下巴颏的下面可以摸到肿块,那就是肿大的淋巴结。炎症消失后,淋巴肿块也会自然缩小。
而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结和淋巴组织的肿瘤。表现为淋巴结肿大和局部无痛肿块,还会伴有发热、出汗、不明原因的消瘦。因为淋巴瘤是全身淋巴组织的一部分发生了病变,所以,单纯切除不能解决问题。主要采用化疗的方式。 


化疗药物引起的心肌受损大多不可逆转
“生了肿瘤,绝望跳楼。”小警察皱起眉头,“不对啊,这不是心内科病房吗?得了淋巴瘤干吗看心脏?”
这个问题问得挺到位。

“她在半年前出现胸闷、气短的症状,休息充足也没得到改善,就去肿瘤科复查,发现心脏出现了问题。”我解释道。

“是化疗损伤了心功能。”小洪进一步补充。

“因为治疗肿瘤,把心脏搞坏了?”小警察一脸难以置信。

“对的。”我跟小洪同时点头。

化疗是一种全身治疗的手段,无论是口服、静脉给药还是体腔给药,化疗药物都会随着血液循环遍布全身。对于淋巴瘤,化疗是首选治疗方法。

化疗药物的治疗原理无外乎是毒杀肿瘤细胞,但其对肿瘤细胞的特异性识别并不是很精准,因此,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在控制肿瘤的同时,也会损伤自身组织,病人会或多或少出现一些毒副作用,最常见的有脱发、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以及肝肾功能损害等。

除了这些较为常见的不良反应,特定的化疗药物会对特定的器官产生毒性作用,譬如治疗淋巴瘤的蒽环类化疗药物,其心脏毒性就很明显。采用蒽环类药物化疗后,超过一半的病人会出现心肌受损。采用该药治疗后长期存活的病人,其患心力衰竭的风险比正常人增加15倍,患冠状动脉疾病的风险增加10倍,因心血管相关疾病死亡的概率增加8倍。

因此,一些淋巴瘤病人尽管化疗效果很好,时间长了却会因为化疗药物的心血管副作用再次走入医院。

“唉,你们这些医生,怎么能把人搞成心力衰竭才治疗呢?应该提前给她想办法呀。”旁边一直默不作声的老警察忍不住发言。

“我们怎么没有想呢?”小洪反驳他,“问题是,这种药物引起的心功能损伤是一点一点发展的,等病人自己感觉到不舒服,或用常规检查方法比如心电图和心脏超声发现问题的时候,往往已经来不及了。”

我补充道:“是的,而且很多病人和家属,甚至很多肿瘤科医生,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也不够,以为只要控制住肿瘤就行。实际上,现在治疗肿瘤的各种手段,像化疗、放疗、免疫抑制剂治疗等,都或多或少对心血管系统有副作用。”

蒽环类化疗药物会引起心肌细胞死亡,跟心肌梗死引起的一小片或者一大片心肌细胞死亡不一样。药物毒性导致的是弥漫的心肌细胞局灶性凋亡,一开始心脏整体功能下降不明显,但这种毒害会持续发展,日积月累,最终导致心力衰竭。

这种药物引起的心肌毒性十分隐匿,等病人感觉到心脏不舒服再去就诊时,往往为时已晚,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所以,肿瘤化疗病人在接受药物治疗的同时,也要密切监测心功能,不能忽视肿瘤之外的血液生化指标的检测。

“那,她的心脏能治好吗?”小警察一边写一边问。

“不知道。”我跟小洪同时摇摇头。

我解释道:“心功能下降能不能治好,得看病因。蒽环类化疗药物引起的心肌细胞损伤不可逆转,目前还没有很好的对症治疗方法,所以,尽管李梦洁是轻度心力衰竭,我们也没有十分把握治好她。有一些人即便用了药物,病情还是会加重。”

“估计她觉得得了肿瘤,心脏问题也没什么好的治疗办法,一时想不开,就跳楼了。”老警察总结完毕,开始收拾本子,“女人就是太容易钻牛角尖。”

小警察跟着站了起来:“麻烦大家了,我们这边结束了。不过,病人生了肿瘤,最后却死在心脏问题上,连你们中山医院都没办法,说不过去!” 


医生看病三法宝:语言、药物、手术刀
李梦洁来看病的时候,有几次是由一位男士陪同。我对这位男士印象很好,他跟李梦洁年龄相仿,斯斯文文的,我讲话时,他听得很用心。在排除其他病因,确定李梦洁是肿瘤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引起的心脏问题时,那位男士还专门把我提到的几个医学名词记了下来。复诊的时候,他明显做了功课,提出来的问题很在点子上。李梦洁喊他“阿亮”。

蒽环类化疗药物的心脏毒性在李梦洁身上表现得十分典型。她化疗一年多后,上班或者做家务疲劳了,就会反复胸闷、气喘,没有力气,同时伴有失眠。化疗药物的心脏毒性绝大部分发生在第一年,心功能逐渐损伤。她来找我看病的时候,已经是轻度心力衰竭了。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就是心脏这个中心泵的功能衰退,不能担当推动全身血液循环的重任了。中心泵怠工,全身血流积聚,各个脏器都得不到有效的血液供应,轻者运动时出现呼吸困难、乏力并伴有下肢水肿等,重者哪怕静坐不动,也会喘息、全身淤血。

心力衰竭根据程度分为四级,从I级到IV级,渐进加重:

Ⅰ级:病人尽管有心血管病变,但日常活动无大碍,一般的体力活动没有不适感;
Ⅱ级:病人在休息时没什么不舒服,但体力活动多了,如走路久了、爬楼、拎重物,就会出现疲劳、心悸、气喘或心绞痛的症状;
Ⅲ级:病人安静休息的时候还可以,但稍微动一动,就会出现过度疲劳、心悸、气喘或心绞痛症状;
Ⅳ级:病人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休息状态下也会出现各种难受的症状,体力活动后进一步加重。

临床上,很多心脏病人要求医生开检查单测定心力衰竭的程度。其实,心衰的轻重缓急是结合病人的运动耐受情况评估出来的,不是用检查直接测出来的。

李梦洁的心衰不严重,心功能差不多II级。按照常规也就是调整药物、生活规律、加强营养、适当运动,总而言之,暂时没有危险。李梦洁定期来随访,其间药物稍有调整,病情相对平稳,就是有时候看上去比较憔悴。她失眠,我建议她去神经内科看看。

上个星期,她找我看病时说想住院。我说,病情没到需要住院治疗的地步,别住院了。当我门诊结束的时候,他们还候在诊室门口。阿亮很客气地跟我说:“程医生,我们反复考虑后还是想住院,能不能麻烦您安排?”

以李梦洁的病情,如果真要求住院也符合条件,我就给她开了住院单。谁知道,住院第三天,她跳楼了!所以,刚才我站在她坠楼的花坛旁边,心里别提多懊恼了。

人死不能复生,留给亲人的是无尽的哀痛和思念。刚才小洪去跟家属谈话,其实我是特意跟过去的,想对阿亮说点开导的话。当医生的20年来,面对病人和家属,我的话越来越多,几乎快变成个“饭泡粥”(沪语,话痨的意思)。

早在2500年前,希腊“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曾经说过,医生看病三法宝,语言、药物、手术刀。

年轻的时候,觉得每天要回答无数遍同样的问题,口干舌燥,心烦意乱。随着年资增高,越来越有体会,虽然医生也是凡夫俗子,开门也是柴米油盐酱醋茶,但穿上白大褂后身份就不一样了,病人信任你、依赖你,医生的话语能给病人极大的安慰,其所带来的治疗效果有时候甚至超越药物和手术刀。

许多疾病,以现在的医学水平还没有办法了解,更不用说控制了。面对复杂的疾病,我们现在的认知不过是管中窥豹。这时候,医生要从心理上去抚慰病人。在病人感觉走投无路的时候,被折磨的不仅仅是身体,自卑、烦躁、不安,各种情绪相互胶着,他们最渴望听医生说一句,“会改善的,别灰心”。对于家属也是一样。

医生的语言是有力量的,是能传递能量的。

忙忙碌碌一上午,不知不觉快12点了,我、印江和俞明华(两位同事)这个寒假要一起带孩子去东南亚七日游。上个星期就讲好了,今天中午一起去旅行社。

到了大门口,我看见印江正站在那里跟俞明华通话。俞明华同学太不靠谱,上午的门诊还没结束,我跟印江对视一眼,没辙。等我俩办完旅游手续,俞明华还没露面,我只好过去找她一趟。

走到门诊二楼,俞明华的诊室房门还紧紧地关着。诊室门口的小屏幕上,显示她在看最后一位病人,叫柳亮。

终于,病人走出来,仔细地把诊室门关上。一转身,正好跟我打了个照面,这不是陪李梦洁看病的“阿亮”吗?!一时间,千头万绪在脑海里冒出,太多的问题在我脑子里打转。阿亮看到我也愣住了。僵持了几秒钟,他忽然给我深深鞠了一躬:“程医生,辛苦您了!真是对不住,给您添麻烦了!”说完匆匆离去。

我推开门,一屁股坐在俞明华对面。心里又是好奇又是焦虑,但我明白她不会轻易讲病人的情况。憋了半天,实在忍耐不住了:“刚才那个病人找你是不是因为李梦洁?这回你必须告诉我,李梦洁也是我的病人!”
所有顽固性失眠都和精神心理相关
俞明华瞄了我一眼:“李梦洁找你看病的时候,你没发现她失眠?”

“她说了,我让她去看神经内科,咋啦?”我不解。

“她去看了神经内科,但神经内科把她转诊给我了。”俞明华意味深长地看了我一眼,再次重复了她的经典名言,“所有的顽固性失眠,或多或少都有精神心理因素作祟。”

“神经内科把李梦洁转诊给你了?你怀疑她是……”我试探地看着俞明华。

“不是怀疑。”俞明华的语气非常可惜,非常遗憾,非常沉痛,“李梦洁是抑郁症。”

“抑郁症?”我的脑子一下子没转过来弯,“她看上去还行啊,笑眯眯的。”




待续。。。。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14
|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