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胃肠道内不为人知的“赘肉”
2016年07月03日 【健康号】 李沛元     阅读 4584

       随着内窥镜检查的普及,息肉的发现率也越来越高。据不完全统计,在健康人群的体检中息肉的阳性率达到2-3%,而在就诊人群中,这一比例估计更高。息肉是癌前病变之一,目前已经得到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一致认可,但是息肉并不等于癌,并非所有的息肉的最终结局都是癌变。在这个谈癌色变的年代,提高对息肉的认识,既可以避免对息肉盲目的恐慌,同时又能及时处理高危组息肉病人,对于临床工作意义重大。

       息肉,医学上讲,就是黏膜表面突出的赘生物,理论上讲,任何有黏膜的地方都可以出现。胃肠道黏膜面积大,胃肠镜应用普遍,所以胃肠道息肉的检出率在所有息肉检出中尤为突出。息肉以组织学分类为基础,可以分为肿瘤性,错构瘤性,增生性及炎症性息肉。息肉的发病率随着年龄增加,男女之间发病率区别不大。

       绝大部分息肉患者没有任何临床表现,多在常规的胃肠镜检查、钡餐甚至手术中无意发现。少数患者可以出现腹部隐痛、恶心,息肉表面糜烂及出血的可以引起呕血、黑便几便血对于息肉,钡餐、胃肠镜即可诊断此类疾病。

       息肉的癌变率低,但是随着时间的延长癌变率相应增加。同时,息肉部位,大小,形态,有蒂无蒂,数目,病理结果都与癌变率的高低有很大关系。一般来讲,息肉越大,尤其是直径超过2cm的大息肉,无蒂或者亚蒂的息肉,表面不规则,特别是合并表面糜烂及出血的息肉,多发性息肉,病理结果提示腺瘤性息肉或者/和同时合并上皮内瘤变的,癌变率相对较高。相对胃息肉而言,结肠息肉更容易癌变,对于结肠腺瘤性息肉合并重度不典型增生者,癌变率达到25%。但总的来说,息肉的癌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癌变时间往往5-10年以上。

       息肉的治疗,目前主要是内镜下切除巨大息肉或者累及范围较大的家族性息肉患者,无法行内镜下切除的,可以考虑手术切除。有蒂的息肉,可以考虑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无蒂息肉可以电凝、氩气刀、套扎后切除、EMR、EPMR或者ESD切除。对于内镜摘除或者手术切除的病例,均应定期随访,以防息肉再发及复发。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李沛元
主治医师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消化内科
消化内科专业硕士,多年三甲医院工作经验,熟悉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如消化系溃疡,炎症性肠病,肝... 更多
去Ta主页
Ta最近的文章 更多 |

热门文章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