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急性胆囊炎的治疗原则和技术策略01
2019年10月06日 【健康号】 赵刚     阅读 8880

急性胆囊炎(AC)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临床上,轻度和中度AC最为多见,临床症状较轻且易缓解,病理改变多以胆囊胀大、壁水肿增厚为主,急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是其首选的治疗方式。重度AC主要是指病理层面的坏疽性胆囊炎或蜂窝炎性胆囊炎,具有病理改变严重、波及范围广泛、腹痛剧烈且不易缓解、全身炎症反应重、对保守治疗反应差、可危及生命、常需要急诊手术等临床病理特点。近20多年来,随着胆囊结石发病率逐年增加,人口老龄化日趋明显,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发病率的上升,SAC发病率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已成为肝胆外科临床上常见的难点问题之一。在开展LC的早期,SAC的治疗原则是发病早期(72h内)行急诊开腹胆囊切除术,中后期主要以保守治疗为主;但由于保守治疗过于被动,治疗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较多,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PTGBD)在SAC救治中的应用价值受到重视;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提升和经验的积累,加之人们逐渐认识到PTGBD存在适应证受限、常有技术失败、治疗周期长、成本效益比例高等问题,如果患者身体状况允许,技术条件足够,其治疗原则倾向于实施急诊LC。SAC复杂的病理特点决定了急诊LC既具有必要性,也具有困难性,更具有危险性,对手术团队的经验和技术要求高。研究表明,SAC行急诊LC治疗的中转开腹率和胆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的AC,这让许多医师在明知急诊LC具有更多优势的前提下,仍被动地选择保守治疗,使不少患者陷入“急性发作一保守治疗一再急性发作一还保守治疗”的恶性循环。可见,进一步提升SAC的临床处置能力是科学有效地治疗SAC患者的重要前提。本文基于近年来SAC临床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结合笔者团队的有限认识,以临床病理特点为视角,简述SAC急诊治疗原则及技术策略。
重度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病理解剖特征
SAC通常是在长期的胆囊慢性病变基础上反复急性发作而来,其临床病理解剖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胆囊管因结石、水肿、扭曲等原因发生完全阻塞,导致胆囊炎症进程持续,腹痛症状难以缓解。(2)胆囊壁明显增厚,体积明显增大,张力明显增加,胆囊壶腹对胆囊三角乃至肝总管推挤效应明显,甚者,胆囊壶腹可左移至肝总管的前方或后方,甚至是左侧,导致胆囊三角消失。此时,如果常规解剖胆囊三角,技术难度很大,易致肝总管损伤。在胆囊减压后,胆囊张力明显减低,虽然胆囊壶腹左移现象明显减轻,但由于胆囊壶腹与肝总管粘连较重,解剖胆囊三角也是困难和危险的。(3)常伴有胆囊腔内积脓,胆汁内耐药菌株感染率明显升高,导致全身感染症状重,且难以控制。(4)胆囊壁血液循环明显障碍,呈“点状”或“片状”缺血性坏死,重者可并发胆囊穿孔,形成局限性或弥漫性腹膜炎,全身感染进一步加重。(5)当胆囊管内结石嵌顿时间较长,高胆囊张力持续存在,使胆囊管逐渐扩张,缩短,甚至形成Mirizzi综合征,此时,容易将胆总管误认为是胆囊管,如果强行分离胆囊管,易致胆管损伤。(6)胆囊与十二指肠、结肠和网膜之间的粘连较重,而且,常常是致密粘连,腹腔镜下不易分离。(7)胆囊三角及肝十二指肠韧带明显水肿增厚,并常因肿大胆囊壶腹的推压、胆囊管内结石的压迫、组织粘连等因素发生位置上的移位,手术中胆总管、肝总管等重要结构难以辨认,易发生损伤。(8)胆囊周围、肝下间隙、膈下有较明显的炎性渗出和积液,组织水肿也较明显。上述病理特点决定了SAC对抗感染、全身支持治疗等保守治疗的反应通常不佳、易反复发作、常需要急诊手术治疗、手术治疗难度大易并发胆管损伤等临床特点。值得提及的是,在肝外胆道不存在结构变异的情况下,上述病理改变就足以让SAC急诊LC的难度明显增大,并发胆管损伤的概率明显增加;如存在肝外胆道变异、胆囊动脉变异等情况,手术的难度无疑会更大,并发胆管损伤的概率更高。
本文选自孙文兵,国际外科学杂志,2018,45(10)649-652.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赵刚
主任医师
上海市东方医院北院上...
肝胆外科,普外科,胆...
肝胆外科、胆石病、胆囊息肉的外科治疗,专长保胆治疗胆囊良性疾病(胆囊结石、胆囊息肉)手术;... 更多
去Ta主页
Ta最近的文章 更多 |

热门文章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