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疾病科普】神经源性膀胱有哪些分类?
2020年09月25日 【健康号】 李旭东     阅读 8367

【疾病科普】神经源性膀胱有哪些分类?

  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临床表现因人而异,一般分为两类:一是逼尿肌反射亢进(因无抑制性收缩引起),主要表现为患者尿频、尿急及急迫性尿失禁,异常的膀胱充盈感及尿意,部分患者表现为压力性尿失禁。

  二是逼尿肌无反射(患者排尿时膀胱颈部不能或不充分张开),常表现为排尿困难、膀胱排空不全、尿潴留,感觉到膀胱坠胀感,想尿的时候尿不出,严重时充溢性尿失禁,膀胱就像一个坛子,尿液满了就溢出,再严重者出现肾积水等。

  除排尿症状外,还伴有便秘、大便失禁、会阴部感觉减退或丧失。

  神经源性膀胱需要做“尿动力学”检查

  出现以上排尿症状,除了需要做B超检查残余尿之外(不要超过50毫升),最有说服力的检查就是尿动力学检查。

  1、一般尿动力学检查。包括尿流率测定、膀胱压力容积测定、尿道测压、漏尿点压力测定、肌电图等项目。

  2、影像尿动力学。直观的反应出逼尿肌尿道括约肌协调性问题,同时能观察最大尿流率时膀胱逼尿肌收缩情况,膀胱颈口的开放情况,全面动态监测膀胱、尿道的活动情况,直观的、清晰的观察到储尿期、排尿期、排尿后膀胱逼尿肌、尿道括约肌的活动以及两者的协调过程。

  还有一个自我检查的最简便方法:自己试一试在小便的中途能让尿流停止(提肛收缩),如果收缩有力,尿流中断,那么说明想尿的时候尿得出,想憋的时候憋的住;反之,则要高度重视了,该检查检查,该治疗治疗。

  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目标

  首要目标:为保护上尿路功能(保护肾脏功能),减少膀胱输尿管反流,防止肾积水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确保储尿期和排尿期膀胱压力处于安全范围内。

  次要目标:为恢复/部分恢复下尿路功能,提高控尿∕排尿能力,减少残余尿量,减少尿失禁,预防泌尿系感染,使患者能够规律排出尿液,以便从事日常活动。

  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病情具有临床进展性,因此对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治疗后应定期随访,及时调整治疗及随访方案。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