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颈部淋巴结肿大怎么办?
2019年05月12日 【健康号】 徐成志     阅读 12657

淋巴结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人人都有,颈部也有很多淋巴结也积极发挥抵御疾病的作用。但大家常常生病检查出有“淋巴结肿大”就惊慌失措,淋巴结肿大真的很可怕吗?请跟徐医生从常见的颈部淋巴结肿大来了解这一问题吧~

随着网络及多媒体信息的普及,大多数人都知道有“淋巴结肿大”这么一回事,但往往因为缺乏专业的医学知识,常常谈“淋巴结”色变,觉得医生一提到这三个字就跟电视、报纸、网络上说的不治之症不远了。

首先我们要明确,淋巴结不是坏东西,我们每个正常人都有大量的淋巴结,像血管、神经一样,遍布人类全身,具有免疫防御作用,很多疾病影响到人体局部或者全身的免疫状况改变时,都可能造成淋巴结肿大。当疾病轻微时,淋巴结及身体的其他免疫器官共同作用,可以直接清除入侵的病原体(细菌、病毒等),帮助恢复;而病原体较强(某些细菌、病毒甚至肿瘤细胞等)或疾病发展到一定程度,淋巴结不能“轻松应对”时,则会肿胀,加强与疾病的对抗功能并同时起到给身体报警的“烽火台”作用。

像一站烽火台反映一个地方的险情一样,颈部作为血管、神经非常丰富之地,淋巴结分布也很密集,且主要反映头颈部的疾患,正常的淋巴结一般在体表摸不到,而肿大时我们可以在颈部摸到类似黄豆、蚕豆大小甚至更大的肿块。下面,徐医生将根据颈部淋巴结肿大的特点帮助大家认识这一疾病,从而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1.       淋巴结炎:是最常见的淋巴结肿大的情况,大多数为急性,一般3天以内发现淋巴结迅速增大,常常以一侧为主,伴有同侧面部疖肿、口腔溃疡、咽炎等炎症表现。大多数按压有疼痛,触摸可以活动,1~2周之内往往自愈或者抗炎治疗后缩小至消失。少数患者因为急性炎症没有及时治疗转为慢性,或者伴有反复发作的头颈部疖肿、溃疡等炎症,转变为慢性淋巴结炎,多数不痛,但一般不会超过黄豆大小,可轻易推动,慢性淋巴结炎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但随着慢性炎症的好转或者自身免疫力的增强,可缩小自愈。

2.       肿瘤转移淋巴结:颈部淋巴结本身发生恶变的很少,70%~80%是由头颈部肿瘤进展到一定程度转移而来,根据原发肿瘤位置的不同可以为单侧或者双侧,但双侧者一般单侧为主(更大、更多)。一般病程较长,往往超过2个月,淋巴结逐渐增大增多,质地较韧,不易推动,按压一般没有明显疼痛。

3.       淋巴瘤:不常见,但发病率有逐渐上升趋势,任何年龄段均可发病,可伴有低热等全身症状。淋巴结常为无痛性、进行性肿大,可从黄豆到蚕豆大小,中等硬度。一般与皮肤无粘连,早期可推动,进展到后期淋巴结可长到很大或融合,侵犯皮肤甚至破溃。另外,可侵犯纵隔、肝、脾及其它器官,确诊需切取部分淋巴结病理活检。

4.       淋巴结结核、结缔组织病等特异性感染:一般为双侧甚至全身其他部位淋巴结肿大,淋巴结可往往伴有发热、盗汗、消瘦等全身症状,疾病早期淋巴结可推动,随病程进展可出现淋巴结融合粘连、不易推动或者与皮肤粘连、破溃,怀疑特异性感染需行特殊检查如结核T-SPOT实验、病理活检等,一旦确诊再行针对性治疗。

以上是颈部淋巴结肿大最常见的几种情况,当然,大部分患者都是属于轻重不一的炎症导致的淋巴结炎,经过合理休息和规范的抗炎治疗几乎都能缓解,不必过于紧张。对于2周以上不缓解、逐渐变大或增多、按压不痛、不易推动的可疑颈部肿块,考虑有恶性可能的,首先需要通过内镜或者CT、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仔细查找有无头颈部原发肿瘤(如鼻咽癌、喉癌、甲状腺癌、口腔癌、舌癌等),确定原发肿瘤后可行根治性手术及放化疗。对于原发灶不明,又不能排除恶性的患者,可以考虑淋巴结穿刺或者切除活检(一般只需要切除1~2个较大的淋巴结即可),明确淋巴结性质后根据具体病理类型治疗。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1
|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