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性骚扰下的心理阴影
2020年01月20日 【健康号】 储兴     阅读 14292

江南大学附属医院 临床心理科 储兴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不难听闻有关性骚扰的新闻或话题。对此,听众议论纷纷,有的谴责骚扰者流氓无耻;有的则反斥被害人行为不当而引发骚扰者想入非非。一阵闲言碎语之后,司空见惯的话题就很快淡出人们的视野。被害人常羞于启齿,不能倾诉,难以释怀,于是乎看似无关紧要的生活事件,却给受害人留下难以抹去的心理阴影,甚至影响终身,成为难以治愈的心理疾病。
性骚扰作为负性事件产生的有害刺激,能够导致人的应激反应。受害人在经历了警戒期:动员自身应激资源,保持高度警觉;阻抗期:抵抗有害刺激,处于焦虑紧张状态;衰竭期:精神伤害仍不能消除,个体失去自我修复能力,而出现心身疾病。为评价负性事件对个体心身健康的影响,一些学者编制了相关量表,进行标准化测量。最著名的有美国Homes TH和Rahe编制的《社会重新适应量表(SRRS)》和我国杨德森,张亚林编制的《生活事件量表(LES)》。某事件对人的影响大小,用事件刺激总量进行评估,即刺激总量=某事件刺激强度分×事件持续时间分×事件发生次数分。国内大样本的LES研究表明,负性事件的积分越高,则个体承受的精神压力越大;在一年内,正常人群中LES总分不应超过32分,否则99%的人将会罹患各种心身疾病。因此,长期反复的性骚扰对人的心身健康损害极大。在临床心理咨询中,因性骚扰而引起的心理疾病主要有以下情形。
一、与性骚扰直接相关的心理疾病
1.适应障碍。受害人由于在一段时间内或长期处于骚扰者的语言或行为刺激,既无法摆脱,也不敢反抗,甚至不能声张,而压抑、紧张和恐惧,导致对学习、工作或生活环境的适应困难,表现出行为退缩,生活松散,食欲不振,睡眠障碍(梦魇),躯体不适,甚至激惹冲动等异常行为。其中抑郁焦虑情绪最为突出,与性骚扰的频度密切相关,即每当受到骚扰时或过后一段时间,都会表现出明显的情绪低落,紧张恐惧,持续时间可长可短,短期反应(1个月内),中期反应(6个月内)和长期反应(2年内)。随着受害处境的结束,抑郁焦虑、退缩行为等症状就能逐渐缓解。
2.急性应激障碍或创伤后应激障碍。一般而言,性骚扰事件对人影响程度,尚达不到急剧、异乎寻常或灾难性事件的刺激强度,对人造成的精神伤害,不至于导致急性应激精神病(幻觉,妄想,行为紊乱)或创伤后应激障碍(闯入性情景回忆,刺激情景在体验等)。但是,由于性骚扰事件的具体强度、频度不同,且每个人心理应激时的防御机制、认知和应对方式不同,所产生的心理反应也会千差万别,因此不能绝对排除此类精神障碍的发生。
二、与性骚扰间接相关的心理疾病
性骚扰既可能直接导致心理疾病,也可能作为诱发因素,而间接导致其他心理疾病,常见的如神经症,癔症。
1.神经症:是一组与个体人格基础相关,在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下而发病的心理疾病。常见于以下两种类型。
(1)恐惧症。受害者在脱离了性骚扰事件后,尽管时间已经久远,生活都恢复了正常,不再回想那段过去。但是,当其在与其他异性相处,或处于特定环境(闭室、黑暗、拥挤或空旷场所)时,就会出现紧张恐惧,胸闷气促,心跳出汗,并尽快逃避等行为。尽管其知道自己恐惧过分,不合理、不必要,但无法控制。因此而严重影响到社会交往,甚至生活和工作。
(2)焦虑症。受害者在经历了性骚扰事件后,出现了没有特定对象和特定场景,不可预测的惊恐发作(濒死感,失控感,人格解体);或持续的紧张不安,心神不宁,常伴有心慌胸闷,肌肉紧张,躯体不适,坐立不安。患者因难以忍受又无法解脱,而感到痛苦。
2.癔症:受害人有癔症性人格基础(易受暗示,表演夸张的性格特征),在受到精神刺激时,就会表现出癔症性精神症状和/或躯体症状。初次发病与刺激有关,但之后没有刺激或无关刺激,也会反复发作迁延。表现为对曾经是或仍然是创伤性事件有部分或完全遗忘,漫游,自我身份识别障碍,幻觉妄想,幼稚和混乱行为等精神障碍;以及肢体瘫痪、抽出,失音、失明等躯体障碍。
性骚扰对受害者是一种负性生活事件,造成的身心伤害是不容忽视的。因此,作为受害者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给意图不轨者有可乘之机。在受到性骚扰时,应该坚决说“不”,不使其留有幻想。同时要拿起法律武器,保留好证据,对执迷不悟、以身试法者以法律严惩。性骚扰者也应该自醒,对他人可能造成的后果,一旦引起司法诉讼,其自身也将付出身败名裂的代价。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储兴
主任医师/教授
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南院
心理咨询门诊,心理科...
焦虑障碍(含:焦虑,强迫,恐惧)、抑郁症、创伤后应激障碍、精神分裂症、躁狂症。
去Ta主页
Ta最近的文章 更多 |

热门文章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