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女童突然肝衰竭、昏迷不醒!竟是因为喝了爸爸煮的“药”……
2020年09月19日 【健康号】 国敬芝     阅读 7954

导语

听信村里人的“偏方”,认为苍耳子能治鼻炎,她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女儿,险些因此付出生命的代价,福建廖女士谈起此事后怕不已……

“鼻炎发作了就喝些苍耳子水,在我们老家,大家都这么做。”今年5岁多的可可(化名)家住福建武平县,1岁多时,妈妈廖女士发现可可有鼻炎,村里人教她煮苍耳子水给孩子喝。



廖女士发现可可喝完后,鼻炎似乎有所好转。从此,苍耳子水成为给可可治鼻炎的必用神药。



8月22日,可可鼻炎又发作了,廖女士要上班就把煮苍耳子水的事交给可可的爸爸,可可的爸爸就抓了一把苍耳子,煮水给可可喝。



当天晚上,廖女士回家时发现可可精神比较差,一量体温,37.8摄氏度。廖女士到当地卫生院拿了些感冒药给可可吃。第二天,可可更不舒服了,有时嚷肚子痛,东西吃进去一会儿就吐出来。廖女士带着可可去县城的医院,医生说是感冒引起的,开了药。可是,可可精神状态越来越差,昏昏欲睡,还说眼睛痛。



8月24日,廖女士带可可到市里的医院,医生说孩子处于昏睡状态,得赶紧住院。



当晚孩子肝肾功能急剧恶化,医生建议他们转到上级医院,抵达时可可已陷入昏迷。



重症儿科的医生表示,当时可可黄疸非常重,全身发黄,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指标超过9000U/L(正常范围是0-40U/L),出现凝血障碍、少尿,诊断为急性肝衰竭、急性肾损害(3期)、肝性脑病Ⅴ期、脓毒血症等。



8月25日,可可因严重的脑水肿并发脑疝,医疗团队及时抢救,然而可可仍昏迷不醒,但相关指标开始好转。



到第4天,可可紧闭的双眼终于睁开了,肝肾功能明显好转,还会嚷“肚子饿,想吃东西”。目前,可可各项指标已趋于正常,生命征稳定,已转入普通病房治疗。

究竟什么原因让孩子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医生解释:“苍耳子有一定的治疗鼻炎的作用,但苍耳为有毒植物,过量容易中毒,对中枢神经、肝、肾、胃肠道都有损害,须严格遵照医嘱。”

而类似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

神秘土偏方,孩子吃了铅中毒!

今年6月,家住在广东深圳市龙华的林先生(化名)反映,自己的宝宝在五个月大的时候,突然食欲减退,并且出现异常好动的情况。眼看着小宝宝日渐消瘦,全家人都很揪心,近日他们带着小宝宝到医院检查。



检查结果显示,宝宝血液中铅含量每升高达209微克,这意味着,宝宝血铅值超过正常值上限1倍。宝宝铅中毒了,一家人吓得不轻,医生开始给宝宝做排铅治疗。



半个月后,宝宝又做了一次检查,奇怪的是,他的血铅含量不降反升,竟然达到了每升330微克。医生诊断,宝宝不仅有铅中毒,肝功能也受损了。然而,想要排铅,首先就要切断铅的来源。



在医生的再三追问下,林先生突然想起来,宝宝最近服过一个“偏方”。前不久,宝宝开始流口水,奶奶托人从广东潮汕老家搞来“偏方”,这些青黑色药粉用一个小瓶子装着,上面没有任何标志标签,看起来很神秘。林先生说,用手指沾一点药粉,涂在宝宝的舌头上,这样就可以防止宝宝流口水。老家那边的孩子,有不少试过,据说还挺灵验的。



原来问题就出在这“偏方”上。找出了铅中毒来源,医生马上切断铅输入。经过悉心治疗,宝宝的血铅指标明显下降。不过,医生介绍,排铅需要较长的治疗过程。

给幼童喂活蝌蚪,称强身健体!

在2018年,网络流传一段家长给孩子喂食活蝌蚪的视频,视频中碗里不停游动的活蝌蚪,被一口一口喂进孩子口中,家长称:这样吃可以强身健体。



视频中,一位妈妈正在用碗给孩子一勺勺喂活蝌蚪,还哄着孩子说这是小鱼!这位妈妈的说法是:为了给小孩“下火”。偏方说,上了火,喝活蝌蚪能好。



可是,真的是这样吗?



用偏方给孩子治腹泻,结果……

2017年,山东青岛杨女士5个月大的小女儿拉肚子,此时,村里的老人给她推荐了一个偏方。听了偏方后,她就去采了两片新鲜的无花果叶,拿回家用小锅兑水煮了,倒在小盆里,给孩子泡了脚。



没想到洗完脚以后,孩子的脚上就开始红肿,起大水泡,一直痛苦地不停哭闹。见此情形,杨女士一家马上把孩子送到了青岛妇女儿童医院。



医院皮肤科医生们立即进行会诊,确认孩子是化学性灼伤!随后检测孩子的体质,确认是过敏体质。皮肤上出现的过敏反应属于超敏反应,和孩子的个人体质有关系。



经过治疗,孩子的病情好转,但医生说可能还会留下后遗症。



同年7月5号晚上,青岛某医院急诊又接诊了一个来自即墨的10个月大的男孩,男孩的病情与上述杨女士女儿的基本相同,家长也是为治疗孩子腹泻用无花果叶泡脚导致的过敏,他的伤情更加严重,双脚被严重灼伤。



医生表示,他们找医院的相关专家进行求证,大家表示他们并没有听说过无花果叶子煮水泡脚治腹泻这个方子,临床上也无法证明此法的疗效。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3
|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