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脑瘫患者肌张力的降低需有度
2020年12月30日 【健康号】 孙成彦     阅读 11938

痉挛型脑瘫患者需通过FSPR手术降低肌张力,但是如果过分降低肌张力,过度减少了维持姿势的能力,会让患者用更多的肌力去维持姿势,而使患者肌力低的表现更加突出,反而影响运动能力

临床上脑瘫患者的肢体功能障碍往往表现为肢体运动明显减少,手肩向内向下旋转、屈曲或伸展;髋关节不能充分伸展而保持一定程度屈曲;下肢交叉,跟腱紧张导致站立行走时足底无法放平,脚尖着地…… 这些症状主要由肌张力过高所致。

肌张力是肌细胞相互牵引产生的力量,是维持身体各种姿势以及正常运动的基础。人在静卧休息时,身体各部分肌肉所具有的张力称为静止性肌张力。躯体站立时,虽不见肌肉显著收缩,但为了维持站立姿势和身体稳定,躯体前后肌肉亦保持一定张力,称为姿势性肌张力。肌肉在运动过程中的张力,称为运动性肌张力,是保证肌肉运动连续、协调的重要因素。

痉挛型脑瘫患儿肌张力增高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关节强硬,这种异常表现若发生在踝关节则为尖足。因此治疗这类脑瘫患儿时需要通过FSPR手术降低其过度增高的肌张力,缓解肌肉痉挛。

那么,肌张力是不是降得越低越好?

非也!出乎意料的是,肌张力增高对于脑瘫患儿的运动能力又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脑瘫患者如果过分降低肌张力,过度减少了维持姿势的能力,会让患者用更多的肌力去维持姿势,而使患者肌力低的表现更加突出,反而影响运动能力,我曾经遇到过一个患儿,由于肌张力被降得过低,代偿性地表现出孩子的肌力也明显降低,出现所谓的“面条腿”,患儿的运动能力反倒不如从前。这就是我们在治疗过程中为何要强调患者肌张力的降低需有度。 

如何治疗痉挛型脑瘫?

脑瘫孩子肌张力增高加上主动运动减少,使关节活动减少。由于肌张力增高主要作用于屈肌。所以,孩子大腿内侧肌群及小腿后侧肌群在持续肌张力作用下,形成尖足或剪刀步。一般情况下,有尖足不一定有剪刀步,但有剪刀步都有尖足。

以这类脑瘫孩子为例,治疗时需要既能彻底纠正尖足和剪刀步,又能保持适当的肌张力,使孩子在解剖结构上改变畸形状态,以利于进行行走或站立训练,同时由于保持了一定的肌张力,能够相对地维持站立姿势和身体稳定,并保证肌肉运动连续、平滑。

经过多年临床验证,我们认为多学科、多中心合作,对脑瘫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多学科合作,不是做多学科疑难疾病诊疗。更需要在统一的脑瘫疾病治疗理念的前提下,搭建多学科疑难疾病诊疗协作团队。

对于脑瘫患者来说,其肌肉痉挛并非局限于单个肌肉,往往表现为多个肌肉或肌群痉挛,运用FSPR手术(功能性选择性脊神经后根部分离断术)可以达到全面解除肢体痉挛、适度降低肌张力的作用,为其运动功能最大限度的恢复提供了前提条件。

FSPR手术通过选择性阻断脊神经后根(脊神经后根为感觉支,不是运动神经),降低生理反射弧兴奋性,有效稳定且可控的降低肌张力。

在FSPR手术之后,合理地进行一次性肢体多部位的肌力肌张力调整术,再进行必要的围手术期康复训练,可以大幅提升脑瘫治疗的最终效果。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