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腰椎滑脱——一块骨“脱轨”的故事
2021年11月30日 【健康号】 张昊     阅读 8392

她发现自己跳舞开始有点腿疼。起初,她以为腿的钝痛是劳累引起的,站立、弯腰时加重,卧床休息后减轻。可随着时间推移,她发现正常的走路也受到了影响。出门买菜走几百米,臀腿就酸痛得难以行走。李奶奶意识到,一定是出了什么问题。


广场舞“一姐”李奶奶最近很苦恼:

她发现自己跳舞开始有点腿疼。起初,她以为腿的钝痛是劳累引起的,站立、弯腰时加重,卧床休息后减轻。可随着时间推移,她发现正常的走路也受到了影响。出门买菜走几百米,臀腿就酸痛得难以行走。李奶奶意识到,一定是出了什么问题。

在儿子的陪同下,李奶奶来到了医院做检查。医生为李奶奶约了核磁检查,结果显示李奶奶的腰椎发生了“脱轨”而错位。在医学上,这叫做“腰椎滑脱”

何为腰椎滑脱?

腰椎滑脱是由于先天性发育不良、创伤、劳损等原因,造成关节突间连续性中断或延长,引起上位和下位椎体的椎体与椎弓根、横突和上关节突向前或向后的相对滑移。常见部位是第4腰椎或第5腰椎。腰椎滑脱的典型症状是向骶尾部、臀部及大腿后方放射的疼痛,以及久行后的腰部下坠感。

根据病因,腰椎滑脱可分为:

1、真性滑脱:峡部裂型。

由于腰椎的椎弓峡部先天发育异常或急性外伤,导致椎弓峡部断裂而发病。

2、假性滑脱:退变型。

由于腰椎间盘、椎小关节等退行性改变,腰骶角较大、腰椎骶化,腰骶部骨性畸形、腰椎曲度异常等原因导致椎体滑脱。

腰椎滑脱有怎样的表现?

并非所有的滑脱都有临床症状,其取决于脊柱周围结构的代偿能力,继发损害的程度等。

腰椎滑脱的主要症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腰骶疼痛:腰骶部多为钝痛,

极少数病人可发生严重的尾骨疼痛。疼痛可在劳累后逐渐出现,站立、弯腰时加重,卧床休息后减轻或消失。

2、坐骨神经受累:

下肢放射痛、麻木;直腿抬高试验多为阳性,Kemp征阳性。

3、间歇性跛行:

从开始走路或走了一段路程后,出现单侧或双侧腰酸腿痛,下肢麻木无力,以至跛行,但蹲下或坐下休息片刻后,症状可以很快缓解或消失,可继续行走。

4、马尾神经受牵拉或受压迫症状:

出现下肢乏力、鞍区麻木及大小便功能障碍等。

在影像学上可以清晰地看出腰椎的移位,如X线腰椎45°斜位片可见椎弓崩裂征象。

CT可以进一步明确峡部完整性情况,核磁检查可以了解硬膜囊及马尾神经受压情况。

腰椎滑脱应当如何治疗?

并不是每一个腰椎滑脱的患者都需要治疗,需根据滑脱的轻重程度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

腰椎滑脱侧位片示上位椎体和下位椎体发生移位,将下位椎体上缘分为4等份,根据滑脱程度分为四度:

I度:

椎体向前滑动不超过椎体中部矢状径的1/4

II度:

超过1/4,不超过1/2

III度:

超过1/2,不超过3/4

IV度:

超过椎体矢状径的3/4

I度或无明显症状的腰椎滑脱,通过卧床休息、禁止腰部负重、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佩戴支具、适当加强腰背肌锻炼而得到缓解。经过6-8周的保守治疗,症状可得到改善。

Ⅱ度及以上的腰椎滑脱,长期顽固性疼痛或原有疼痛加重,伴有持续的神经根压迫症状或腰椎管狭窄症状,出现马尾神经受压症状的患者,需要采用腰椎管减压、滑脱复位等手术方式治疗。腰椎滑脱手术治疗的目的是解除神经的压迫,融合滑脱的椎体,稳定腰椎。

如何预防腰椎滑脱?

1、锻炼腰背部的肌肉

它是预防腰椎滑脱的根本方法,增加腰椎的稳定性,减少腰椎滑脱的发生几率。

2、避免腰椎负重损伤

减少对腰椎产生损伤和退变的活动,如腰部的旋转、突然蹲起以及腰部负重,就能够减少腰椎滑脱的发病几率。

3、保持健康体重

体重超标会增加腰椎的负担,导致腰椎部位磨损加重,出现腰肌劳损,容易导致腰椎向前滑脱。

4、合理运动

一些运动可以锻炼腰部肌肉,增加腰椎管的宽度和腰椎的柔韧性。如快走、慢跑、骑自行车等,都是预防腰椎滑脱最常见的运动方法。

专家介绍

张 昊 主任医师,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脊柱外科主任。广东医科大学及南方医科大学硕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访问学者,在国外专门研修脊椎手术,具有丰富临床经验。

擅长:

上颈椎外科疾病的诊治,颈椎退变疾病的治疗和脊柱微创技术。开展了深圳市首例寰枢椎脱位经口咽松解、后路固定术,广东省首例颈椎椎体肿瘤En-bloc切除、3D打印定制金属椎体假体重建术。

社会任职:

《亚洲脊柱外科杂志》Asian Spine Journal编委、美国颈椎外科学会会员(CSRS Corresponding Member)、亚太颈椎外科学会会员(CSRS-AP Active Member)、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学会分会颈椎研究学组委员、广东省医学教育协会脊柱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健康管理协会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学术奖励:

主持省部级、市厅级科研8项,发表SCI 5篇、核心期刊20余篇,发表著作3本,参与标准制定一本,专利一项。荣获2014年龙华新区优秀共产党员、2015年广东省医学会脊柱外科分会脊柱外科医生风采大赛“一等奖”、2018年“闪亮龙华人”称号、2018龙华区“五一劳动奖章”、深圳市优秀共产党员,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十佳医师”。获批龙华区首批区重点学科,2016年成功引进深圳市医疗卫生“三名工程”。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