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肿瘤会传染!?一人得了肿瘤,不加注意就会传染给全家人?
2020年02月26日 【健康号】 邱立新     阅读 8688

肿瘤会传染!?一人得了肿瘤,不加注意就会传染给全家人?

新年伊始,本应是一派万象更新的景象,但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打乱了大家的计划。一个多月的时间,全民在家“自我隔离”,传染性疾病的“杀伤力”想必这次的疫情已经向各位展示得淋漓尽致,在这样的特殊时期,仅仅是看到“传染”俩字,大家都会心头一惊。说实话,我来上海这么多年,见过凌晨4点半的医院,见过跨年夜的外滩,印象中都是人群熙熙攘攘,街道车水马龙,从来没有一次见过这么空旷、这么人迹罕至的“魔都”。


传染性疾病带给大家的不仅仅是身体的伤害,更多的还有巨大的心理压力。在一切都还不明确的时候,大家对于这种疾病都会有一种出于本能的恐惧。这种疾病到底会不会传染?通过何种途径传染?等到一切明确,了解传播途径,知道如何预防、如何治疗,大家悬着的心才能放下来。


从这次“战疫”可以看出,未知的危险才是最令人害怕的。今天邱医生想跟大家聊的,也是这样一种令大家异常恐惧的“未知危险”:肿瘤会传染?一人得了肿瘤,不加注意就会传染给全家人吗?这样的疑问,想必都曾出现在每一位肿瘤患者家属心头。


其实,肿瘤并不属于传染性疾病,一般健康人与肿瘤患者接触并不会被传染。只是由于它与传染性疾病存在一些“共同点”,才导致了大家对于它的误解。接下来,我将举3个常见的容易引起大家误解的实例,从而解释一下为什么会有这些误解。


例1

小王的爸爸(老王 66岁)前年前确诊患上了食管鳞癌,今年小王的叔叔(老王的亲弟弟 64岁)也确诊了,都住在同一个村,大家也都知道平时他们兄弟俩最亲近,吃喝拉撒全在一起,老王的弟弟肯定是被老王传染了!


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很多类似上述的情况,家族中的某一位成员确诊患癌,没过多久,另一位“与他关系密切”的家族成员也确诊患上了同一种癌症,单从表明现象来看,的确是很像“被传染了”,但深究起来,原因却并不在此。


老王和他的亲弟先后确诊患癌,起初家属心里也有疑虑,怀疑被传染。经过医生进一步的分析之后,大家心里才算安定下来。针对哥哥与弟弟相继确诊患癌这样的特殊情况,我们详细分析了以下一些原因。


遗传因素:从食管癌的发病分布和流行病学特征可以看出,食管癌受遗传因素的影响极大,指南也有推荐相应的易感基因检测,考虑到二人的亲属关系,遗传因素的比重不可忽略;


年龄:目前中国食管癌平均发病年龄在60~70岁,他俩一个66岁,一个64岁,属于相对较为高危的年龄段;


生活习惯:食管癌属于消化道肿瘤,大家都知道,消化道疾病多与生活习惯存在一定关联,先不说其他,这兄弟二人特别爱喝茶,而且是“烫茶”。刚烧好的开水100摄氏度,直接冲泡茶叶,还没等温度稍降,俩人就一边聊天一边喝得特开心,旁人看了直呼“这是高手!”不仅如此,他们平时也非常爱吃烫的食物(注意是超乎寻常的烫),不烫不吃,还经常开玩笑说“饭要趁热吃”,天长日久,练出了一嘴不寻常的“耐高温”本领。


烟、酒:老王和他弟弟是远近闻名的烟、酒大户,每日烟不离手,酒不离口,除了早餐,顿顿都要喝二两,还经常聚在一起喝酒。


还有一些其他因素,比如从出生到现在二人都生活在同一个村子,日常饮食内容相似,且缺乏健康意识,从未定期体检过......种种原因汇聚到一起,才出现了双双患癌的现象,加之他们正好关系亲密,就造成了“弟弟肯定是被哥哥传染的”这样的误会。



例2

实验室的小老鼠本身没有肿瘤,通过人为“种植”之后,就如预设那样长出了肿瘤,所以,注射肿瘤细胞就会导致得肿瘤,所以,与肿瘤病人频繁接触,一旦接触到肿瘤细胞,应该就会被传染上肿瘤!


在药物试验中,一般动物试验最初的受试者都是小白鼠,但是在自然状态下哪有那么多得了肿瘤的小白鼠呢?还要恰好在肺或者是肝上或者是任意需要试验的部位?几乎没可能。所以,机智的科学家们就想出了给小白鼠“种”肿瘤的方法。通过将肿瘤细胞注射到小白鼠身上,让它们长出肿瘤,方便后续试验的开展。由此,一些人就得出了“接触肿瘤患者/接触到肿瘤细胞,就会被传染上肿瘤”的结论。


先不谈这个结论的对与错,我想告诉大家一个关于给小白鼠“种”肿瘤的操作细节。实际在操作中,为了能把肿瘤细胞成功移植到小白鼠身上,让小鼠长出肿瘤成为某种肿瘤的动物模型。第一步就是需要人为地把小白鼠的免疫器官组织系统给毁掉。为什么呢?毁掉了它们的胸腺,它们的免疫系统就不能正常发育,小白鼠们就失去了免疫力,成为免疫缺陷的动物,这才是所谓的实验用裸鼠。在这种情况下,把肿瘤细胞注射到小鼠皮下,才有可能会长出肿瘤,但这也不是百分百能成功的事。有的小白鼠在注射完肿瘤细胞后,仍然没有长出肿瘤。所以,如果给免疫缺陷、几乎毫无免疫力的小白鼠注射肿瘤细胞,都不一定能够长出肿瘤,那如何能从“小白鼠注射肿瘤细胞就长肿瘤”的试验得出“健康人与肿瘤患者接触就会得肿瘤”的理论呢?由此可见,只要是健康人,免疫系统正常,与肿瘤患者普通的日常接触是不可能“被传染”上肿瘤的。


不过,有一种非常非常特殊的情况,要在此向各位说明,那就是患有免疫缺陷性疾病的人群,与肿瘤患者接触存在一定风险。看到这里,大家可能又在想了,什么是免疫缺陷性疾病?就是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吗?我年纪大了,最近休息也不好,还感冒了,免疫力比较低下,我有危险?刚刚不是才说了不会传染吗?别急,我说的免疫缺陷性疾病,并不是简单的指免疫力低下。举个例子吧,比如感染了HIV病毒(也就是艾滋病毒),患者到了一定阶段,病毒已经破坏了免疫系统,患者失去了免疫力,很容易受到各种感染,而且是严重感染,甚至很容易得肿瘤,最终会因为严重感染和患上肿瘤而死亡。因此,对于患有免疫缺陷性疾病的患者而言,最好还是不要接触肿瘤患者。可以这么理解,像这种患上了较为严重的免疫缺陷性疾病、毫无免疫力的患者,就约等于试验室被毁掉胸腺的小白鼠了。但是大家普通健康人,并不是小白鼠,只要免疫系统正常,真的无需担心接触肿瘤患者就会被传染上肿瘤。



例3 幽门螺旋杆菌(HP)会传染,而它是胃癌的诱因之一,意味着 :和胃癌患者吃饭=会被传染幽门螺旋杆菌=会被传染患上胃癌?


能有这个疑问的患者,肯定还是了解过一些相关知识的,但是理解又得不够全面。首先,值得肯定的是幽门螺旋杆菌确实会通过共用餐具、共同进食等行为进行传播。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一同吃饭,存在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风险,建议尽量避免共同进食,或者采取使用公筷、分餐制等方法,降低风险。但是,大家对于幽门螺旋杆菌也不用过于恐惧,原因在于:

1. 虽然幽门螺旋杆菌是胃癌的诱因之一,且感染者患胃癌的风险是未感染人群的6倍,但是感染幽门螺旋杆菌不一定会得癌。因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胃癌有相关性,但不是决定性的因素。胃癌的发生和发展是由多种因素所共同决定的,包括遗传因素、感染因素、环境因素等,仅仅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还不足以引起胃癌,需要多种因素共同参与。

2. 临床上针对幽门螺旋杆菌的检查非常完备,治疗手段也非常之多。就检查而言,目前临床中应用最广泛及无创的检查为C13和C14呼气试验;胃镜检查,取活组织确诊的时候也顺便查一下有无幽门螺旋杆菌;通过抽血检查血液中是否存在HP抗体(血清方式测试现在医院极少使用了,因患者在治愈之后,血中幽门螺旋杆菌抗体仍存在一、二年,很有可能会测出假阳性)。就治疗而言,目前治疗幽门螺杆菌的标准治疗方案为4联疗法,即:①一个抑制胃酸的质子泵抑制剂,如埃索美拉唑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雷贝拉唑等;②加上2个抗生素,常用的有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或阿莫西林+甲硝唑,或阿莫西林+呋喃唑酮;③再加上铋剂(枸橼酸铋钾,果胶铋),疗程14天。


大家通过这个例子需要了解到的就是:细菌、病毒可能是肿瘤的诱因之一,而且这些细菌、病毒是具有传染性的;但是一定要记住致病细菌、病毒会传染相应的肿瘤也会传染,且感染了这些细菌、病毒不一定就会得肿瘤。目前可以肯定的和肿瘤发生有关的感染,分别是:病毒性肝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幽门螺旋杆菌,EB病毒(EBV)。




病毒性肝炎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我国是肝炎大国,大概有1.2亿人口携带乙肝病毒。我国的肝癌病人大概有90%有乙型肝炎感染史。慢性乙肝患者,发展至肝硬化,最后发展成肝癌。这个就是我们常说的“肝炎-肝硬化-肝癌”三部曲,但是并不是所有乙型肝炎患者都发展为肝癌。


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主要和宫颈癌有关,同时也与肛门癌、阴道癌、口咽癌、外阴癌、阴茎癌、口腔癌、喉癌有关。99.7% 宫颈癌是由 HPV 感染有关、90% 肛门癌由HPV 感染有关、40% 由HPV 感染有关、12% 头颈癌与 HPV 感染相关。


EB病毒(EBV)为疱疹病毒科,疱疹病毒IV型,是一种嗜人类淋巴细胞的疱疹病毒。EB病毒感染主要与鼻咽癌有关,也与某些类型的淋巴瘤(比如鼻型NK/T细胞淋巴瘤、伯基特淋巴瘤)有关;鼻咽癌(NPC)是目前最为明确的与 EBV 感染相关的人类上皮性肿瘤。





Photo by Rakicevic Nenad from Pexels


以上的3个实例,相信已经解开了大部分人的疑惑。最后我再简单的总结一下,肿瘤并不是传染性疾病。要知道,所谓传染,是指一种疾病从一个人身上通过某种途径传播到另一个人身上。传染需要具备三个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大家所“惧怕”的肿瘤患者并不是传染源,没有传染源,何来的传染呢?当然,临床上像例1这样的“兄弟癌”或者是类似情况的“夫妻癌”、“姐妹癌”都是存在的,这并不意味着肿瘤真的会传染。


任何肿瘤的形成都不是在一两天之内,也不是由一个简单的原因所导致,很多巧合性的因素凑在一起,才导致了最终罹患肿瘤的结果。比如:相似的生活习惯、共同的致癌基因、相同的家庭背景、吸烟与被动吸烟、难以戒掉的酒文化、不良的饮食习惯、病毒感染、被污染的环境(水源、空气)等等,综合在一起,都有可能导致患癌。而由“聚集性的亲密关系共有者相继患癌”这种类似传染的现象导出了“肿瘤会通过接触传染给其他人”的结论,不仅因为大家被表象蒙蔽了双眼,没有深入探究其根本原因,还因为大家对于肿瘤的恐惧心理在作祟。以前都是经验医学主导诊治,所以有很多无法解释的现象,诸多巧合凑在一起,最后就被理解成了“传染”。而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进步,各项检查手段也越来越精准且便捷,以往的“未解之谜”也会逐渐被揭露在大众之前,这是一个好的开始,也希望后续大家能够逐步放下对肿瘤的恐惧心理,理性看待身体的每一个变化,相信办法总比问题多。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