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中医的标准
2018年03月25日 【健康号】     阅读 778

一个患者眼中的好大夫,和一个中医爱好者眼中的好大夫,是什么样子的?他们对好大夫的期望,和执业医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是否一致呢?
我们来看看范英志老师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在他眼里,什么才是一个好的中医大夫。

「一个好的中医大夫,首先看他有没有『中道』思想,然后看他是否可以通过『五行生克』的方法论,以及通过『舌脉症』的诊断方式,去把『中道』思想落地。」

范英志在英国的时候,花了很多时间研究「方证相应」。他看了大量的日本经方家的著作,稻叶克、汤本求真、大塚敬节、矢数道明这些名家的书他都看了很多遍,连这些医家书中引用的参考书籍,他都一本本地死磕过。

范英志想了下,拿出他的IPAD,迅速地点了一遍,我看到了一个「日本方证相应」的文件夹,里面全都是PDF版方证相应的书。范英志冲我摇摇头,看了这么多方证相应的书,他觉得没看到框架,全是碎片化的知识。在这个思路下,有无穷无尽的症,需要背诵下来,才能临床使用,少背一个症,或许就治错一个病。

范英志觉得这样还是不对,不成体系。


什么是体系?

范英志想了想说,体系是临床的思路模式,既包括形而上的「中道」体系,也包括接地气的「舌脉症」诊断方式。

一个好的中医大夫,首先看他有没有「中道」思想,然后看他是否可以通过「五行生克」的方法论,以及通过「舌脉症」的诊断方式,去把「中道」思想落地。

这才是好的中医思维模式,才是一个完整的体系。

中医的终极问题是什么?

我让他给我细讲讲什么是「中道」,范英志反问我——你说中医的终极问题是什么?

我只能等着他自问自答。

范英志说,中医哲学,是从万物抽象出来规律,去寻找和表达「中道」。「中道」这个词太过抽象,儒释道三家几千年来都在不断试图表述什么是「中道」。

但其实《黄帝内经》里讲过,从一到九这九个数字,被称作「至数」(至数指终极的意思),高度概括了「天地人」的三者关系,也蕴藏了对「中道」的终极解释。本质上,这九个数字是中华文明的核心思想。

在九个数字里,「六」代表的是「律」。「五」代表的就是「中道」。

再具体点讲。中医讲的阴阳,是表达一种客观状态,阴是「不及」,阳是「太过」,阴阳其实就是「六律」。「六律」是客观规律,比如在人体,有生理的规律,有病理的规律;在自然界,有太过的规律,有不及的规律。但是这些客观规律是怎么流动起来,形成这个世界变化,形成我们人体的健康与否的状态呢?

是通过「五行生克」的方法论,去实现这个流动,去找到阴阳平衡的状态。

这个阴阳平衡的状态,就是「中道」。

范英志在学习日本经方家的理论过程中,慢慢地认识到他们的局限。日本的经方家不用「五行生克」的方法论去指导临床,仅仅是从「方证相应」里不断总结症状,以及通过腹诊佐证(腹部按压诊断),医生的思路,很容易走偏。

比如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方子,既包括治寒,也包括治热。如果医生脑子里不能抽象出来一个中道,就没有办法做出判断。厚朴麻黄汤、泽漆汤、栀子豉汤、白虎汤、百合地黄汤、小柴胡汤,等等,其实都可以治疗温病。怎么去使用这些方子,大夫的思路应该是看生病的人,而不是病的症状。

范英志觉得,中医本质上要关注的,是病人怎么才能回到阴阳平衡的「中道」状态,而不是怎么消除症状。人活着要「合道」,去追求阴阳平衡的状态。《黄帝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正气存内的意思就是,正气在「中道」里。

这就是「中道」思想对临床思路的指导作用。



怎么理解五行生克的方法论?

那么,怎么理解五行生克的方法论呢?我接着追问。

这是一个好问题,范英志笑着说,「中道」要从「五行生克」的方法论中求解到。

想运用「五行生克」,首先要了解每个人的个人体质。《黄帝内经》里有阴阳二十五型人,这其实是对人们不同体质的表述。面对不同体质,中医怎么去运用「五行生克」治疗呢?

比如针灸里「五腧穴」的配伍原理,就是一个典型的对生克关系的判断,从而求得平衡状态。

五腧穴,指人体的穴位,是可以按照「木火土金水」来归类的。比如说,「木生火」「这个五行关系,如果火不足,中医针灸大夫会选用木穴来补火」,所谓的「虚则补其母」。如果火太过,中医针灸大夫会选用土穴去泻火,所谓的「实则泻其子」。

640(7).jpg

具体放到人体体质来说,比如肝木太过的体质,遇到陌生而黑暗的环境,这个人可能心中比较容易恐惧和疑惑,易做恶梦。这样的体质,要用五行中属「火」的穴位来平衡,比如选择脚上的「行间穴」。火一进来,对太过的肝木,就可以有个疏泄的出口,与此同时,被肝木克的脾土,就能「虚则补其母」,得到补益。

经典的《金匮要略》和《辅行决》,也都生动地运用了五行生克的思想。《金匮要略》里说「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这就是木克土。「见肺之病,知肺传肝」,这是指金气之邪克传肝木。

《金匮要略》「咳嗽篇」部分,张仲景用了那么多次麻黄,怎么去看待他选取这味药呢?麻黄是青龙汤的主药,是肝木的象,张仲景一定考虑到肝阳内郁化火是咳嗽的一个致病因素。

同样的,《金匮要略  水饮篇》中,可以看到很多见心之病,知心传肺的运用。这是对火邪克传肺金原理的运用。

这个火克金的原理,在《金匮要略胸痹篇》中,能看到张仲景就用了很多清肺化痰浊的药,因为胸痹同时包括了心和肺,包括了这个生克关系。

再举例来说,《金匮要略妇人病篇》里,你会发现张仲景的思路上,用了很多疏肝的药去处理妇人月经的问题。妇人排卵期是春生的木之象,而妇人的月经期相当于秋收的金之象。

见金之病,知肺传肝,所以首当疏肝。所以治月经病,首要考虑疏肝。

这就是用五行生克的思路去分析和判断。

范英志喝了口茶,来,咱们接着说「舌脉症」。

640(8).jpg


「在中医诊断里,舌、脉是提供情报的间谍。如果只看症,医生的判断就容易走偏。」  

这些年来,范英志一边总结「中道」体系,一边在临床中,越来越重视舌脉症三者关系。

在英国时候,他觉得自己辨证还是不够细致,依然没有脱离开方症相应的思路。

他举了个例子。

比如都是手脚冰凉的症状,中医大夫可以判断是阳气内郁造成,也可能判断是虚寒造成。如果是虚寒,就使用温阳的药;如果是少阳的阳气内郁,仲景的经方四逆散(柴胡、枳实、炙甘草、白芍),四味药没有一味是温阳的药,却也能使郁结的气打开,解决这个手脚冰凉的问题。



大夫怎么才能找到正确的病机?

范英志说,中医有句话叫「大实有羸状,至虚有盛侯」(指病机的本质为「虚」,但表现出某些「实」的临床假象)。如果只是根据症状做判断,药可能就会开错。

伤寒论里不是没有方证相应,比如小柴胡汤证中,往来寒热本来就是虚实夹杂的表现,这个症状本身可以说明病因的问题,所以「但见一证」,就可以运用小柴胡的方子。

但绝大多数情况,一定要「舌脉症」三者并用。

没有舌,无法看病的寒热,以至于无法判断津液情况,也无法明确问题出在卫气营血的哪一层。而脉的搏动变化是气机的变化,没有脉,无法断病的深浅。

范英志又拿《孙子兵法》给我做比喻。

当年廉颇和秦将白起打仗的时候,廉颇守城三年双方还是胶着状态,赵王精神上扛不住了。这时候秦兵的间谍开始散布谣言,说廉颇这么烂,秦兵就怕赵王把廉颇换成赵括。谣言传到赵王耳朵里,正合了赵王的心思,果然把廉颇换成赵括。赵括这个人天性骄傲,犯了轻敌的错误,一上阵40万赵兵被屠,赵国亡国。

范英志说,你看,战场上日费千金,难定胜负。这个时候,如果有间谍,给出真实的情报,攻守胜负就更容易看得清楚。在中医里,舌、脉就是提供情报的间谍。这就是舌、脉、症三者合参的重要意义。

基本上,我的诊断思路就是这样,中道,五行生克,舌脉症,一个都不能少。范英志笑着说。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