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神经纤维瘤科普2:I型神经纤维瘤的发病机制是?会恶变么?
2020年01月02日 【健康号】 王智超     阅读 12527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 门诊时间:每周五下午 门诊9楼 神经纤维瘤专病门诊

NF1是由于位于染色体17q11.2 的NF1基因突变。神经纤维瘤蛋白是由该基因编码的蛋白产物,在脑,肾,脾和胸腺等许多组织中表达。它属于鸟苷三磷酸水解酶(GTP酶)激活蛋白(GAPs)家族,其刺激ras p21家族中的内源性GTP酶活性(21kD大鼠肉瘤病毒致癌基因同源物)。Ras激活许多信号传导途径,包括干细胞因子(SCF)/ c-kit信号传导,雷帕霉素的机制靶标(mTOR)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途径。


NF1基因突变导致蛋白质难以生成或功能降低,导致一系列广泛的临床发现,其中包括NF1相关肿瘤。该疾病是完全外显的。然而,NF1的表达变化很大(如,该病的严重程度及典型表现在家族之间和家族之内均呈现多样性)。体细胞中NF1位点的突变或杂合性缺失与种系NF1突变相结合,导致NF1病变如假关节和神经纤维瘤中神经纤维蛋白表达的完全丧失。因此NF1起肿瘤抑制基因的作用。


在受影响的个体中已鉴定了数千种不同的致病性NF1突变。在具有NF1基因的小突变(小于20个碱基对)的患者中已经证实了几个明显的基因型- 表型相关性。在大多数病例中,c.2970-2972 delAAT(p.M990del)突变与非常轻微的表型相关。与大多数截断或阻止神经纤维蛋白形成的其他突变不同,这些患者不会生长神经纤维瘤。在密码子1809处具有各种氨基酸取代的患者(其通常编码精氨酸)也倾向于不生长神经纤维瘤但可能具有牛奶咖啡斑点,智力残疾和努南综合征样特征。“脊柱型神经纤维瘤”的表型的NF1患者,具有内部和椎旁神经纤维瘤但皮肤肿瘤很少,往往发生了剪接或错义突变。


大约1%至5%的NF1患者具有较大的基因缺失,包括1.4至1.5 Mb的DNA以及整个NF1基因。这类患者发生智力损伤、发育迟缓、面部畸形,皮肤神经纤维瘤早期出现、结缔组织异常的概率较高。与NF1邻接的SUZ12基因的缺失,似乎也增加了恶性外周神经鞘瘤(MPNSTs)的风险。


节段性NF1是由于后合子中NF1基因突变形成体细胞嵌合体。这导致一些细胞具有两个正常的NF1基因,而其他细胞含有一个突变的NF1基因。在大多数情况下,患有节段性NF1的患者亲属并不患病。当具有局部NF1并且在体细胞和性腺组织中均具有嵌合性的成年人将突变传递给他的子女时,该后代将在他/她的所有细胞中携带NF1突变并且不会患节段性疾病。已经描述了罕见的个体仅具有种系镶嵌性而没有明显的躯体特征。


如果需要进行评估,请大家每周五下午,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新门诊大楼9楼挂号神经纤维瘤病专病门诊,进行评估和诊断。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