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骨关节疼痛未必是“真”病
2019年11月25日 【健康号】 梁东风     阅读 8518

1.中国老年人焦虑抑郁高达13%-30%

老年人容易焦虑、抑郁,这里所指的不一定是确诊的焦虑症或抑郁症,也可以是尚不满足焦虑症或抑郁症诊断标准的焦虑或抑郁状态。一些老年人容易心情压抑、郁闷、极端易怒或烦躁,常因小事大发脾气……糟糕的是,老人对焦虑抑郁情绪“倾诉”和“发泄”的途径不如年轻人多,日积月累,逐渐成为吞噬他们身心的负能量和毒素。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风湿科梁东风

世界范围内的调查发现,老年群体中,有抑郁症状约占30%。我国一项调查也发现,有抑郁症状的老年人约13%-30%。

退休后出现的心理落差、子女常年不在身边、丧偶、社会交往减少、逐渐变差的身体状况等因素是老年人产生焦虑、抑郁的常见原因。

2.焦虑抑郁者更容易感到“痛”

老年人常出现关节、肌肉和颈腰背痛,最常见的是膝关节痛和腰痛。关节、肌肉和椎间盘等结构的退行性变导致的骨关节炎、肌肉筋膜劳损和椎间盘突出等疾病是此类疼痛的主要病因,同时,业已存在的或伴随慢性疼痛而出现的焦虑、抑郁也是慢性肌肉骨骼疼痛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可以激活下丘脑杏仁核,导致对疼痛的感知增强和放大。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疼痛发生率约为65%,疼痛可发生在头部、颈部、背部、胸部、四肢/关节、骨盆、腹部以及全身各处。

骨关节等疾病可以造成关节软骨的磨损、肌肉的劳损、椎间盘对脊髓的压迫等,这些会引起局部的炎症继而出现疼痛,如果同时存在焦虑或抑郁,这种疼痛感会被增强和放大。

更关键的是,慢性持续性的疼痛反过来也会加重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这种“骨关节疼痛”和“焦虑抑郁”之间的恶性循环常令患者痛苦不堪。

焦虑、抑郁不仅加重疼痛感觉,还常导致多种躯体症状,如:肢体麻刺感、怕风怕凉、失眠、多梦、记忆力和注意力减退、疲乏、头痛、头晕、耳鸣、胸闷、心悸、食欲减退、腹痛、腹泻、便秘、尿频、尿急等。患者往往感到身体到处都是毛病,经常到医院各个科室去就诊,做了多种化验和检查,不过检查结果往往都是正常或仅轻度异常。

此类患者的各项风湿免疫学化验多为正常,骨关节的影像学检查常仅发现“关节轻度退变”、“轻度骨质增生”、“椎间盘膨出”等,病变往往并不严重,但患者症状明显,这是此类患者的共同特点。

3.多处疼痛要想到“纤维肌痛”

有些患者的疼痛部位较多,如颈腰背部、四肢关节和肌肉筋膜等全身各处,往往伴有较为严重的疲乏无力、睡眠障碍、怕风怕凉、思维迟钝和记忆力下降等,此时要考虑到他/她是否出现了“纤维肌痛”的情况。

纤维肌痛,又称纤维肌痛综合征,是一种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的以全身多处疼痛及明显躯体不适为主要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常伴有疲劳、睡眠障碍、晨僵以及抑郁、焦虑等神经心理症状。

该病发病率较高,普通人群中患病率为1.2%~6.4%,女性更多见,在风湿性疾病中发病率仅次于骨关节炎。

焦虑、抑郁等原因可以导致各个年龄段人群发生纤维肌痛,而在老年人中,常和慢性骨关节疾病并发出现,也使临床症状变得更加复杂,容易忽视纤维肌痛的存在而单纯诊断骨关节的器质性疾病,造成对疾病的漏诊而延误治疗。

4.疼痛程度和病变不一致时,要注意了

临床上,常发现一些老年人的器质性疾病,如骨关节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并不严重,却有明显疼痛,疼痛程度和病变程度明显不一致,此时需考虑到是否存在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因素。

如果了解到其确实存在一定程度的烦躁和情绪低落的负性情绪,应考虑其疼痛很可能与此有关,在治疗骨关节器质性疾病的同时应注意心绪调整。

老年人生活上宜常与亲朋好友分享经历,主动寻求帮助和支持;也可以经常参与一些社交活动,和社区里的其他老人们下棋、聊天、打拳、跳舞等;如果身边缺乏这样的亲朋好友,可寻找心理咨询师倾诉心声。

轻度适中的规律运动,健康合理的饮食搭配同样能帮上不少忙,关键是让自己充实,和外界多互动,才能让抑郁情绪一扫而空。

如果一般的心理疏解效果不明显,则有必要在医生指导下加服抗焦虑抑郁药物,常能使疼痛明显缓解。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梁东风
副主任医师
微医工作室
风湿免疫科,风湿科
脊柱关节炎(包括强直性脊柱炎等)、类风湿关节炎、纤维肌痛、“产后风湿”、周身疼痛和怕风怕凉... 更多
去Ta主页
Ta最近的文章 更多 |

热门文章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