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病理报告上的钙化和钼靶钙化的区别
2021年05月17日 【健康号】 孙建     阅读 9403

病理 钙化 钼靶 B超 乳腺 乳房 乳腺癌 恶性 良性 纤维腺瘤

       临床上常有患者对病理报告上的钙化感到疑惑,担心是否有问题。如果这是因钼靶看到钙化做钙化灶活检术的患者,一般不大会有这种担心。多是因B超发现的结节等其他原因的切除手术,术后意外发现标本中有钙化,因此担心。知道钙化需要重视是好事,说明很多女性对于乳腺疾病是有点科普常识的。

       乳腺的钙化很常见,基本上是草酸钙或磷酸钙盐沉积。成因复杂,通常与乳房组织的异常代谢有关,也和乳腺细胞的坏死凋亡及分泌有关。大家不必要掌握。重点是钙化的象征意义,一般细小密集不规则的钙化是癌的可能性大,粗大单个或弥散的钙化常常是良性。钼靶是检查钙化最常见的工具,也是目前最好的工具。这些是在乳腺科普里常见的内容,下面说些不常见的知识。


一、钼靶检查钙化不是万能的

       钼靶看钙化是B超、钼靶、磁共振,乳腺影像三大件里最敏感的,这点毫无疑问。但钼靶看钙化的敏感度还是有极限的。临床上常见对着同一张片子上几个很小的半明半暗的亮点,不同的临床医生观点不一致,有的认为是钙化,有的则反对。放射科医生可以在读片软件上看更大的图,且对比度和亮度可调节,这方面好多了,但依然会有类似的判断分歧。于是就可能有术前B超发现肿块手术,术前钼靶并没有发现其内有钙化,但术后病理报告发现钙化这种情况发生。

       还有一种情况是,钙化区域位于钼靶检查的盲区,如乳腺内侧近胸骨边缘且深达胸肌表面,钼靶检查时夹不到该区域,尤其是对于小乳房的女性。但该区域由于B超显示结节而手术,最后病理显示有钙化。

       一般来说,40岁以上女性才体检或门诊检查钼靶。年纪轻的女性之所以不推荐钼靶检查,是由于钼靶对年轻的致密乳房检查效果不好还伤害比较大,不是因为这些患者乳房不会产生钙化(虽然钙化的发生率确实低于年龄大的女性)。如果这类女性术前没做过钼靶,术后病理发现有钙化,就更加不奇怪了。

 

二、“危险”的钙化指的不是钙化本身

       钙化是草酸钙或磷酸钙盐沉积,自身是无机物,绝不可能是癌或纤维腺瘤等乳腺疾病钼靶上钙化的意义在于:不同形态的钙化,往往意味着其“出生环境”处的乳腺组织可能有癌或纤维腺瘤等病变

       病理检查的目的不是分析钙化灶的化学成分到底是草酸钙(往往是良性乳腺病变形成的)还是磷酸钙(多见于乳腺癌),然后推测其周乳腺组织的病变。而是直接显微镜下看其周乳腺组织里到底是什么病变,同时顺带看到了钙化灶。因此病理取材时就是结合标本钼靶摄片提示病变的最可疑部位,但更主要依赖自己的触摸寻找可疑处,以及多点取材的方法来制作乳腺组织的切片。因此:不管病理报告上的钙化,是术前钼靶所见的意料之中的钙化,还是术前未检钼靶或钼靶没检出的意料之外的钙化,只要其所处的乳腺组织的病变不是乳腺癌就可放心。哪怕术前钼靶所示的钙化的BI-RADS分类(分级)很高,达到4c(癌的风险50-95%)5(癌的风险大于95%),只要手术正规病理规范,最终的病例报告是良性的就是良性(癌的风险0%),恶性就是恶性(癌的风险100%)

       有些患者对于乳房“谈钙色变”,主要就是以为钙化可能意味着乳腺癌。这大概是不规范的科普,或对科普不完整的理解导致的。需要搞明白一点:BI-RADS分类的“I”是影像检查的意思,其对于影像上的病变给出的级别意味着癌的风险的大小。影像诊断不是最终诊断,这样的危险度级别需要病理诊断来做最终裁决。但病理上的钙化,由于已经有其周边组织的病理诊断,因此不再有危险度的提示价值,甚至可以说毫无意义。病理钙化由于不再是“I”所看到的影像上的钙化,就不能套用BI-RADS分类系统,非要生搬硬套就显得滑稽可笑了。


三、钼靶有钙化病理无钙化的情况

       罕见情况下,钼靶显示的钙化在术后病理报告时没看到。这有两种可能。1、钼靶所显示的钙化本来就似有似无,可能是一些过于敏感的放射科医生把一些乳腺组织的纤维化部分当成了钙化,还可能是钼靶的图像对比度和亮度没调节好产生的假象。2、钼靶所显示的小钙化确实存在,但标本在病理科取材主要依赖触摸寻找可疑处,以及多点取材的方法来制作切片。病理取材的目的不是刻意取出钙化,而是取出病变可疑的部位,一般来说二者是吻合的,但也可能偶尔的情况下,恰巧钙化点没取到。这好比小狗跑到马路中央,一辆车疾驰而过却安然无恙,狗从左右轮的中间逃生了,只能说是巧了。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