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婴幼儿湿疹和特应性皮炎宝宝的日常护理
2019年12月24日 【健康号】 魏爱华     阅读 8916

有些宝宝出生不久便患上了严重的湿疹,皮肤瘙痒不止,久治不愈。在湿疹好转后,皮肤干燥、脱皮。短暂恢复后,很快湿疹又会再次复发,反反复复。孩子因为瘙痒,忍受了无尽的痛苦,宝妈在身边操心却又无能为力。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舒畅

这种多于婴幼儿期起病,常年反复发作的湿疹,学名称之为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

有别于普通湿疹,特应性皮炎的患者患病时年龄都很小,常伴有家族遗传的湿疹或过敏史,湿疹常常出现在肘窝或膝盖后方的腘窝(这也是古代称之为“四弯风”的由来),以及颈部、腹股沟等皮肤皱褶处。由于局部皮损反复发作,皱褶处多伴随不同程度的色素沉着。患者多伴有全身皮肤干燥、皮损处有剧烈瘙痒,病情反复发作。这种长在不常见部位的湿疹曾被称为“异位性皮炎”、“遗传性过敏性皮炎”等,因为患者往往具有遗传性的过敏体质(特应性体质),因而后来大家统一称之为“特应性皮炎”。

孩子出现哪些症状,可能是得了特应性皮炎?

1994年,英国医生威廉姆斯(Williams)制定了一个诊断特应性皮炎的最低标准,诊断的要点有下面6项,我们用一张图来记住这个诊断标准:

1.皮肤瘙痒史(粗的黑色三角所指)

2.全身皮肤干燥史(干裂的皮肤)

3.屈侧皮肤受累史(肘窝、膝盖后的腘窝等部位曾有干燥或皮疹)

4.发病年龄在2岁以前(猫咪左爪拿着奶嘴)

5.屈侧皮肤有湿疹(肘窝、腘窝、颈部等部位正患有湿疹)

6.个人哮喘或者过敏性鼻炎病史,或一级亲属有特应性皮炎家族史(流鼻涕的猫咪)

其中第1项为必须,再加上其他5条中的3条或以上,便可诊断为特应性皮炎。

此外,反复发作的面部皮炎、唇炎、过敏性结膜炎、乳头湿疹、手足皮炎,皮肤容易感染(如好发毛囊炎、单纯疱疹等),以及皮肤鱼鳞样改变、毛周角化、掌纹增多、黑眼圈、双下眼睑多发褶皱(Dennie-Morgan褶痕)、颈前多发褶皱、面中心苍白、白色糠疹(俗称“虫斑”)等皮肤表现均提示孩子可能患有特应性皮炎。一些学者认为,婴幼儿早年的脂溢性皮炎(乳痂)也与特应性皮炎有关。

特应性皮炎患者的日常护理

特应性皮炎是一种慢性疾病,可有发作期和缓解期。患者处于发作期时,可表现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等不同类型的皮肤损害,需在皮肤科医生指导下规律用药。

三分靠治,七分靠养。日常精心的护理不仅是特应性皮炎治疗的基石,更是缓解期防止病情复发的重要保障。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主要围绕皮肤屏障的保护、降低刺激物接触的机会等方面来进行,有衣、食、住、洗四大要点。

:选择浅色、纯棉或莫代尔面料的贴身衣物,而非毛绒、蚕丝、化纤面料,以防止诱发皮肤刺激或接触过敏。洗衣时漂洗彻底,尽量不用柔顺剂。平时避免衣着过厚,以免受热出汗导致皮肤浸渍。

:发作期适当避免诱发皮损和瘙痒的食物。如果孩子已经进行过正规的过敏原检测(血清特异性IgE或皮肤点刺试验)且有过敏反应较强的过敏原,发作期应适当减少食用含有过敏原的食物。需注意的是,6岁前孩子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如果只是血清检测提示轻微食物过敏,在缓解期少量添加食用也可诱导孩子免疫系统逐渐建立耐受性,因此并不建议盲目的严格忌口。

:保持环境的清洁、通风和凉爽。室内环境温度尽量保持在25℃以内,以免受热出汗浸渍损伤皮肤屏障;避免室内湿度过高,以免影响汗液蒸发,并增加霉菌等过敏原滋生的机会。毛绒玩具应当经常清洗,带毛皮或者羽毛的宠物要尽量避免饲养在室内。

:洗澡是特应性皮炎患者最要讲究的,洗澡不恰当直接影响皮肤状况。患者应尽量选择淋浴而非盆浴,有条件时用软化后的水洗澡。如果必须盆浴,在浴缸内停留的时间尽量短于5分钟,且水温不宜过热。热水虽然能暂时抑制瘙痒的感觉,但可加重皮肤脂质流失,并进一步刺激皮肤。清洗时尽量使用温和的、无香味的液态清洁剂,甚至是沐浴油或者无泡清洁产品,以避免皮脂过度流失导致皮肤干燥。洗完澡之后,用软毛巾轻轻拍干皮肤,避免反复摩擦,清洗并擦干皮肤后需在3分钟内全身使用无刺激性的润肤产品(即做到“三分钟原则”)。润肤产品应尽量选择霜膏剂(cream),乳液制剂(lotion)往往滋润效果较差,无法有效帮助皮肤屏障恢复。

特应性皮炎发作期的护理

特应性皮炎在发作期往往出现严重瘙痒,伴有红斑、丘疹、渗出,这时除了在皮肤科医生指导下服药及外用药物之外,恰当的使用冷湿敷也十分重要。

对于急性期伴有红肿、渗出、结痂的皮损,可用无菌水、生理盐水、硼酸溶液等浸湿纱布(或是清洁的棉柔巾等敷料),拧至半干正好不滴水,并敷于皮肤受损处,每次10-30分钟,每日3-4次。这种开放式冷湿敷可起到减轻炎症反应、收缩血管、清洁皮肤、吸附过敏物和收敛干燥的作用。

对于皮肤干燥、剧烈瘙痒或较为顽固的慢性期皮损,也可采取湿包疗法(Wet wrap),浴后先于皮肤涂抹大量润肤霜或弱效能皮质醇药物,之后用拧干的湿敷料覆盖皮损,最后在外层再用干敷料或干衣物等覆盖1-2层,每次持续1-2小时,每日3-4次,必要时可过夜。湿包治疗可以迅速增加皮肤角质层含水量,降低皮肤表面温度,阻隔搔抓,并能起到软化角质、缓解瘙痒和帮助药物渗透等效果。

市场上目前也有多种高压罐装的矿泉喷雾,不仅可以直接均匀喷洒方便使用,也保证了湿敷时水的无菌和洁净。一些矿泉中含有的硅酸盐等成分还能帮助缓解皮肤敏感,对于急性期瘙痒明显的特应性皮炎患者也是一种选择。

为什么特应性皮炎容易反复发作?

目前为止,特应性皮炎的确切原因并不完全清楚,但可归结为两大类因素。

从内因方面看,主要是遗传性过敏体质和敏感肤质(皮肤屏障容易受损)。从特应性皮炎的另一个名字“遗传性过敏性皮炎”就可以看出来,特应性皮炎患病的很关键一部分是遗传因素。这种遗传体质因素是我们难以改变的,只能通过精心护理和调整生活方式逐渐去适应

从外因方面看,主要是过度清洗和接触刺激物或过敏物。过热的水、过强的清洁剂及反复擦洗,可使特应性皮炎患者原本脆弱的皮肤屏障受到损伤,刺激物或过敏物将更易进入皮肤内诱发炎症。浴后及时使用润肤剂(“3分钟原则”)有助于维持角质层正常含水量,并有利于皮肤屏障恢复,这也是皮肤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症状的理论基础。

Tip:什么是皮肤屏障?

皮肤表面脂质、角质细胞、细胞间脂质和天然保湿因子这4部分共同参与构成了完整的皮肤屏障。它们滋润皮肤、防止过多水分从皮肤中向外蒸发,也抑制皮肤表面有害微生物生长。特应性皮炎患者其中一项或多项环节较普通人薄弱,若环境不适宜或护理不恰当,可出现病情的发作或复发。

特应性皮炎是怎样发病的?

特应性皮炎具体的发病机制相当复杂,下面这一部分我们推荐给对这种疾病特别感兴趣的朋友阅读。下图汇总了特应性皮炎目前已经有初步研究结论的发病因素。

1.表皮屏障的破坏:

2.朗格罕斯细胞提呈过敏原

3.炎症反应

4.免疫细胞TH1/TH2失衡

5.嗜酸性粒细胞扩大炎症反应

6.细菌繁殖

7.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抓-痒恶性循环)

8.遗传基础(特应性体质)

想了解更多,可阅读本文末尾对发病机制的详细阐述。

小结:

特应性皮炎医学上目前还不能完全治愈,但通过恰当的护理,我们可以做到有效减少病情复发,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家长们需要引导孩子正确认识疾病,适应这种慢性复发性疾病的存在,与之和平共处,在医生指导下对疾病进行科学管理,减少疾病对生活的影响,这也是大多数慢性病管理的核心思想。

*发病机制的详解:

1.表皮屏障的破坏:完整的皮肤屏障能够将机体与外界有害因素隔离,抵抗它们对机体的侵袭和损伤,防止体内营养物质、水分的丢失。对于特应性皮炎的患者,他们的表皮屏障往往十分脆弱,容易受到破坏,稍有不慎,其完整性就会受到损伤,外界刺激物和过敏原便容易进入皮肤,刺激瘙痒相关炎症介质(如组胺和P物质等)的释放,产生剧烈的瘙痒。

2.朗格罕斯细胞提呈过敏原:人体的表皮内有一种特殊的免疫细胞称为朗格罕斯(Langerhans)细胞,它的表面有很多树突状的结构。如果把人体的免疫系统比作军队,那么朗格罕斯细胞相当于军队的哨兵。当它发现有异己分子进入表皮内部的时候,便会把这种信号报告给身体的免疫系统。免疫系统再来决定是否启动炎症反应来清除异物,还是忽略这些物质。由于表皮屏障的破坏,表皮内的朗格罕斯细胞更加容易接触到外来物质,因此它会更频繁地向免疫系统提呈异己物质,其中有一些就是过敏原。这些过敏原将触发免疫系统的炎症反应。

3.炎症反应:炎症反应就像免疫系统在体内点的一把“火”,这把火除了烧掉敌人,也会伤到自己人。过敏原是这样一种物质,它本身并不会对人体造成多大损害,但当出了问题的免疫系统碰到它之后,便会义无反顾地去点火,造成的结果是体内产生的炎性物质和效应细胞大量误伤自身。这便是由过敏引发的炎症反应。对于特应性皮炎患者,由于免疫系统频繁启动炎症反应,因此皮肤表面犹如战场,往往干燥脱皮,伤痕累累。

4.免疫细胞TH1/TH2失衡:患者家属常常会问医生,孩子是不是因为免疫力太低所以患上了特应性皮炎?事实并非如此。人体体内免疫反应的程度主要由T辅助细胞(TH细胞)来调节,TH细胞又分为TH1和TH2两大主要类型。两种T辅助细胞之间相互影响形成一定的平衡状态。其中TH2细胞可以促使体内合成更多的免疫球蛋白E(IgE),这类免疫球蛋白可以识别外界特定的过敏原并与之结合,并触发后续的过敏反应。特应性皮炎患者体内的TH2细胞往往过度活化,使得患者时常处于容易过敏的状态。所以特应性皮炎的问题并不是机体免疫力差,而是免疫系统的不平衡。

5.嗜酸性粒细胞扩大炎症反应:人体的白细胞中有一种称为嗜酸性粒细胞。正常人的嗜酸性粒细胞在血液中的比例很低,而在一些过敏体质者体内,嗜酸性粒细胞的比例会大幅升高。嗜酸性粒细胞和体内识别特定过敏原的IgE结合后,会触发后续的炎症反应,将本来很微小的刺激放大,从而加重了疾病的表现。特应性皮炎患者往往伴有嗜酸性粒细胞偏高,对于常人很小的皮肤刺激也可被放大产生明显的炎症反应。

6.细菌繁殖:皮肤屏障的完整对于抵抗有害微生物的感染是至关重要的。特应性皮炎患者由于皮肤屏障的破坏,使一些有害微生物(如葡萄球菌、马拉色菌、单纯疱疹病毒、软疣病毒等)在皮肤表面大量繁殖,其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具代表性。这种细菌的大量繁殖除了造成皮肤局部的感染,除了影响皮肤屏障修复之外,细菌的代谢产物本身可以成为过敏原,甚至是能引起更强炎症的超抗原,从而加重瘙痒和炎症反应。因此,在特应性皮炎的发作期,尤其是伴有渗出的皮损,清洁、湿敷和外用抗菌剂也是治疗的重要方面之一。

7.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抓-痒恶性循环):人们曾经认为瘙痒是一种特殊的疼痛,但后来的研究表明,瘙痒由独立的神经元感受和传递,与疼痛的神经感受和传导机制并不相同。皮肤受到的刺激被角质层下部的神经末梢感受器所感受可产生瘙痒的感觉。搔抓可以通过神经的抑制机制暂时控制瘙痒,但反而使神经变得对机械刺激更为敏感。搔抓同时也会刺激皮肤,增加皮肤内瘙痒相关炎症物质的释放,带来更为剧烈的瘙痒,形成“痒—抓—痒”的恶性循环。

8.遗传基础(特应性体质):特应性皮炎患者往往有家族性过敏史,可对多种外界物质产生过敏反应,提示这种疾病与遗传性的过敏体质有关。此外,特应性皮炎患者很多有表皮丝聚蛋白结构或功能的异常,这种异常造成了皮肤中天然保湿因子的含量降低;患者皮肤的角质层中神经酰胺含量也明显降低,因此,皮肤脂质屏障脆弱或不完整。遗传基础决定了特应性皮炎难以治愈,这些患者的皮肤屏障较正常人容易损伤,需要长期的护理以防止症状的复发。

(本文图文均由舒畅医师受果壳网及理肤泉蓝气球项目委托创作,原载果壳网:http://www.guokr.com/post/673961/该版本有所改动,转载请注明出处。)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魏爱华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
皮肤科,皮肤科门诊
(1)白化病等遗传性皮肤病基因诊断、产前诊断及遗传咨询。 (2)雄激素性秃发(脂溢性脱发)... 更多
去Ta主页
Ta最近的文章 更多 |

热门文章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