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临证思辨·中医治愈“糖尿病”不是神话
2018年10月10日 【健康号】 杨磊     阅读 8277

导引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糖尿病时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今日于大家分享的的贠克强医师如何在治疗糖尿病方面临证思辨。


糖尿病(以下所论主要指2型)一大部分属于中医“消渴”或“消”“瘅”之病证等,但如糖尿病于其病理过程中缺如典型的“三多一少”症候时,就不能划到这个范畴。糖尿病于其病变过程中可分别表现为尿甘、痹证、风(内)证、眼病甚至痈疽、水肿等形式。虽然这些于西医角度属于其并发症,但于中医而言,可归属于不同之证。

糖尿病的病因,除饮食不节、起居失常外,中医认为还跟生活工作环境、六淫七情等亦有关联。于中医而言,可以说个体不同、病理阶段不同,具体病机也因之不同,有热有寒,有实有虚,有寒热错杂,有本虚标实,虚者阴阳气血,实者病理产物(痰湿瘀浊等)。虽然如此,但大部分糖尿病患者又有一些共性表现,如始终贯穿着痰湿、瘀浊等病理因素痹阻脏腑脉络而气化不畅,出现向心性肥胖,但肢体远端(包括头眼)表现为阴阳气血不通而脉络缺乏煦濡之症状等。

从中医角度分析这些共性表现可知,糖尿病虽于不同的个体、不同的病理阶段具有不同的具体证机,但亦有相同或相似的终端病机。

西医角度的糖、蛋白质、脂肪三大物质以及其他微量元素,中医认为皆属于中焦脾胃所化生和运输的水谷精微物质,因此,中医首先认为,糖尿病是精微物质的运化和敷布出了问题。

什么问题?就是运化和敷布不平衡。

由于全身中心和外围之间脉络因痰湿、腐浊、血瘀阻滞而不畅、不通,导致精微物质(包括三大物质以及微量元素)运化和敷布不平衡,且前后二者互为因果而恶性循环。具体来说,就是由于饮食肥甘厚味、膏粱醇酒而活动大幅减少等各种病理因素,体内痰湿、腐浊、血瘀等滋生不化而淤堵各部脉络,以脾胃为中心的各脏器其气机升降出入因之不达、机体中心和周围远端之间的气化交通亦为不畅,导致水谷精微物质的运化和敷布失却平衡。有些地方过剩,如机体中心部位和大脉管中;有些地方不足,如周围及机体远端部位。该出的不出,如痰湿、瘀浊;不该出的总出,如精微物质(糖和其他微量元素)。这样就形成了机体中脉络不通、中心病理产物堆积和远端气血津精不足的矛盾局面和恶性循环。窃以为这是中医角度2型糖尿病总的病机或终端病机。

因此,中医治疗糖尿病的总则就是:根据患体体质不同、病理阶段过程中具体证机不同(因人因时因证),而施以适宜的方药或其他中医方法,“打通”各部脉络之淤(瘀)滞,清除“障碍”,彻底恢复以脾胃为中心各脏器的气机升降出入功能以及水谷精微物质的运输敷布渠道,“车走车路,马走马路”,留正逐邪,直至机体达到正常“内生态”气化平衡状态。

如果中医治疗方药或方法,符合这个治则,则可使全身脉络通达,患体内的气化功能会逐渐重新建立,随着病理因素或产物的流通排泄,水谷精微物质会重新分配,这样脉管和机体中心中相对多余的精微物质就运化到缺乏部位中去,而逐渐达到新的平衡,整个机体“内生态”也重新达到动态平衡状态,这样,脉管中包括“血糖”在内的精微物质降下来就是顺理成章的事。这就是中医治疗“糖尿病”的机理。

可见,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理论和实践中,不存在“糖”这个概念,而唯有针对“精微物质”的新陈代谢失衡,而解决患体内的根本问题。在中医方药调治过程中,如患体“内生态”正向较高水平的气化平衡状态恢复,而患者自我感觉良好的话,即使“血糖”指标还有波动或处于较高水平,其治疗方向也是有效地、成功的,“血糖”恢复到和患体相适应的正常水平,就是必然结果。这和“血糖”虽然降到“正常水平”,而患体“内生态”病理继续恶化之状况,当有本质区别矣。因此,治疗“糖尿病”,不能单以“血糖”水平的高低来衡量有无治疗效果或效果的大小。一些医者只盯着“血糖”指标或强行降糖的思路和行为,应该引起大家的注意和反思。

由临床可知,只要患者的体质条件不错,病理发展尚处于可逆状态,处方用药对证对机,并且患者遵从医嘱、坚持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坚持适当运动以及保持良好心态的话,中医治愈糖尿病就不是神话。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杨磊
主治医师
漯河市中医院
中医科,中医内科
胃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呃逆、糖尿病、痛风、头痛失眠、抑郁、感冒后遗咳嗽、新冠后遗症、盆腔炎... 更多
去Ta主页
Ta最近的文章 更多 |

热门文章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