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这个千亿市场的就诊率不足10%,互联网+心理服务能否让用户买单?
2018年08月07日 【健康号】 动脉网     阅读 9208

要做多少市场教育,才能让心理咨询像知识付费一样易于接受?

精神健康产业却是值得挖掘的一片巨大的市场。相对诊疗市场的一片哀叹,数据显示却是可观的。今年5月25日,国家卫健委疾病预防控制局在呼和浩特市召开全国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总结部署会暨培训班,会上公布了最新数据,截至2017年底,全国13.9008亿人口中精神障碍患者达2亿4326万4千人,总患病率高达17.5%;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超1600万人,发病率超过1%,这一数字还在逐年增长。


越来越多人已经意识到精神疾病的存在及严重性,并了解诊断及治疗的重要及目前可选用的诊断及治疗方法,这导致精神科医疗逐渐成为中国医疗市场中的一个迅速增长的细分领域。

 

从我国需要干预的心理健康服务来看,目前市面上利用互联网技术承载的包括两个体系的心理服务平台:一是以心理咨询师为主的平台,另一体系是临床精神科、心理科医生为主的服务平台。此番,动脉网针对市场中的心理健康平台进行梳理,观测这一行业的现状、政策发展及行业壁垒,盘点心理健康市场不同平台的不同属性。


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健康已上升到国家层面,行业壁垒依然存在

人体健康分为生理和心理两部分,相对生理健康层面的政策波及,心理、精神健康层面的政策可以说是凤毛麟角,以下梳理了2000年以来出台的与心理健康相关的若干政策。

 

2000年以来与心理健康相关的重要政策

 

广发证券的观点认为,从发病率的上升及庞大的患病人群看,精神卫生医疗市场是一个广阔的蓝海。经济水平的提升和城镇化、家庭结构变化及灾害频繁发生等社会发展的规律也进一步推动了患病率的上升。但是在患病率大幅度上升的情况下,住院率变化不明显、就诊率呈现下降趋势,赛富亚洲基金合伙人金凤春曾表示,我国的心理疾病人群整体就医率不足10%,“患病不看病”的客观现实,背后正是病耻感、疾病认知程度低等因素作祟。

 

我国公众对焦虑症、抑郁症等常见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认知率低,社会偏见和歧视广泛存在。总体上看,我国目前的心理健康服务水平及信息水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人才短缺导致服务可及性较差,就诊率偏低,心理咨询及就诊习惯待培养,需求待释放,前景广阔。



依托互联网,多元服务满足不同人群需求

心理疾病的治疗手段分为三类:


一是药物治疗,如抗抑郁类药物等,提供这类治疗的机构需要通过卫计委的审批,有正式的诊所资质。

 

二是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师与来访者在咨询室内,通过言语交流,或者一些辅助的工具,例如图片、绘画等方式来了解、干预来访者的心理状况;

 

三是物理治疗,通过仪器能够缓解患者的心理症状,如针对情绪障碍的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无抽搐电休克疗法等。

 

传统的心理咨询机构以工作室为主,三两咨询师,以线下一对一的形式进行,且按小时收费。在互联网心理健康平台,大部分的创业者把这种线下的心理咨询搬到了线上,以视频、语音、文字的媒介设计了“轻咨询”产品。不过由于目前交互技术尚待提升,线上咨询并不能完全替代线下咨询。

 

从服务内容上看,目前国内心理健康平台主要功能模块包括寻医问诊、在线咨询、心理测评、社交、员工心理服务、心理课程(付费或免费)、心理学教育等。主打以心理咨询为主的轻度心理咨询、网友互助、倾诉为主,模式侧重“轻”服务。相比其他单病领域的app而言,涉及诊疗的模块较少,主要服务包括在线问诊、患者管理、随访等功能。

 

纵观心理健康平台企业,按照服务对象需求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精神类问诊平台:服务重症人群,将线下就诊转化为远程诊疗

针对精神科就诊率低的根本原因——病耻感,偏重精神卫生的平台从精神专科医生切入,借助互联网的手段以平台形式,用专业的临床手段和技术协助心理和精神类的患者,提供疾病和心理健康医疗服务,为用户提供临床指导咨询、诊后用户追踪、药品续方服务等医疗核心业务。

 

以好心情为例,截止至2017年,好心情平台吸纳注册精神科医生 超过1.8万名,占精神科医生在册人数的75%以上,覆盖了全国 2000 多家精神专科医院、综合医院心理科,并以中高级别医生为主、涵盖各个年资级别的精神科临床医生。

 

从医生端来看,好心情主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1.精神心理患者拥有了“私人医生”。利用数据算法对精神心理健康需求用户和医生需求进行精准匹配,建立在线一对一联系,患者可以持续在线咨询,并在医生指导和系统只能自动化的跟踪指导中自我疗愈。还可以为医生提供诊后的随访随诊服务,这个服务在病程较长的精神科心理科尤为刚需。

 

2.医生知识转化为财富。精神科医生长期高负荷高压力下工作,收入与付出不成正比。好心情将医生知识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收入,单个医生月均收入15898元,收入还在不断上升中。

 

3.精神科医生的云医院。作为国内首家精神科医生的在线执业平台,好心情提供了精神科医生的掌上云医院,医生可在线学习交流,查阅发表科研和论文资料。

 

此外,在医院端口,好心情正在拓展医院平台的产品:通过二次开发精神科医院微信系统平台,其内容包括医院信息和学术发布、树立医院品牌、患者教育、在线咨询、分诊、导诊、患者随访等,下一步还将医院的挂号窗口连接起来。 


在线心理咨询:以科普教育市场,提高用户意识为服务付费

而在线的心理咨询平台,大多承担的是市场教育的功能,他们利用免费的心理学科普吸引用户,提高大众对心理疾病的认知。在解决用户需求方面,大部分的平台都有对接咨询师的功能,这是心理咨询平台类公司的主要变现方式。严格意义上来说,这类平台偏向以用户倾诉的方式为主,由心理咨询师进行心理引导,整体模式较轻,服务的也是在症状较轻,通过自我调整或干预疏导能够恢复的一类人群。

 

壹心理的产品定位是:心理学内容和服务提供商。壹心理产品总监谢浩然向动脉网记者表示:“我们希望每一个人有任何跟心理或心理学相关的疑问或困惑,都能在壹心理平台上面找到解决方案。”

 

面对用户压力大、郁闷等情绪,抑或生活中的不顺利,以免费的在线问答作为切入口,引导用户用文字书写自己的问题并在平台上发表。有对该话题感兴趣的心理咨询师就会留言,接下来,用户就可以尝试对回复满意的心理咨询师进行付费咨询。

 

用户可根据自身情况,点击感兴趣的专题,再通过浏览不同咨询师对该话题的特别介绍,就能够较快地判断出哪位咨询师更合适自己。这样的设计增加配对的概率。

 

壹心理的创始人黄伟强曾提过,花钱购买咨询服务其实是比较低频的行为。平台上有限的文字咨询往往效果不佳,因而造成付费转化率较低,所以用户的体验、平台的专业度、心理咨询师的质量对于心理健康平台来说至关重要。

 

据官方公开数据披露,截止至2018年,其网站和 APP 端注册用户规模超2000万,付费用户约240万,付费转化率约为15%;壹心理APP日活为20万,网站每日UV达40万,在专业资源方面,平台有超过600位咨询师入驻,200多名心理专栏作家为壹心理提供优质的心理内容。

 

壹心理的心理咨询业务起步较晚,直至2016年才上线,目前平台有600余名心理咨询师,服务超过6万名用户。据悉,在未来2-3年,在线的心理咨询将是壹心理主要的发力点。


心理内容知识付费:以更易于被用户接受的形式,提供垂直心理知识

2016年被称为“知识变现元年”。相关数据显示,2016年知识领域市场交易额约为610亿元,同比增长205%,参与人数约3亿人,提供服务人数达到了2500万。以音频、视频传播为主要形式知识付费的2017年迎来高潮,发展得越快的东西往往越容易碰上天花板。随着入局者增加,内容付费市场竞争愈发激烈。随着用户付费的逐渐理性,知识付费的内容从碎片化的知识转化为更为系统的专业化知识体系。随着依靠名人IP吸引流量的时代过去,财经、健康等垂直类知识逐渐展露苗头。


以理性知识起家的知乎为例,2017年,凭借自身拥有的心理学类大V的优势,知乎推出了大量心理类的课程。“2017年度精选”中的心理学课程包括知名大V“动机在杭州”的《努力焦虑怎么办?》的live,以及李松蔚的《7节心理学思维》live、暗涌的《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等等,在用户买单方面也获得了较好的回馈。


泛知识平台已经在知识付费兴起的短时间内,做了充分的市场教育。对于用户而言,相对于单价较高的心理咨询服务,一次几元到几十元不等的心理知识付费内容更加易于接受。心理咨询服务的瓶颈在于其无法评估的结果,但心理内容的知识付费对于大部分轻度心理问题的人来说,在某种程度上是实现了“花钱”,但是得到了以内容为产品形态的回报的过程。


在得到、知乎等平台上,心理健康的内容不在少数,而就专门的心理健康平台来说,动脉网报道的壹心理和自我课均有涉及知识付费的产品,其中,自我课是专注于心理治疗的内容提供商。

 

自我课创始人林晓透露,在心理垂直内容知识付费进行了近9个月的尝试后,自我课的课程增加到更多平台,例如网易云音乐、荔枝微课和各个公众号大号。线上的直播广告收入在几百万左右。


通过现有的平台导流,已经累计吸引了1500万流量,付费用户不到十万,她对记者说:“线上的艺术治疗体验毕竟有限,为了体验更好,我们开始尝试线下课”。目前,自我课已经与保利地产达成战略合作,预计将在高端地产项目中增加自我课的活动室,主推“妈妈们”的自我课落地课程。北京CBD的高端瑜伽健身房,也在争取自我课的合作,主推职场高压人群。


从业者、产品、支付、监管多方痛点仍存

虽出台部分政策扶持,资本市场也有所反应,但是心理健康行业自身仍面临很多痛点。香港大学金融系唐燕京发表的《移动互联网+能够带来中国心理咨询行业的革新吗?》一文曾指出,目前心理健康市场主要的痛点如下:

 

1. 服务的分层。精神科的从业者有医师资格证所以有处方权,可以对外开各类精神科的药物,而心理咨询仅提供咨询服务,没有开精神科药物的资格。由于没有开药权,心理咨询师遇到需要吃药或住院的重性精神病必须转介给精神医院。这就造成了服务的分层:精神病归精神医院,而轻度的心理症状归心理咨询师。而这两者之间恰恰尚无法用生物标志物进行科学划分,只能通过患者病程长短、泛化程度、发病原因、自我意识等因素做出判断。

 

2. 从业者水平层次不齐。因为心理咨询行业缺乏有效的监管和规范,从业者鱼目混珠,影响了心理咨询师的整体形象,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3. 缺乏成型的产品。心理咨询行业是一个新兴的行业,它的弱点是没有成形的产品,更没有一种成熟的商业运作模式,也无法进行口口相传的宣传,大家都是在摸索中前进,所以要获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4. 缺乏转诊机制。在发达国家,许多慢性疾病如抑郁症被列为初级保健服务,由社区周边的家庭医生负责一线筛查或控管,再转向专科医院。

 

5. 心理咨询服务是否将纳入医保体系。在我国,部分有心理咨询需求的民众的收入水平无法承担每疗程5-8个小时,每次几十到几百不等的心理咨询费用。定价太高或者太低,都无法满足双方需求。

 

6. 监管的缺失。目前,我国心理咨询师的资质认可和证书颁布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由各省市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局管理。心理咨询师申请开办心理咨询室,仅需通过当地工商局注册审批,不在卫生部门的监管范围内,导致专业咨询方面出现监管空白。

 

未来 5 年的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精神科是一大“风口”。同时,“亚心理健康”人群的需求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也逐年增长,重度垂直将会成为互联网医疗未来发展最重要的趋势。


林晓认为,这一市场不缺需求,缺的是更多好的产品。市场普遍的问题在于患者的“病耻感”强,以及产品的体验差。


谢浩然认为,目前心理健康领域的企业在提供互联网+心理咨询服务时面临的普遍问题就是用户的市场教育成本过高,这是整个行业的最大痛点。随之衍生而来的,是平台的专业性,心理咨询师的服务质量监控问题。


通过技术完成产品或许可行,归根结底要提升心理疾病的市场认知

针对前文提到的痛点,如何搭建优秀的平台模式,开发出合适的产品,吸引和留住交易双方,并激励交易双方完成交易,产生价值成为这个领域的创业者普遍需要思考的内容。

 

好心情CEO陈冠伟认为,精神心理健康类移动应用平台,可从以下四方面努力:

 

第一,加强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填补轻问诊平台模式的弊端。精神心理疾病是以“症状学”原理诊断,没有客观的第三方检验方法,每位医生诊断差异会比较大,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提高诊断水平,减少误诊。

 

第二,用主流技术解决核心问题。精神类疾病属于常见的慢性病,中国精神医疗资源又分配不均且严重不足,精神科用户长期用药,复诊需求是非常频繁,特别是以药物治疗作为主要治疗手段,如何给患者提供便利,如何给医生提供专业化工具,如何提高患者康复率,遵循和理解这个领域的临床治疗原则基础上,发挥互联网技术,是研究的方向。

 

第三,医疗互联网的价值除了便捷和高效之外,很重要的一个作用就是提高认知率。因为社会文化因素,中国人普遍忌医讳疾,特别是精神类疾病,很多人会在这个疾病认知存在问题,在中国就医率只有不足10%,而欧美国家心理疾病的就医率达到70%以上。我们要如何通过各种手段,提高普通百姓的认知水平,达到早治疗。

 

第四,建立精神心理生态系统。将精神心理产业的医生水平提升、临床学科技术提升,更需要加强产业结合。好心情联合国内外先进企业的技术和学术,通过在线平台,利用互联网的创新方式串联起来,形成有效的生态系统。如此,移动互联网会是心理医疗行业供给侧改革最灵动的推动者和执行者。而在构造生态系统过程中,有承担、有情怀又有创新能力的平台将发挥极大的影响力。


目前的互联网+心理学项目,主要是把线下搬到了线上,以诊断治疗为主,但诊前的预测和诊后的监控都处于薄弱环节,因为心理医生和精神病医生不可能做诊前预测和诊后健康。

 

参照国外数字行为健康的模式,利用AI技术识别自闭症,利用VR进行心理治疗,通过FDA的数字化疗法帮助减少成瘾症状,在线订药以提高用药依从性等新的技术手段在心理健康领域的应用。

 

海外认知行为疗法的实践,从评估到预测、从治疗到疗效反馈,都在数字化循环中构建了更容易的疗效改进机制,最终实现“以更低的成本获得更好的疗效”,创新先锋们所追求的未来医疗终极目标。

 

海外的各种尝试,从营收模式上看,无论是2B还是直接面向患者2C的服务都有明确的收费标准,总体来说最终买单方欧美沿用了移动医疗服务的模式,也就是从保险公司、企业雇主、消费者个人三方。

 

或许时下正热的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可以帮助现在的心理学的初创企业打通整个环节,形成更优的商业模式。

 

在上世纪20年代,弗洛伊德的著作就被译成中文,但至今,心理健康服务在中国仍然缺乏。在人才方面,中国仅有2万名心理医生,要满足未来若干年的人口需求,需要10多万名心理医生。

 

但是我国心理市场的痛点并不在于患者人群广而在册的精神科医师仅2万人,而是在供需矛盾后面的付费意愿问题。

 

英国《卫报》曾撰文分析称,在中国的传统文化氛围中,患心理疾病似乎是件不光彩的事,会影响患者的就业,甚至影响患者家庭的经济状况,会使患心理疾病的人受到更多不公正对待。

 

相关政策、文化观念、价值传导途径的影响使得以聊天为治疗方案的心理咨询,未在市场中形成主流,所以在心理健康领域的技术型企业更是少之又少。参照国外的发展轨迹,壹点灵、壹心理等平台开始考虑在发展战略中加入技术因素,提升患者体验,技术能否改变心理健康的服务方式,还有待市场考证。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1
|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