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治疗抑郁症?
2017年08月03日 【健康号】 曹秋云     阅读 13341

在我们这个相对的世界里,完美无缺的健康并不存在,无人可以完全免受疾病的侵扰。我们游离

于“相对疾病”和“相对健康”的状态之间,疾病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对于抑郁症,我们既不必恐惧,也不应藐视,而应积极了解对策。有实践经验的医生一致认为:药物治疗加上心理治疗,是目前治疗抑郁症的最佳方案,社会支持在治疗过程中亦扮演重要角色。因此,抑郁症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社会支持三个方面。药物治疗可以尽快缓解患者痛苦,恢复其社会功能;心理治疗可以改善患者思维模式,减少复发几率;家人亲朋的社会支持则可帮助患者取得理解,树立信心。

(一)药物治疗

许多人欣然接受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需要终生服药的事实,却不愿承认抑郁症患者服药治疗的必要性,并且常常夸大抗抑郁药的副作用。对于药物治疗的误解主要有以下几种:

误解1:希望立刻见效

许多常见的抗抑郁药不能立即见效,一般需要至少两周才初现疗效。出现滞后期是因为大脑需要时间来增加神经递质受体的数量,进而提高神经细胞的网络通信能力。

在刚开始用药的一段时间里,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心慌、焦虑不安、失眠、恶心、食欲减退等症状。这时患者往往会认为药物不对症就停药。其实,这是抗抑郁药的常见不良反应。只要坚持服药,这些不良反应就会逐渐减轻,而抗抑郁的良好效果会逐步显现。

误解2:见好就收,不坚持服药
    

抗抑郁药一般在第六周发挥最好疗效。此时,患者的大部分抑郁症状消失,情绪基本稳定,因此患者常会误认为抑郁症已经痊愈,就开始不坚持服药,甚至停药。其实,这只是药物的作用,患者根本没有治愈。一旦停药,症状就会卷土重来。一般来说,抑郁症第一次发作,要坚持服药至少9-12个月;第二次发作,则要坚持服药3年;第三次发作,就要终生服药。复发次数越多,需要服药时间就越长,药量也越大,药物反应也越强烈。自行停药令抑郁症阴魂不散,请患者务必遵照医嘱坚持服药。

误解3:抗抑郁药对大脑有害

经常有人问:“这种药会不会刺激大脑?会不会把人吃傻?”医生听了这些话真是哭笑不得。抗抑郁药可增加脑内五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改善大脑功能,减轻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思维混乱、情绪失控等症状。

不及时服药治疗或自行停药,极易导致急性抑郁症转变为慢性抑郁症,或者轻、中度抑郁症发展成重度抑郁症,或者大脑功能性障碍发展成器质性病变,贻害无穷。

误解4:抗抑郁药有依赖性

抗抑郁药的停用一般要逐渐减量。有些人不咨询医生,擅自突然停药,会经历停药反应,如头晕、失眠、心慌、紧张等症状,于是便认为抗抑郁药有依赖性。其实,这些反应皆因停药过快。如果遵照医嘱,缓慢减药,便不会出现停药反应。

误解5:抗抑郁药含有激素,会让人变胖

有些患者服用抗抑郁药后,情绪、食欲和睡眠明显改善,体重增加。这是因为抗抑郁药能有效提高脑内神经递质的水平,从而改善食欲和睡眠。吃 得好、睡得好,自然有利于体重增加,而非激素的催肥作用。

任何药物乃至任何食物,只要控制好用量、用法,都能造福人类。如果不控制好用量、用法,就算是米饭、包子,也能把人害死。因此,人们不应对抗抑郁药抱有偏见。

误解6:抑郁症只需心理治疗即可

不少人认为“心病还需心药医”,单纯的心理治疗足以治好抑郁症,甚至只需患者“想得开”即可。现代研究已经表明,抑郁症的发作有客观的生物学基础:患者脑内神经递质明显减少,使得大脑功能减弱,进而引起认知偏差和行为改变。

在严重的抑郁状态下,无人能够接受心理治疗。单纯的心理治疗对于中度、重度抑郁症患者几乎无效,对于轻度抑郁症患者的疗效亦不稳定。所以,人们不应低估抗抑郁药物的作用。它有助于帮助患者缓解躯体症状,增强精神力量,促进其自我觉醒、自我调整。

 由于抑郁症的病机十分复杂,没有一款抗抑郁药适合所有患者。因此,患者应与医生保持密切沟通,及时反馈服药效果及不良反应,以便医生找到最适合患者的药物。然后,坚持遵照医嘱服药,坚持定期复诊,这样才能更好地走出抑郁阴霾。

目前看,西药对抑郁症的疗效比中药更快、更好,从开始治疗到社会性痊愈所需总费用也少于中药。

(二)心理治疗

抑郁症本身就是一个强烈的信号,它提醒患者必须作出改变,必须学会珍视自己、爱自己,进而建立内在评价机制,即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根据内心的感觉、需求和智慧作出判断和选择。如果仅求助于药物,却不强健内心,抑郁症很容易复发,因为“不是事物本身,而是对事物的看法使人不安”。因此,在患者借助药物恢复部分自知能力和行动能力后,心理治疗就显得十分重要。如果患者能够找到投缘而又专业的心理医生,并努力作出改变,正面地看待过去,积极地活在当下,乐观地展望未来,就可远离抑郁症。

多数抑郁症患者可能在青少年时期甚至幼年时期就形成了较低的自我价值感。他们习惯于自贬,对于摆脱困境缺乏斗志,常常认为自己无法掌控命运,对于众多的选择机会视而不见。为摆脱抑郁症,患者可尝试接受以下观点:

1、你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因此要无条件地自信,即使经历种种考验、遭受种种挫折,也要相信自己的珍贵和难得。真正的爱始于自爱以及对自己的珍视,你不需要牺牲自己来获取爱,你有权拒绝种种以“爱”为名的控制和伤害行为。

2、你是自己人生的主宰,你有权利做你自己。你有巨大的潜力,你有选择的自由,你永远可以创造出各种可能性。快乐不假外求,由自己决定,不依附于物质财富、他人态度等外在因素。

3、真正的快乐源于自身智慧的提升和由智慧引导的善行。过去的经历,不论愉快痛苦,只要善加利用,都能增加你的智慧。交往过的人,不论朋友敌人,都能让你了解世态、融入社会。怨恨和仇视,皆由智慧不足而来。

4、成长是由完全依赖他人到独立自主的过程,分离是人生的必经之事。你再亲密的人也是另外一个人,是和我们一样珍贵、一样独立的人。非要和人黏在一起或非要显得高人一等,均非健康心态。

5、不断学习、提高智慧是所有人永恒的任务。智慧无极限,所以不要自满,但也不要迷信别人的能力,因为世上没有无所不能的人,而且你是唯一能为自己命运和快乐负责的人。对于那些吹嘘自身能力、诱导他人崇拜和要求别人唯命是从的人保持警惕。

(三)社会支持

许多人会对抑郁症患者说:“会好的,要振作起来。”或者说:“想开一点,不要心胸狭窄,不要整天纠结于小事。”这就如同对一名糖尿病患者说,他的身体应该多生产一些胰岛素一样没有意义。他们是想振作起来,他们是想放下烦恼,但他们力不从心。亲人的误解、抱怨和指责也常令患者倍感压力。

许多医生意识到,应把患者的照料者(家属或朋友)纳入治疗方案,让他们了解抑郁症,学会正确评价患者反应。这将有助于患者改善病情,也可避免照料者患上抑郁症。

抑郁症患者的照料者必须注意:

1、不要试图振奋患者,因为他们做不到,他们的状况并非出自自己的选择。

2、不要告诉患者:这一切都只是他们想象出来的。对他们来说,这个痛苦经验是真实存在的。

3、不要满嘴批评。抑郁症患者非常敏感,即使是最轻微的批评,也可能让他们陷入绝望的深渊。

4、不要暗示他们应该为自己的心理状况负责。他们会因此有罪恶感,并且痛苦地意识到他们影响周遭的人。

 5、不要试图强迫他们做任何事,只要提供温柔、持久的鼓励与关怀。

6、不要干扰患者认为有效的治疗方式。负面的字句,例如“不要吃那些药,它对你一点好处都没有!”、“你为什么要去看那个烂医生?”,只会伤害患者的自信,增加他们心中的困惑。

 照料者应该积极采取下列做法:

1、鼓励患者去看医生。

2、试着表达愿意帮助与接纳患者的意愿。

 3、每天提醒患者,抑郁症不过是个短暂现象,大多数人在一段时间后都会痊愈。

 4、鼓励或陪伴患者从事某种低风险的运动。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6
|
曹秋云
主任医师/副教授
南京鼓楼医院南京鼓楼...
心理科,医学心理科,...
失眠、抑郁症、心理咨询、焦虑症、强迫症、躯体形式障碍、精神分裂症、老年痴呆等病的诊断及治疗... 更多
去Ta主页
Ta最近的文章 更多 |

热门文章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