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癌诊断2例
2019年11月14日 【健康号】     阅读 4248

口腔癌诊断5天出结果——活检2例
华中科技⼤学 协和医院⼝腔科 副教授 潘卫红
   口腔癌是发生在口腔的恶性肿瘤之总称,大部分属于鳞状上皮细胞癌,即所谓的黏膜发生变异。在临床实践中口腔癌包括牙龈癌、舌癌、软硬腭癌、颌骨癌、口底癌、口咽癌、涎腺癌、唇癌、和上颌窦癌以及发生于颜面部皮肤黏膜的癌症等。口腔癌是头颈部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病例一:患者李某,右颊部肿物数月,感不适,疼痛感不强,今来就诊。
图1,右颊部肿物,菜花状,凸出于颊粘膜表面。
图2,明确病变范围:病变前至口角,后至翼下颌韧带,上下至上下颌牙列牙合平面,大小约2cmX4cm,质稍硬,基底部较硬,边界不清。



图3,设计活检部位并切取活检,缝合切口。

图4,手术后5天后病理结果:高分化鳞状细胞癌

图5,术后拆线,由于肿瘤增长速度较快,术后5天活检部位切口几乎不能看出来,又被肿瘤覆盖。

图6,患者右颊部恶性肿瘤为高分化期,属早期,手术治疗效果较好,我科口腔癌手术成功率很高。潘教授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后,给予了患者及家属信心,患者及家属决定住院继续治疗。

病例二,患者李某,自诉带活动牙数年,近期感觉右上牙龈疼痛不适,偶有渗血,今来就诊。
图1,右上牙龈肿物,弹坑状。

图2,拍摄X线片,右侧上颌骨可见骨质破坏。

图3,病变范围:前界自15颊侧牙龈越过前庭沟至颊侧黏膜,腭侧至腭中缝,后界至磨牙后区,范围约4cmX4cm大小,质稍硬,按压疼痛,有渗出,边界不清。

图4,设计切口并切取活检,术中可感觉颊侧骨板粗糙,病变已侵犯骨质,术后仿纱条填塞止血。

图5,术后5天病检结果:(右上牙龈)角化型鳞状细胞癌。

图6,术后切口恢复良好,术区消毒,取净碘仿纱条。

图7,潘教授与家属充分沟通后,患者家属决定住院手术治疗。


口腔癌鉴别诊断:
1.创伤性溃疡
    此溃疡常发生于舌侧缘,与溃疡相对应处总有尖牙、牙残根或不规则的牙修复体,说明溃疡是由上述刺激物引起。溃疡质软,基底软,无硬结。消除上述刺激物1~2周后溃疡即可自愈。
2.结核性溃疡
    几乎均为继发性,大多为开放性肺结核直接蔓延的结果,常发生于软腭、颊黏膜及舌背,溃疡较癌性溃疡浅,溃疡基底软无浸润硬结,抗结核治疗有效。影像学检查及组织活检可准确鉴别并诊断。
治疗
    治疗方式分为:手术切除、放射线治疗、化学治疗、中药治疗。
    早期口腔癌如未见颈部淋巴结转移,则单独使用手术或放射治疗均有较好的疗效。
    中晚期口腔癌,较适合使用外科手术与放射线治疗。
预防
1.避免不必要的长时间光照,防止引发唇癌。
2.避免吸烟与喝酒。
3.戴假牙的病人
发现假牙下组织有疼痛、发炎,要及时就医。力争做到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并坚持定期检查。
4.平衡饮食,粗细搭配,合理营养
不喝、吃过烫的水与食物,避免刺激口腔组织。
5.拔掉牙齿的残根、残冠(不能修复的牙)
配戴良好的假牙,不刺激组织。
6.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经常刷牙。讲究营养的平衡,及时治疗残根、残冠,去除不良刺激。
7.积极参加口腔癌的防癌宣传,了解预防口腔癌的知识,认识口腔癌的危害性。
四种症状要警惕口腔癌
    口腔如果变成白色、褐色或黑色,意味着黏膜表皮细胞发生了变化。尤其是口腔黏膜变粗糙、变厚或呈硬结,出现口腔黏膜白斑、红斑,很可能已发生癌变。
1.溃疡不愈
    口腔溃疡的病程一般不超过两周,如果烧灼感、疼痛等症状超过两周仍不见好,需警惕口腔癌的可能。因为,口腔癌常表现为溃疡的形式,四周边缘隆起,中央凹凸不平,并有坏死组织覆盖,疼痛明显。
2.疼痛明显
    早期一般无痛或仅有局部异常摩擦感,溃破后疼痛明显,随着肿瘤进一步侵犯神经,可引发耳部和咽喉痛。
3.淋巴结肿大
口腔癌多向附近的颈部淋巴结转移,有时原发病灶很小,甚至症状还不明显,但颈部淋巴结却发现了转移的癌细胞。因此,颈部淋巴结如突然肿大,需检查口腔。
4.功能障碍
   肿瘤可能侵犯张闭口肌肉和下颌关节,导致开闭口运动受限。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症状虽是口腔癌常见症状,但并不完全以此判断是否患有癌症。因为,口腔炎症也会出现上述症状,最好到医院及时就诊,早期明确诊断,对症治疗。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1
|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